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单因素及两因素间交互作用情况,探讨工艺参数对稻壳-木刨花复合板内结合强度(IB)的影响。在试验研究范围内,密度、芯层比例、芯层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板IB影响显著,表现为IB随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芯层比例和芯层施胶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密度为0.77 g/cm3、芯层比例为60%~65%、芯层施胶量为4.5%、热压温度为170℃、热压压力为2.5 MPa、热压时间为20 s/mm时,在兼顾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够获得IB良好的稻壳-木刨花复合板。  相似文献   

2.
改性UF麦秸均质刨花板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洋  华毓坤 《林产工业》2001,28(6):15-18
通过试验确定了麦秸均质刨花板的主要工艺参数。其结果表明:10mm厚麦秸均质刨花板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8min、表层麦秸刨花的施胶量为10%、芯层麦秸刨花的施胶量为8%、板密度0.75g/cm3、表芯层刨花比例为3:7。按照以上工艺条件压制的麦秸均质刨花板性能已达到均质刨花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豆胶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无醛豆胶生产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的制造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施胶量、杨木/麦秸刨花质量比例、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等工艺因素对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无醛豆胶生产杨木/麦秸复合刨花板是可行的,厚度11 mm复合刨花板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施胶量14%、杨木/麦秸刨花质量比70/30、热压时间10 min、热压温度170℃。  相似文献   

4.
热压工艺对定向刨花-单板复合集装箱底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施胶量、热压压力、热压时间,研究定向刨花(Oriented Strand)作芯层、单板作面层的一次热压复合制造集装箱底板的热压工艺,以及底板的密度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刨花的施胶量(MDI)为8%时,在与刨花接触的单板上不涂胶、涂MDI及涂WD型酚醛胶,对整块板的静曲强度的差异不大;(2)WD型PF胶适合作为一次复合热压工艺的单板间用胶黏剂;(3)延长卸压时间,可以减小板的回弹,理想的热压时间为27min;(4)复合集装箱底板的芯层密度对底板的静曲强度起决定性作用,当芯层密度低时,其破坏形式均表现为剪切破坏;(5)按3-D工艺压出的板的力学性能超过传统的克隆集装箱胶合板底板,可以作为集装箱底板使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稻壳和木质剩余物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板,并进行2h吸水厚度膨胀率的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讨论密度、芯层比例、表层施胶量、芯层施胶量、固化剂用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对复合板2 h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除热压时间外,其他因素对复合板2h吸水厚度膨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择优选择制备工艺,可在低成本的条件下,降低复合板的2h吸水厚度膨胀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蒿秆刨花代替部分木质刨花生产刨花板,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刨花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内结合强度、表面结合强度、静曲强度及握螺钉力等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优化木质刨花与蒿秆刨花混合刨花板的制备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木质刨花与蒿杆刨花原料配比5:5,热压工艺为:热压温度155℃,热压时间40s/mm,施胶量12%。所制备的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6.31%、静曲强度32.1MPa、握螺钉力1.84kN、内结合强度0.92MPa、表面结合强度0.82MPa。  相似文献   

7.
竹木复合定向刨花板强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竹材、意大利杨复合定向刨花板的强度性能,就胶种、刨花厚度、竹材所占比率、板密度、板坯结构、施胶量等诸因子对板材强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胶种对竹木复合定向刨花板的强度影响不大;(2)降低刨花厚度或提高板密度均可使板材强度提高;(3)单层结构的复合定向刨花板强度最高;(4)提高板材中竹材的比率可使板子强度明显改善;但竹材比率过高时,板材强重比反而下降,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5)酚醛树脂定向刨花板的强度随原料酸性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王正  高黎  郭文静 《林业科学》2006,42(3):48-53
以相思、桉树2树种的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研究两步法刨花模压板的制造工艺以及各工艺参数与板材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以刨花预压制坯再进行热压模压的两步法刨花模压工艺,制备具有立体结构的刨花模压装饰板材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相思和桉树2树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思刨花模压制品性能优于桉树刨花模压制品.按选用工艺参数,相思原料的刨花模压制品性能完全达到相关国家标准.在工艺参数与板材性能相关性研究中,板材密度对模压板表观性能、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等板材性能具有显著性影响;热压模压温度和热压模压时间对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有较显著影响.施胶量增加,板材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能都会提高,尤其对吸水厚度膨胀率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胶竹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2 h吸水厚度膨胀率作为考察指标,探究了刨花板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表层施胶量、防水剂用量等工艺参数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胶竹刨花板的力学强度随着刨花板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最佳密度为740 kg/m3;随着表层施胶量的增大,刨花板的力学强度也随之增大,表层施胶量应12%;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和热压时间的延长,刨花板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了加强,最佳热压温度和时间为210℃和5 min。防水剂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刨花板的2 h吸水厚度膨胀率,加入量以0.4%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热压水泥刨花板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论述了热压法制造水泥刨花板的工艺。试验选取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水灰比、灰木比、添加剂和板子密度等工艺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对刨花形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刨花形态对板子性能影响极为显著;热压法水泥刨花板不仅具有与冷压法相同的物理力学性能,而且还具有水泥水化速度快、板坯脱模强度较高等特点,因而缩短了水泥刨花板的生产过。  相似文献   

