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指2~6行大豆与2~4行玉米形成一个生产单元,利用在田间重复种植的模式,通过品种搭配、宽窄行带状配置、缩株保密等关键技术,实现大豆玉米协同高产.各地可根据实际生产习惯、前后茬口搭配、现有农机具等,合理选择春玉米带状间作春大豆、春玉米带状套作夏大豆、大豆玉米间作混合青贮等模式在生产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
宣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四川省玉米的主产区和优势产区.玉米常年播种面积20多万亩,从海拔300~2000m区域内均有玉米种植.近年来,通过各级科研部门对我县玉米生产的指导,县乡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使玉米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成功创造了最高田块亩产1181.6kg和万亩平均亩产810.8kg的高产纪录,同时连续4年实现了全县玉米平均单产突破600kg.但宣汉县玉米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正确分析当前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才能实现宣汉玉米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玉米生产已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社旗县玉米生产一直在中产徘徊,广大农民殷切希望能够尽快打破制约玉米生产的瓶颈,实现由中产向高产的跨越,获取更大的效益.笔者依据几年来玉米高产攻关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实现玉米600~800kg/667m2的高产跨越对策.  相似文献   

4.
促进湖南玉米生产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玉米生产,通过出台玉米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狠抓高产创建、开展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推广、实施督查考核、培育经营主体等措施,有力推动了玉米生产。近年来,湖南省玉米产业发展迅速,2008年~2012年湖南省玉米播种面积及总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相似文献   

5.
玉米机械化作业比例远低于稻麦,生产上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播期随意、播种方式多样等问题,严重制约玉米生产发展.通过机械化播种,可以实现品种、播种时间、播种方式的统一,有利于生产指导;通过机械化收获,可以实现适当晚收,在不影响小麦适期播种的前提下提高玉米千粒重,并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现将玉米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机具选择 玉米播种机配套80马力以上的驱动机械,悬挂农哈哈2BCYF-4型玉米精量播种机,单粒播种不需要间苗,播种、施肥一次完成.  相似文献   

6.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实现玉米良种与良法相结合,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分析了镇赉县玉米生产现状,并通过选种、播前准备、掌握播种期、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遗传参数以及年内气候资源,结合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和玉米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MCSODS的生长预测功能,在保证小麦生产的基础上,对后茬夏玉米的品种以及生产进行决策.系统综合考虑了田间生产实际状况,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还通过土壤湿度和由日平均气温预测的0~10 cm土壤温度对玉米播种到出苗阶段进行了模拟,对于模拟套播情况下玉米出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产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产数据库的创建是建立玉米生产智能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实现玉米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本文针对吉林省玉米精准作业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农业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与实现了玉米生产数据库.玉米生产数据库的创建遵循软件工程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该数据库涵盖施肥、田间档案、病虫害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黄淮地区玉米增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但面积增加的潜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实现玉米单位面积的更高产,才能大幅度增加玉米的总产量.玉米生产的实践表明,增加密度成为当前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构建与有效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分析山东省与国内玉米育种骨干种质的基本关系以及玉米生产中出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当前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中所利用的基本杂种优势模式和杂种优势群,结合"九五"国家玉米育种协作攻关项目的研究进展,探讨并提出了通过筛选、鉴定、扩增、改良、创新和有效利用优良基因以构建新的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了构建新的玉米育种核心种质是解决我国玉米育种基本材料遗传基础狭窄的关键性措施,是实现玉米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模式是在大豆、玉米均选用优质早熟高产品种的基础上,在大豆垄沟内隔沟套种玉米,实现立体化栽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一、技术创新点 1、立体化栽培 通过高矮作物套种,选用收敛型玉米品种和无分枝大豆品种,充分利用了立体营养空间,实现了立体栽培,合理分配了水、肥、气、热、光等资源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5a试验研究,提出了"小麦+玉米”两料产量达1100~1200kg/667m2的高产配套技术,筛选出一批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经生产示范反馈小麦产量可达550~600kg/667m2,玉米产量达700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玉米生产中防治玉米螟的几种常用措施进行对比研究,论述了利用赤眼蜂绿色防控玉米螟的效果、优势、关键技术,以此为保证玉米正常生产,实现虫口夺粮提供科学依据和相关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草地贪夜蛾对云南省生产上常用玉米品种的危害情况,采取统防统治.结果表明,玉米被害株率明显下降,草地贪夜蛾危害果穗被害位点数明显下降,还发现草地贪夜蛾可以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玉米果穗中部以及玉米果穗基部钻蛀取食,其中通过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处钻蛀取食占57%~100%,玉米果穗中部苞叶钻蛀取食占4%~40%,玉米...  相似文献   

15.
1996年至1997年间对西辽河灌区影响覆膜春玉米吨粮田产量的密度、氮肥、磷肥、钾肥用量生产因素综合平衡进行研究表明覆膜春玉米亩产吨粮是四项主要生产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亩产春玉米1000kg时,主要生产技术中,理论密度应控制在6000株左右,施用尿素40~50kg,磷二铵22~30kg,硫酸钾5~10kg.以紧凑大穗型玉米掖单13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良种、地膜、灌水、施肥、农机、病虫防治等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效应,实现增产技术措施的综合平衡,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一、技术的研究玉米早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研所,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玉米生产状况,结合少耕技术,通过2003~2004两年试验,而提出的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增加玉米量、提高玉米品质,最终实现高产、高效的一项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鄂西山区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分析了2007~2008年鄂西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和玉米生产上的病害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主要的病害除了常发的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穗腐病、茎腐病、锈病外,玉米灰宽病发展速度快.为害日益加重,成为鄂西山区玉米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8.
随畜牧业迅速发展,我市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饲料之王的玉米生产却严重滞后,生产量仅为需求量的1/5,故大力发展饲料玉米生产势在必行.我市高沙土地区原有的玉米种植模式温光资源利用率低,产量、效益低.探索新的复种形式、实现高产高效是发展玉米生产的关键.为此,我市在有关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初步探索出"玉米-玉米"年产量超1300kg的量化指标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高产技术标准化推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发展状况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结合延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的实际,研究了以“秸秆饲料化”为中心,政府推动、农企结合的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农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改进的综合比较优势法从玉米生产、加工、畜牧转化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发展玉米产业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发展玉米生产,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玉米单产;使玉米生产实现从求数量到求质量的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