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水产》2000,296(7)
科学养殖水产动物需要满足其对多种营养物的需求,因此科学选择各种饲料及添加剂是非常重要的。但为了充分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综合改善机体机能,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我们还需要在饲料中添加生物酶制剂。酶的本质及作用机理我们知道,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各种化学变化。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能以十分简单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为原料合成各种复杂的有机物,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而其它生物又能分解这些复杂物质,从中取得这些能量;动物吃下的肉食在消化道内只需几小时便被完全消化分解,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20分钟…  相似文献   

2.
<正> 浮游生物是鱼类的直接或间接饵料。人们通常把水域中鱼类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归结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浮游植物,也就是说鱼归根结底是来自浮游植物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又是不全面和简单化的。为了正确认识浮游生物在水域鱼产力中的意义,必须了解水中生物生产过程的特点。一、两种类型的生物生产过程水域中生物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在大洋和比较封闭性的湖泊中,生物生产过程通常从自养性生物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营养盐类合成有机质而形成初级产量开始。初级产量为植食性动物所利用形成二  相似文献   

3.
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漫  冷云 《内陆水产》2003,28(12):31-31
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因水体富含P、N等营养元素,当N∶P比值达到15~20时,只要气温、光照、水文、气象等外部条件适宜,浮游生物(尤其是蓝藻)就会快速繁殖生长,甚至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的藻浆,即水华(湖靛)。从本质上讲,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在蓝藻的光合器内有两类天然复合物: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和藻胆体,它们协同作用使蓝藻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并贮存于细胞中,这些能量被进一步用来将无机物合成为细胞内的各种有机成分。我国近年的调查显示:滇池、太湖和巢湖已出现因蓝藻过渡生长而…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的某些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洁 《水产科学》1993,12(2):27-30
光合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规模最大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光合生物把太阳能转化成细胞合成所必需的化学能。十九世纪中期就有学者对这一类细菌进行无光合成作用研  相似文献   

5.
浅谈蓝藻水华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营养化的湖泊和水库,因水体富含P、N等营养元素,当N:P比值达到15~20时,只要气温、光照、水文、气象等外部条件适宜,浮游生物(尤其是蓝藻)就会快速繁殖生长,甚至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的藻浆,即水华(湖靛).从本质上讲,水华是以蓝藻为载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结果.在蓝藻的光合器内有两类天然复合物: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和藻胆体,它们协同作用使蓝藻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换成化学能并贮存于细胞中,这些能量被进一步用来将无机物合成为细胞内的各种有机成分.  相似文献   

6.
浅析猪的钙、磷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体内的钙含量大致为1.5%,磷为1.0%,占猪体内矿物质总量的34。钙、磷是猪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是猪日粮中仅次于能量和蛋白质的第三大营养要素,在猪的营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1 钙、磷的生理功能   钙除在体内参与支持结构物质组成,起支持保护作用外,还参与多方面生理代谢的调节功能。如通过钙控制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调节神经的兴奋性: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变细胞的通透性:钙参与肌肉的收缩活动,激活多种酶的活性。钙还有自身营养调节功能。   磷在猪体内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磷是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肌酸(CP)的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反应过程中有许多含磷的中间产物。磷是细胞膜的组成部分,也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成分,也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物质,多种辅酶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正> 鱼塘底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生物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能释放到水中被生物利用。底泥既是鱼塘物质和能量的陷井,又是鱼塘肥料的仓库。因此,研究鱼塘底泥中氮、磷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对充分利用底泥中的物质和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物为了生存下去,需要一定的能量。鱼类的运动,细菌的分裂,脑细胞的劳动,缺少能量的供给都不行。总的说来,生物的能量是随着三磷酸腺甙(Adenosine triphosphate)即ATP这种物质的磷酸的消失而产生的。ATP是人、鱼、昆虫以及微生物中共同存在的物质。被我们作为食物的米或者油,一旦在体内合成为ATP后就变成了能源。换句话说,米或者油就是合成ATP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是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进而转变成机械功的热力发动机,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热能被废气和冷却水带走,因此在渔船主机管理工作中要降低燃油耗油率必须使喷入气缸的燃油尽可能多的转变为热能,并且尽量减少热量损失,其主要措施如下:一、将喷油提前角调整到最佳的规定值喷油提前角对燃油燃烧的影响很大,若喷油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们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评估水生生态资源的过程中,随着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逐步成熟,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作为一种稳定且准确的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淡水、海域等不同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自然界中的同位素是一种天然的化学示踪物,其分馏效应能指示生物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碳、...  相似文献   

