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费是灌溉工程的直接收入,是维持机电排灌简单再生产的源泉。合理核算水费、强化水费管理,不仅对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管好和用好现有的排溉工程,改善水刮设施,稳定机电排灌职工队伍,提高机电排灌的管理水平等也有显著作用。本文结合本市机电排灌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水费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核算水费,强化水费管理的一些措施。一、机电排灌工作现状1.机电排灌J程毁坏严重,设备技术状态差我市现有机电排灌总动力4200台套、58144kw,其中固定泵站1819座、2832台套、47720k…  相似文献   

2.
孙兰英 《排灌机械》1993,11(2):18-19
淮安市地处淮河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纵横贯穿,低洼圩区较多,涝渍灾害是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因此,在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机电排灌事业。至1991年底,全市机电排灌设备保有量已达9849万kW,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机和电,固定和流动,大中小相结合,能灌、能排、能降的机电排灌体系。我市泵站多数建于60年代,当时圬工泵为较多。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陆续进行泵站节能技术改造,并且普遍对泵站实行了目标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电泵站的管理水平、工程和设备完好率及泵站综合装置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  相似文献   

3.
在抗御1994年特大干旱中,我省机电排灌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发展的滞后性,已经制约了我省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论述了1994年的旱情、水情,机电排灌的运行态势和暴露出的弱点和问题以及形成的必须增加投入、加快机电排灌工程更新改造和强化管理和共识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市机电排灌事业自建国以来,发展较快,至1990年已拥有固定泵站484座,605台机组,共9.87万kW,因我市机电排灌泵站发展较早,普遍存在工程老化的问题,节能改造的潜力很大。从1983年开始采取“配”、“换”、“改”、“调”等综合技术改造措施,改造了292台机组、共1.1万 kW。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机电排灌行业正在进行以节能为目的的泵站技术改造,怎样利用系统工程的成果,将涝水优化分配,综合运用排灌区的泵站等排灌设施,达到节能的目的,就是本文力求阐明的。  相似文献   

6.
查天桂 《排灌机械》1995,13(1):36-37
针对南通市机电排灌管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探索机电排灌管理的途径,努力使机电排灌管理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要,提出一些看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我省机电排灌发展迅速.至1986年底设备保有量已达460万千瓦,水泵32.94万台,机电排灌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84.5%.机电排灌已经成为我省保障农业稳定增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但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机电排灌工程效益衰退愈来愈明显,匹马指标逐年下降.至1986年已降为13.12亩/千瓦,个别地方仅为4.08亩/千瓦,机电排灌面积1986年比上年减少了62.7万亩.从目前的状况分析,影响我省机电排灌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机电排灌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50%,机电排灌总动力达七千万马力,占农村总动力的40%,是农村动力的最大用户.然而,大多数排灌泵站的装置效率很低,一般不到50%,有的甚至只有20%.再加上渠道渗漏,不讲科学用水,使得提水灌区水的利用率很低,这样必然大大增加能源消耗,因此,机电排灌的节能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2002年,根据辽中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县对以排灌站为主体的"小农水"进行了全面的产权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运行管理机制.改制以来,排灌站运营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急需完善的地方.为充分发挥机电排灌设施在农业生产和抗旱排涝中的作用,规范机电排灌管理,保证机电排灌设施正常运行,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现就切实加强我县农村机电排灌管理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泵站技术改造中须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现有机电排灌设备保有量460万千瓦,排灌面积5900万亩。平均每千瓦灌排面积12.8亩,86%的耕地实现了排灌机电化。机电排灌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现有机电排灌设备运行15年以上的有  相似文献   

11.
我省电力提灌站检测步入规范化管理四川省机电排灌管理总站黄迂强[编者按:]我省农业生产连年遭受旱涝灾害的袭击,为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抓好机电排灌已成我农机系统的一项要务,《四川农机》杂志编委决定本刊在四川省农机排灌站的协助下开辟《机电排灌》专栏,介绍提...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年来机电排灌事业发展很快,装机容量达到7300万马力,占全国农用动力的40%,机电排灌面积达到4.5亿亩,为我田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对大多数泵站来说,存在着能耗高、效益低、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能耗、增加效益、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机电排灌工程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机电排灌技术经济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和学会的代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一百三十八人.提供的论文、报告共有九十多篇。与会者就我国机电排灌的三种主要类型:西北高扬程提灌、南方排灌和北方机井中的技术经济问题,以及对节能和经营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大会根据十二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机学会排灌机械专业委员会和江苏工学院排灌机械研究所主办的《排灌机械》问世了,这是一个有关排灌机械生产、科研、教学、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刊物,它的出版将为我国机电排灌事业的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水利电力部关于转发《机电排灌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情况报告》通知中提出:为了进一步开展以节能节水为主要内容的泵站技术改造,各地要认真贯彻《国营机电排灌站实行按八项技术经济指标考核的暂行规定》,全面提高八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考核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区的机电排灌建设,与全国各地一样,有了很大发展。今年春灌期间全区大旱,由于发挥了机电排灌工程设施的作用,运转机电动力近30000台,35万多马力,利用排水站238处,利用机电井14822眼,共完成机电灌溉面积390多万亩,占全区完成春灌面积的69.11%,因而,夺得了今年小麦总产8.85亿公斤的好  相似文献   

17.
常德地区地处洞庭湖滨,盛产粮棉,素称"鱼米之乡".60年代以后,机电排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已被人们逐步认识,排灌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提高.但是,如何使机电排灌工程达到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目的,如何使管理工作沿着现代化、正规化、标准化迈进,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仅从我区机电排灌在近几年内如何加强管理工作,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张文渊 《排灌机械》1999,17(4):28-3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机电提水或工程迅速发展,但是,泵系统运行效益普遍偏低。该文针对目前我国机电排灌泵站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泵站经济运行管理的5个方面的因素, 灌泵站技术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措施为:1加强泵站机电设备的管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2.加强泵站进水建筑物的管理,确保泵站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易涝易渍。机电排灌以小型排灌站为主,现有1218座,装机31395千瓦马力,承担着全县96万亩面积的排涝任务。鉴于我县机电排灌发展较早,水泵工作扬程大多在1.5~2.5左右,加上工程老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拥有281.9万kw的排灌机械,是全省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但是泵站工程老化失修,排灌效益衰减的问题日益突出,与基础产业的要求很不适应。本文依据安徽省机电排灌的历史和现状资料,分析了目前泵站供排水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状况和难以实现泵站工程经济良性循环的原因,提出了克服泵站工程危机、实现经济良性结环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