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民用住宅建筑的防雷分级,防雷装置、接地装置,以及高层住宅、多层和中高层住宅的防雷设计,阐明了防雷接地设计必须严格依据设计规范,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每年新建住宅成为主要建筑项目,建筑物的电子信息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日益规范化,本文结合实际建设的一个高层住宅工程,分析住宅的防雷计算,与接地和总等电位联接的实际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从而使得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发展迅猛。通过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设备加入更多高智能的技术,可以避免在高层建筑遭受雷击后对建筑内电气设备造成损坏,或者发生火灾。所以可以结合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在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中,优先选用防雷接地技术,但是由于目前电气工程设备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准确的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施工,从而达到高层建筑防雷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萍  蔡河章  张泉锋  管超 《绿色科技》2013,(11):261-262
针对天气雷达站所建位置为高山地区,防直击雷比较脆弱的问题,根据福建省三明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所处位置的地理、气象等自然环境的特点,从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雷达站的防直击雷保护措施。实践表明,该站已达到了防直击雷保护的要求,现已运行1年多,未曾受到雷电损害。因而该防雷保护亦可在以后新建天气雷达站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对轻型钢结构建筑电气设计,对此类建筑防雷接地设计和施工的相关问题做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防雷技术的介绍(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阐明了防雷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指出防雷技术已进入规范化阶段,综合防雷技术及其应用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防雷规范要求,通过对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厂室外设备和电力线路等防雷接地分析,提出了适当的防雷接地措施。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移动通信系统基地站地网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介绍了一些关键点的防雷与接地方法,并就防雷与接地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雷电的危害形式有直接雷、感应雷击、反击、电磁脉冲辐射等四种形式,针对这些雷电危害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或减轻雷电的危害。一个完整的避雷系统必须包括防直接雷的避雷针(带、网)、防雷电反击的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波串入的线路避雷器和防电磁感应的屏蔽网。等电位连接可以减少雷电流引起的瞬间高压对其他金属管线的反击,但无法避免对相线的反应,因而即使在防雷要求不高的一般建筑中,采用电源避雷器是必要的,电源避雷器不仅可以分流浪涌电流(LEMP)减轻雷电波对电器的危害,还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压反击。传统做法中避雷引下线会引起很大电磁场,产生很大的感应电压,放置在引下线附近的没有屏蔽保护的电器,即使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破坏。原有的避雷做法被证明在防止直接雷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雷电 陡度大的缺点,这在微电子产品日益增多的今天,它的副作用也日益明显,有改进的要求。这有待于科技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层建筑物的防雷要求、钢筋砼基础接地体的应用及如何处理好跨步电压三大方面论述了搞好高层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雷暴活动较为频繁的国家,受雷击灾害比较严重。每年新建的高层建筑物逐渐增多,受雷击的概率比普通建筑更大。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防雷,使雷击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已成为设计人员、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雷击的本质、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筑防雷的特点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对今后建筑防雷设计具有实用价值的信息,对以后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防雷设计中,应设置供建筑使用者安设分体式空调机外挂机时,供其防侧雷击用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几种雷击对建筑物及电气设备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防雷建筑物的设计规范和执行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致使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信息设备的使用也被大范围推广。但在建筑物越来越多的运用这些电子设备的同时也使其遭受雷击的危害几率在逐渐增加。本文就雷击带来的几点危害和如何改善与调节的一些措施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针对森林草原等开阔空间的大面积防雷系统。该系统将雷达探测技术、早期雷暴定位技术、人工影响闪电及催化消雷火箭作业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使之工程化,可为森林防护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的建筑群通常为茂密的森林所环绕,这种特殊的森林环境,对建筑群的雷电防护必须进行技术改进。根据井冈山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其气候条件,分析井冈山革命旧址群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内、外部雷电防护技术的探讨,并提出利用仿生树内的金属结构作为独立避雷针的雷电防护技术和操作方法,对保护井冈山革命旧址等文物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气设计人员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对电源电涌保护器SPD进行合理合适的选用至关重要,该文从结构原理、技术参数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合理选用电涌保护器,以避免雷电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Lightning fire is one of natural fires; its mechanism is very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control. Daxing'an Mountain is the main region that lightning fires occur in China. Research on lightning fires indicates that special fuel, dry-storm weather and high altitude form the lightning fire environment. Lightning fires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lights. When lightning occurs, especially dry-lightning which brings little precipitation with surface temperature growing and fuel dehydrating, these often lead to lightning fires. Lightning fires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time and topography. The higher altitude forest region in Daxing'an Mountain, the more lightning fires occur. Valley with altitude above 800 m in the north of 51.N and Larix gmelinii-Pinus pumila,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Pinus pumila forests on the top of mountain are the most concentrating region where lightning fires occur. One serial dry-storming can ignites many lightning fires, the furthest between them is as long as 150 km.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2009年大兴安岭林区闪电和林火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火灾发生时的火险状况和雷击火灾案例,提高对这一区域雷击火的认识。根据研究区内11个气象站定时观测数据,采用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系统计算各站点每日火险指数,分析研究时段内火灾发生与火险和闪电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2009年共发生野火195起,其中林火148起,主要发生在4,5和8月份。雷击天气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6,7和8月份闪电最多。闪电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在研究区东北部,大部分闪电活动伴随着降水,但在比较干旱的年份,容易出现干雷暴天气,易引发雷击火。根据林火及火灾发生前24h的闪电分布分析,雷击火占总火灾的5.1%,闪电活动不是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原因。雷击火主要发生在火险比较高、闪电活动频繁且无有效降雨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