11.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实现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并进行封闭式生产,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产品获取方式。自养硝化过程将氨氮经由亚硝酸盐氮转化成硝酸盐氮,是目前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氨氮控制途径。固定膜式生物过滤器为硝化细菌提供附着基面,形成生物膜,是常用的自养硝化实现方式,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核心的水处理单元。可根据生物膜载体与水流的接触方式或载体流经滤器的水体中的位置分为几种类型。本文综述了滴滤式、浸没式、流化床、移动床等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较常用的几种生物过滤器,分析其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物过滤器的设计举例,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稻田生态养殖是利用稻田共生的能量和物质有利于稻蟹双方的流动,使稻蟹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良性循环,从而增加收入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功能体系。推广稻田养殖技术,既能很好地利用农村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生  相似文献   

14.
人和生物不断从自己生存的环境中获得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宇宙问的一切物质包括生物体及人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体内的化学物质分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宏量元素如氧、氢、碳、氮、钠、钾、磷、氯等占体重的99.95%;微量元素指人体内含量少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铁、铜、锌、钴、铬、锰、硒等,它们必须来自生物体生存的外环境,机体不能制造。  相似文献   

15.
<正>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朝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使稻蟹共生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完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加收入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功能体系,以田面水养蟹为主的稻田复合生态农业形式或模式。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农业的发展,稻田养蟹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农业增产增收模式。作为一项提高水稻栽培产量和生态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稻田养蟹模式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盘锦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中的碱度水平能通过改变水体中某些物质的存在形态进而影响养殖对象,也会通过影响养殖水体的自养硝化、异养反硝化和氨氮异养同化过程的效率进而对养殖对象产生影响。本文首先概述了水产养殖水体中碱度的标准,根据水体中微生物学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碱度的影响及碱度与pH、CO_2、硬度等水质指标的紧密联系,对循环利用的养殖水体中碱度的变化规律和调控策略进行总结。养殖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会明显降低,通过补充碱度或者替换新水的方式提高养殖水体中碱度到一定的水平,以满足自养硝化和氨氮的同化过程所消耗的碱度从而实现养殖水体的原位净化。关于养殖用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机制和规律需开展大量基础的研究,为实现循环利用水体碱度控制和维持循环水高密度养殖系统pH的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种鱼类合理混养,作为获得高产的一项生物学措施,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往古至今在选择养殖对象时,往往着眼于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利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食物资源——腐植质和有机碎屑(以下统称腐屑)——常为人们所忽视,而后者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不一定低于前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体生产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有毒的浮游植物及其毒素(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是浮游藻类,它悬浮在水域中.营自养生活,并为其它生物提供营养,是水库.池塘,湖沼等水域生物生产的初级生产者,也是鱼虾、蟹、贝类的天然饵料.浮游植物种群和数量经常随着水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其生产量和现存量常常是衡量水域水生动物的生产力和鱼产潜力的依据,对水体中生物化学良性循环及水域物质资源转化等,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藻类水华会释放大量毒素和有害物质,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给渔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生物控制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和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防止有害藻类大量爆发。主要生物控制作用包括,一方面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加速营养元素沉降或脱离水生生态系统;另一方面限制或抑制水华藻类的生长,使水体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我国池塘渔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之产生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调、环境污染的恶果,也给池塘渔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唯一出路是,对过去池塘渔业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措施进行重新审视,发扬那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优势,克服给环境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牢固树立保护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倡生态渔业、健康渔业、节水渔业,开展一场新的水产技术革命。池塘水体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一个稳定、协调的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理、化学成分与生存的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生物有机体各自占据特定的空间、时间及营养等生态位,分层多级利用空间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使物质在系统内循环往复,从而实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所谓全生态养殖,就是摸拟自然,创造多样化的生境和生物群落,全面改善池塘的自净、自养功能,使之符合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的养殖方法。为此,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