11.
以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施胶量为影响因素设立正交试验,采用杉木芯板和桉木单板为原料,测试产品的横向静曲强度和浸渍剥离长度,对无醛大豆基胶黏剂细木工板热压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杉木板芯厚度为11.5 mm、桉木单板厚度为2.6 mm、热压时间为8 min时,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25℃、热压压力1.2 MPa、单面施胶量250 g/m2。各因素对细木工板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影响的主次为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以黑龙江省产玉米秸秆为原料,加工6种不同形态的刨花,将刨花形态和施胶量作为两个密切相关的变量进行综合分析,探究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玉米秸秆刨花板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以筛分粒度24~30目刨花作为芯层、30~40目刨花作为表层制得的三层刨花板性能最佳,静曲强度为32.50 MPa,弹性模量为3.83 GPa,内结合强度为0.93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4.21%,符合GB/T 4897—2015《刨花板》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重载型刨花板(P4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板坯内局部的温度、含水率、汽压和树龄的相互作用,影响胶的固化、板子的密度及性能。本文提供的数据说明了热压温度和初含水率对板坯表层、芯层汽压的影响结果。热压开始,表层和芯层的汽压以不同的速度提高,但迅速达到一致。板子内部温度和汽压是饱和蒸汽压力有一定联系的。  相似文献   

14.
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径竹及竹材加工剩余物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碎料。以竹碎料为芯层,以竹席为表层组成板坯,通过热压制备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选取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施胶量作为工艺因素,对竹席/竹碎料复合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施胶量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通过分析得出优化工艺:热压时间70 s.mm-1,热压温度为170℃,施胶量为10%。  相似文献   

15.
以改性双组份大豆基胶黏剂制备木质刨花板,通过降低表芯层木质刨花的含水率,可以有效克服因大豆基胶黏剂固体含量低带来的板坯含水率偏高而引起的热压过程产生的缺陷。试验表明:当表芯层木质刨花的含水率1%时,芯层刨花施胶量为6%~8%,表层刨花施胶量为8%~10%,防水剂用量为1%时,压制出的密度为0.65~0.75g/cm~3的大豆基木质刨花板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分别满足不同条件下使用的GB/T 4897—2015《刨花板》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竹定向刨花板(BOSB)是将窄长竹刨花经过施胶、定向铺装和热压而成的一种多层结构板材.通过测定竹刨花形态、施胶量、热压工艺等因素对BOSB性能的影响,探索制造BOSB的较佳工艺条件.采用本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试制的样板,主要性能指标可满足林业标准中木质OSB/3类一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苏雪瑶  沈隽  陈峰 《林业科技》2009,34(4):45-47
研究以厚度为10—200μm杨木刨花为原材料生产高密度人造板的工艺条件,探讨了热压温度、刨花施胶量、板材密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155℃,板材密度为0.88g/cm^3,采用UF和MF混合添加,总施胶量为绝干刨花质量12%(其中MF占总施胶量的35%)的工艺条件下生产出的人造板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GB/T4897.3—2003,GB/T4897.4—2003刨花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制造工艺因素对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众多实验结果,讨论了刨花板制造工艺中12个主要因素-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板的密度、刨花含水率、施胶量、施蜡量、胶剂种类、刨花形态、刨花原料种类、刨花预处理、成板的二次压制处理对刨花板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刨花板的24h吸水厚度膨胀率要通过降低其不可逆厚度膨胀率获得,而降低不可逆厚度膨胀率的实质是尽量以非膨胀功耗能释放内应力,减少粘弹性变形和胶接点破坏。研究还表明,上述12个制板要素中,除施蜡量外,都对不可逆厚度膨胀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制板工艺因素对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兴安落叶松刨花和脲醛树脂胶黏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密度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和密度4个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的释放及其他有机挥发物的释放均影响显著;提高热压温度、延长热压时间、降低板密度能显著降低甲醛及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综合考虑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确定优化工艺因子为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37.5 s·min-1,施胶量11%,密度0.6 g·cm-3,压制出的刨花板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明显下降,满足GB 18580-2001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松子壳和杨木刨花为主要原料制备复合板,并对其进行内结合强度的测试,以探讨制造工艺对复合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杨木刨花与松子壳的原料比例为50∶50、施胶量为5%、热压温度为190℃、热压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内结合强度良好的松子壳杨木刨花复合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