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固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启动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青海省牧区草原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缓解,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为了巩l古1草原生态保护,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牧”的目标,要加强饲料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增加畜牧业基础设施,发展半舍饲、舍饲圈养和规模养殖,实现生态有效保护,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按照国家草原生态安全优先、生产兼顾的发展战略,该旗草原保护建设力度随之加大。从2000年开始全面禁牧,实施舍饲圈养,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取得重大突破;借助国家"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等生态项目实施,使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加强,初步形成了草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态好转的局面。但是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科学发展,是伊金霍洛旗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论述了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进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草原生态安全优先、生产兼顾的发展战略,该旗草原保护建设力度随之加大。从2000年开始全面禁牧,实施舍饲圈养,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取得重大突破;借助国家"退牧还草"、"农业综合开发"等生态项目实施,使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加强,初步形成了草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生态好转的局面。但是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大力推进草原畜牧业科学发展,是伊金霍洛旗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论述了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以进一步推进伊金霍洛旗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为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阿勒泰地委、行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实施各项措施,对今后阿勒泰市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草原生态环境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快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更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市为加  相似文献   

6.
<正>草原是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草原的状况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保护草原资源、维护草原生态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建设的力度,在哈巴河县相继实施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重大生态工程,逐步推行了基本草原划定、草原生态保护、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全权承包等草原利用制度,极大地带动了项目区的饲草料生产,草畜矛盾得以  相似文献   

7.
<正>从总体看,内蒙古草原牧区旗县处于贫困的边缘,既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又面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双重挑战。因此,牧区旗县在工业化进程和草原保护的矛盾关系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处理好工业化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关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加快建设、永续利用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生态、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草原"绿起来"、草原畜牧业"强起来"和农牧民"富起来"的目标。具体要以2011  相似文献   

8.
鄂前旗历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区域,草原畜牧业是这里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开垦草原,盲目增加牲畜头数,致使当地气候发生了变化,干旱多风,草原沙化退化严重,给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重视,我旗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没有摆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如何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使生态建设项目这一民心工程发挥最大的效益,本人从荒漠草原要坚持保护与建设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生态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要遵循规律、把握核心,保证农牧民增收等方面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生态治理工程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论证,以水资源为支撑进行合理的保护、建设和利用草原资源,才能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草牧场才能永续利用的生态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白城市草原面积为全省最大。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该市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以"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依法治草,科技兴草,全市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草原奖补政策得到认真落实。2012年,国家将白城市纳入草原补奖市份以来,全市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奖面积3807.67万亩,落实草原补奖资金3.8亿元,取得国家草原生态补奖工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中国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魏琦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719-3726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如何建立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具有长期挑战性的课题,关系着补偿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性的关键问题。草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生物多样性保存中心、生态安全屏障和食物安全的接续地,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已初步建立,投资规模和覆盖面均较大,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但草原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形势仍然没有根本转变。因此,探讨和建立公平性和长效性相结合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是协调草原资源的多重功能、实现生态生产生活“多赢”、确保草原资源保护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概念、理论和长效机制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致富中的必要性。通过对不同草原区域实施草原生态补偿进行实地调研、对牧户固有的生产决策行为对草原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对中国当前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认为目前草原生态补偿存在如下主要问题:长期欠账,草原生态治理难度巨大;草原生态投入少、周期短,保护成果尚难以得到有效巩固;牧民存在心理载畜率和超载惯性,对生态补偿减畜产生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进一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期限;增加草原生态补奖经费;实行多样化的适应性减畜模式;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经营模式和加强草原畜牧业制度保障体系。旨在为中国脆弱性生态资源的科学保护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1.
巴林左旗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生态发展的大政方针,按着国家项目建设要求,2002~2003年巴林左旗圆满地完成了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项目的各项任务指标即草原围栏改良4733.33hm2,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基地540hm2,旱作饲草料基地2126.67hm2.此项目的建设以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原,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改善巴林左旗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发展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遵循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相对集中,先易后难,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模式,以建促保,保建并举,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依靠高新科技,运用生物、工程管理等综合措施,有效遇制天然草原的退化,提高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实现恢复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巴林左旗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前言为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阿勒泰地委、行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有效实施各项措施。对今后阿勒泰市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草原生态环境是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快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市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20亿近日,中央财政以绩效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统筹考虑草原面积、畜牧业发展情况等因素,拨付奖励资金20亿元,用于草原生态保护绩效评价奖励,支持开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工作。财政部农业司表示,为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会同农业部根据《中央财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按照客观规范、权责统一、奖励先进的原则,以制度建设、基础工作和实施成效等三方面为主要评价内容,对相关省区2013年草  相似文献   

14.
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目前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天然草场退化严重、超载放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需加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加强放牧地区的水利建设,加大病虫害防控,改善服务管理体制,以期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前,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步伐,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保证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是一对矛盾共生体,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放牧,过度势必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只有寻找到适度放牧与草原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够形成牧民收入增加和草原生态保护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业部印发的《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十三五"规划》,要坚持保护优先、加快恢复,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做好草原管理工作,形成生态改善、生产发展、农牧民富裕的良好局面。按照这一规划要求,各地要针对管辖范围内草原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尽快制定更加细化的草原保护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下一步草原保护、利用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本文首先概述了当前草原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客观问题,随后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最后就如何构建草原保护建设长效机制展开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新策,预期也将是长期实施的一项保护草原生态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本研究从宏观视角,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保护、牧业产出、牧民收入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然草原产草量、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所增加,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明显下降,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牛出栏及牛肉产量呈波动态势,羊存栏、羊出栏、羊肉产量、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牧业收入、牧业收入比重均高于政策实施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是建国以来国家投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新策,预期也将是长期实施的一项保护草原生态最重要的政策措施。本研究从宏观视角,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实施对草原生产力和生态保护、牧业产出、牧民收入的作用效应。结果显示,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然草原产草量、草原理论载畜量有所增加,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明显下降,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牛出栏及牛肉产量呈波动态势,羊存栏、羊出栏、羊肉产量、奶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牧业收入、牧业收入比重均高于政策实施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草原面积广袤,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突出,草原区地处祖国边疆,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探讨草原的持续利用意义重大。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实施,草原退化势头得到遏制,但受超载过牧、自由放牧、草原建设投入不足及气候暖干化等因素影响,草原退化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为此,应在完善草原承包制基础上,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构筑社会保障体系和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草原监理,并加大草产业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