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8年在实验室内人工条件下,对三突花蛛捕食棉铃虫幼虫的功能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三突花蛛的捕食功能反应是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两者密度的增加,相互干扰越显著,捕食作用效应下降。建立了参数方程和模拟模型。该参数方程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雌成蛛对棉铃虫初孵幼虫至3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2.
迷宫漏斗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试验表明 ,迷宫漏斗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反应 ,迷宫漏斗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雌蛛大于雄蛛。捕食量上限雌蛛为295.3头,雄蛛为120.7头 ,说明这种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有很大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3.
鞍形花蟹蛛对苹果园害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鞍形花蟹株(Xysticusephippiutus)是果园树上蜘蛛种群的优势种,它对苹果鳞翅目幼虫一尺蠖(Apochemiasp.)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鞍形花蟹蛛对该幼虫的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曲线,由于蜘蛛个体大,活动力强,所以个体间相互干扰作用也较强,研究结果表明,果园蜘蛛是捕食性天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蜘蛛对果园害虫持续性综合治理有重要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控害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估斜纹猫蛛亚成蛛和雌、雄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斜纹猫蛛自身密度对捕食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达到某一阈值后趋于稳定,其对2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显著高于对3龄幼虫的日均捕食量。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个龄期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既符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又符合Holling Ⅲ功能反应模型。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均大于对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雌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分别为0.664和0.558;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处理时间总体上短于对3龄幼虫的处理时间,亚成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和3龄幼虫的处理时间最短,分别为0.011 d和0.009 d;斜纹猫蛛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均高于对3龄幼虫的最佳寻找密度。随着猎物密度的增长,斜纹猫蛛的搜寻效应呈下降趋势。斜纹猫蛛的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呈负相关,随着自身密度的增...  相似文献   

5.
八斑球腹蛛对褐飞虱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田间日捕食量为0.25~1.88头。试验室内,其功能反应可用Ⅱ型和Ⅲ型反应模型拟合;当空间容积增大时,为典型的S形Ⅲ型。为此,虫蛛比应是随褐飞虱密度、龄期结构和防治指标等变化的函数。  相似文献   

6.
四种蜘蛛对棉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田内的蜘蛛是棉花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根据1975至1980年于湖北省江汉平原、鄂北岗地棉区的调查,草间钻头蛛(Eringonidium graminicola)、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inaculatum)、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的种群数量为最多,它们为湖北省棉田内的优势种。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这三种蜘蛛及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功能反应,并对优势种草间钻头蛛作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机敏漏斗蛛对灰飞虱的捕食作用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保护和利用灰飞虱的天敌资源,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机敏漏斗蛛Agelena difficilis(Fox)对不同龄期灰飞虱若虫和雌成虫的捕食作用,并利用滤纸法测定了机敏漏斗蛛对6种稻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机敏漏斗蛛对灰飞虱若虫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对灰飞虱1龄、3龄、5龄若虫及雌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达224.6、202.0、148.6、35.7头;对1龄若虫的瞬间捕食率为0.82,低于3、5龄若虫及雌成虫。机敏漏斗蛛密度的增加导致单头蜘蛛捕食量下降;相互干扰作用会降低机敏漏斗蛛对灰飞虱的捕食作用率。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中,48%毒死蜱EC对机敏漏斗蛛毒性最高,24 h LC50值为0.30mg/L;依据杀虫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25%吡蚜酮WP和10%吡虫啉WP的安全系数明显高于其它4种杀虫剂。  相似文献   

8.
低剂量杀虫剂对星豹蛛捕食桃蚜功能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明确杀虫剂对捕食性天敌蜘蛛对蚜虫控制作用的影响,采用药膜法和点滴法测定了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桃蚜Myzus persicae对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利用HollingⅡ捕食功能反应模型分析了杀虫剂作用下星豹蛛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桃蚜和星豹蛛均对阿维菌素最敏感,其对应的LD50和LC50最低,分别为4.94×10-4 μg/头和0.14 mg/L;吡虫啉和啶虫脒居中,毒死蜱最低;前三者的LD50依次是毒死蜱的127.47、72.05和1.67倍,LC50依次是毒死蜱的261.36、3.60和4.08倍。杀虫剂处理星豹蛛后对桃蚜的功能反应类型基本符合HollingⅡ模型;除3.0、4.5 mg/L啶虫脒处理外,不同杀虫剂作用下星豹蛛对桃蚜的处理时间长于对照组的0.016 d,最大日捕食量小于对照组的60.7头;同种杀虫剂作用下,随着浓度增加平均日捕食量逐渐降低,处理时间延长,瞬间攻击率下降;寻找效应随着桃蚜密度和杀虫剂浓度的增大而下降。表明低剂量杀虫剂处理星豹蛛后延长了其对猎物的处理时间,降低了瞬间攻击率,减少了日捕食数量,从而降低了对猎物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玉山  王建因 《昆虫天敌》1991,13(3):113-117
本文研究了三突花蛛雌成蛛对落叶松大蚜的捕食作用,并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和Holllng—Ⅳ型功能反应新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头三突花蛛雌成蛛日最大捕食量约为5.7头,最佳寻找密度约为5.6头,功能反应的数学模型为Na=0.3821N_t/1+0.3821×0.0319N_t和Na=5.7048exp(-5.6174N_t~-)。在此基础上对其生防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用血清学方法评价稻田狼蛛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稻田狼蛛种群调查和在不同容积条件下的捕食功能反应试验的基础上,对200丛水稻单位容积里的狼蛛种群动态和一头狼蛛捕食一至二龄或三至五龄稻纵卷叶螟数量进行了模拟:N(蜘蛛)=45/(1+exp(1.0769-0.0461t))(?)(1)N_A(一至二龄)=0.5838 No/(1+0.8579 No)(?)(2)N_A(三至五龄)=0.0006 No/(1+0.0007 No)(?)(3)同时,用血清反应方法测得了稻田狼蛛捕食稻纵卷叶螟的阳性反应率(b)和残存时间(d)。在水稻种植后(t)天调查,得知稻纵卷叶螟密度(No),便可按方程(1)、(2)和(3)求得狼蛛密度(a)和被狼蛛捕食的稻纵卷叶螟数(c)。据 Q=a·b·c/100·d可估计稻田狼蛛对稻纵卷叶螟的捕食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