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目前暂未见有野外华南虎繁殖的相关报道。现在国内绝大多数华南虎存在一定的近亲繁殖情况。为做好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恢复和壮大华南虎种群,本文从华南虎繁殖前期工作、饲养环境与笼舍、日粮组成与配制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圈养条件下华南虎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并总结了圈养华南虎繁殖期的行为表现,可为圈养华南虎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圈养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在圈养条件下的同一只马来穿山甲在1年内连续产2胎,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填补了马来穿山甲繁殖参数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动物饲养属于野生动物园管理事务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针对不同野生动物的饲养管理而言,需在充分认知动物营养需求及食物配比的前提下开展科学饲养,以促使动物能健康生长、繁殖。以亚洲象为圈养饲养管理的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摄取营养相应影响因素,探讨了饲养过程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并归纳得出了提升圈养亚洲象饲养管理质量的具体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技术与市场》2007,(1):33-33
饲养母梅花鹿的目的是要求母鹿有健康的体质,有较高的繁殖力,繁殖出优良能后代。欲求母鹿能繁殖出优良后代,不仅与母鹿品种有关,同时与饲养管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使母鹿发挥出其优良的生产性能。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特点,可将母鹿饲养管理分三个时期,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饲养母梅花鹿的目的是要求母鹿有健康的体质,有较高的繁殖力,繁殖出优良的后代。欲求母鹿能繁殖出优良后代,不仅与母鹿品种有关,同时与饲养管理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饲养管理,才能使母鹿发挥出其优良的生产性能。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特点,可将母鹿饲养管理分三个时期,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尤其鹿茸、鹿鞭药用价值更高。梅花鹿性情温顺,与其他动物相比,饲养成本较低,又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目前,周口市的养鹿企业已近10家,有的饲养成功,获得了较高效益;有的获利不多、但稳定了饲养规模,有发展潜力;有的饲养不成功,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引种饲养梅花鹿时,要切实注意有关问题,少走弯路,从而获得预期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师范大学穿山甲饲养繁殖研究基地对新引入圈养环境下的2只雄性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一只为成体,一只为亚成体)进行了行为观察研究,分别在室内进行预观察与连续观察、在人工圈养环境中连续观察,观察期为1个月。从分析结果看出,成年穿山甲的适应环境能力要优于亚成年穿山甲个体,而日常活动开始时间早晚主要由其生理钟调节支配,还可能与其他物种在其周边活动有一定相关性,但与所处小环境并无太大的关联。在圈养环境中,其休息行为比重加大,并且攀爬、游走、作窝行为比重也增大;在圈养环境中,两只穿山甲出现不同日常生理状况,观察到的数据及行为比例对成功人工驯化和饲养野生穿山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梅花鹿半散放饲养技术主要表现在饲养场选择、种群培育、饲养技术指标、放养区域内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从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助繁育中心梅花鹿半散放饲养实践中,对上述指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将行为研究理论运用到动物保护中是生物保护学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大熊猫行为学和行为生态学不断发展的同时,相关的行为知识也逐渐被应用在栖息地管理、种群动态监测、种群灭绝风险预测、圈养大熊猫饲养和繁殖、圈养大熊猫放归等大熊猫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对大熊猫的保护有着积极意义。总结了大熊猫行为研究在保护管理实践中比较重要的应用,并对今后大熊猫的保护行为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圈养概况、种群数量、生命周期和繁殖性能以及科学宣传教育几方面阐述我国圈养长臂猿现状。现阶段我国圈养长臂猿尚存在分类不彻底,种群调查不全面,繁殖配对不足,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全等问题,为此提出加强物种鉴定和种群资源调查工作,普及公众教育,发展联合繁育,提高圈养长臂猿科学研究水平等对策。并就保护圈养种群基因多样性、野化训练和重引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圈养繁殖动物的适当终点应为圈养个体的野外放归。对一些稀有濒危的大中型动物而言,由于栖息地日益狭缩、破碎,再加上自身活动或扩散能力较弱,通过放归或易地的方法来维持野生种群的长期续存,在保护生物学上已成为一种重要途径。人为将一些生存受到威胁的动物圈养繁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船营区梅花鹿驯养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仅以船营区国有民主林场为例,截止到2009年末,梅花鹿存栏已达780头,占地4万m2,鹿舍8栋1万m2,建成鹿茸红外线加工车间120m2,累计投资已达400万元,年产值可达100万元的中型鹿场,现以形成具有规模的梅花鹿驯养场和鹿产品加工基地。就驯养方式而言,因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大体可分为圈养、放牧、半散放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家庭圈养梅花鹿是人工养鹿的一种新形式。我国加入WTO后,养鹿业有了新机遇,当前,中国养鹿业形势发展很好,鹿产品价格逐渐上扬。 梅花鹿是中国特产,另外,俄罗斯、朝鲜和日本有少量养殖。我国梅花鹿品种产茸量高、质量佳,居世界第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多,鹿茸在保健品中信誉和声望也较高,所以,国内市场潜力大。另外,从鹿产品出口情况看,中国鹿茸在国际  相似文献   

14.
梅花鹿育种目标性状边际效益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和平 《林业科学》2006,42(4):78-81
应用综合育种值作为数量化育种目标的方法选择梅花鹿的生产性状及其对应的选择性状.在对确定以茸用为主的梅花鹿育种目标时,除了主要考虑茸用性状外,还应适当考虑繁殖和使用寿命等性状,对于直接影响茸鹿生产效益的次级性状不容忽视.借助差额法推导出一系列梅花鹿育种目标中目标性状边际效益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调查与研究,给出计算边际效益的有关生物学、育种学和经济学参数,计算出各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当这些参数发生变化时,可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公式重新计算.根据梅花鹿鹿群的基本情况和对目标性状相对选择重要性的计算结果,认为梅花鹿茸用性状、繁殖性状和使用寿命目标性状的相对选择重要性之比是8:3:1,而育种目标中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对茸用性状、西丰梅花鹿对繁殖性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5.
梅花鹿(Cervus nippon)隶属偶蹄目鹿科,是濒危级珍稀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江西、浙江、安徽、四川和甘肃省等地。总结了梅花鹿的分类与分布、种群密度和结构、生境选择、行为、繁殖、食性以及生存现状,提出了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按照梅花鹿的生态习性,每年的8~9月份为发情交配期,在此期间梅花鹿的活动较为频繁,活动场所比较固定,有占区行为,有利于进行数量统计,可避免重复计数。而且,繁殖季节的梅花鹿多活动于视野开阔、多灌木杂草而少乔木地带,调查人员难于行走。为此,我们选择了样方调查法调  相似文献   

17.
要闻     
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2010年我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工作又取得了骄人成绩。据统计,2010年全国圈养大熊猫共繁育27胎38只,成活31只。其中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繁殖16胎21只,成活17只;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在分布现状、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结构、采食习性、社会行为学、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认为未来华南梅花鹿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范围及其种群数量结构、栖息地生境的评估、行为学研究和种群活动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9.
麝鼠(Ondatra Zibethica)属于啮齿目,仓鼠科,麝鼠属,俗称青根貂、水老鼠。原产北美洲,后经人工散放,遍布世界。国外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人工驯养麝鼠。我国起步很晚,1979年才见有人工驯养的报道。最近几年人工驯养麝鼠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饲养数量少,数据不足。我们于1984年开始引种进行麝鼠人工圈养与繁殖研究。自1984—1987年共饲养种麝鼠102对,总产胎数为136胎,产仔总数705只,育成517只。三年平均胎产仔5.24只,每只母鼠年平均产仔6.91只,断乳成活率83.51%,育成率81.8%。最高繁殖年份(1986年)每只母鼠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梅花鹿难产时有发生,而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现象却也偶有发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整复,极易导致母鹿死亡。现将鹿场遇到的2例梅花鹿难产继发子宫全脱的整复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三部落林场养鹿场饲养梅花鹿600头,其中母鹿185头,平时以青绿柞树枝叶、玉米秆作粗饲料,以玉米、豆饼等为主要精饲料进行饲喂,全群鹿营养中等,在去年产仔期,有2例梅花鹿先后出现难产并继发子宫全脱。 2 发病原因 能够引起子宫全脱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原因是由于难产助产不合理造成的;其次是营养不良引发的。 2.1 胎儿过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