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不同氮钾肥水平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不同的氮钾肥处理下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间同时期株高和出叶数差异不显著,出叶数和生长时间相关性极强。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生长中期达到最高水平,各处理间变化趋势一致。各处理下部叶片氮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叶位叶片氮钾元素含量随着叶片节位数的增加而增加。叶和茎的干物质分配系数与施肥量呈同向变化,果实则相反。高肥和低肥均不利于单株生物产量、干物质积累总量和经济产量的增加,高肥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综合各指标,番茄单株施N9.50g,K2O13.68g产量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番茄叶片叶绿素光谱特征与番茄施氮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能够严格控制施肥量的营养液培养法,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不同氮浓度对温室番茄叶片叶绿素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mmol·L-1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番茄的叶片叶绿素吸光度值增大,在20mmol·L-1时达到最大值;在20~30mmol·L-1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番茄的叶片的吸光度值减小。叶绿素吸光度值与施氮量呈二次多项式变化关系。这说明在适宜浓度范围内,氮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但过量的氮肥处理有可能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造成叶绿素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Micro Tom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设3个外源镍(Ni2+)质量浓度:0 mg/L、0.1 mg/L和1.0 mg/L,2个施氮量:112.0 mg/L、22.4 mg/L,研究外源镍与氮素互作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施加适量Ni2+(0.1 mg/L)可以增加低氮条件下番茄幼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活性,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从而缓解低氮对番茄幼苗造成的不利影响,使番茄幼苗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益微生物菌剂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克服连作障碍、提高土壤矿质营养有效性等作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倍受重视.本研究以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复合微生物菌剂与不同水平的化学肥料配施作为育苗培养土的底肥,以番茄为试材进行育苗试验,测定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育苗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了有益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能够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这些效果与化学肥料的配施量有关;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利用作物与声波的协同关系,对作物发射一定波长和频率的声波,以促进作物生长及提高产量、质量的农业新技术.试验以番茄为试验材料,研究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番茄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及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玉米素核苷和脱落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声频控制技术能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可提高产量与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能刺激番茄内源激素生长素的分泌,并且刺激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辣椒精准施肥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分析了2个辣椒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地上部分的全氮含量及其与冠层光谱反射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植株全氮含量在适量施氮处理下达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全氮含量与叶片 SPAD 呈极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减小;冠层光谱反射率在760~1350 nm 能较准确地反映地上部分全氮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说明通过光谱测定能及时监测辣椒的氮素状况,这为利用作物全氮含量计算施氮量提供了廉价、快速、实时的作物含氮量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石灰性土壤施用碱性粉煤灰与作物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加工番茄和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区灌耕灰漠土施用粉煤灰对加工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并以春小麦为二茬作物研究粉煤灰的残效作用.[结果]施用粉煤灰可以增加加工番茄地上部干物质量,同时增加花期叶片氮含量,减少茎秆和叶片磷含量;但是增加收获期叶片氮、磷、钾的含量.同时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的氮、钾的积累量,而减少加工番茄茎秆、叶片和植株整体磷的积累量;施用粉煤灰增加加工番茄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的氮、磷、钾的积累量.残效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粉煤灰残效显著提高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量,减少春小麦花期茎秆和叶片氮、磷、钾含量;22.50t/hm2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和叶片的氮、磷、钾含量.粉煤灰残效增加春小麦花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和钾积累量和叶片、植株磷的积累量;增加春小麦收获期茎秆,叶片和植株氮、磷、钾积累量.粉煤灰及其残效作用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结论]使用粉煤灰可以增加收获期加工番茄和春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同时增加土壤pH值和电导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时、便捷、经济地获取植物叶绿素含量,研究了基于OPENCV机器视觉库的青冈栎叶绿素含量实时检测系统。首先通过数码照相机获得叶片图像,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图像噪声处理和图像遍历,获得图像R、G、B值。然后对图像R、G、B进行各种组合变化获到不同的图像颜色特征参数,分析各图像颜色特征参数与青冈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并对相关系数较高的叶片图像颜色特征参数与叶绿素含量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特征参数R、R-B、(R-B)/(R+B)均达到非常显著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叶绿素含量检测模型,基于C++程序语言,OPENCV视觉库以及QT4界面程序,编写青冈栎叶绿素含量检测系统。最后将系统检测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检测结果平均误差为7.19%,最大误差为12.65%,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夏季晴天午间强光对棚室作物产生不利影响,生产中常采取人工遮荫的方法降低棚室内光照强度和温度,但遮荫不当会影响番茄生长。针对此情况,本文研究了遮荫15 d对棚室番茄叶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显著降低了番茄植株中上部复叶的叶长、叶宽和顶端裂叶长以及植株中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因此,夏季遮荫要适时,遮荫时间不应过长,以防影响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产中叶片颜色通常被用作植物生长胁迫的诊断指标,叶片颜色与作物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当前叶绿素含量的化学测定方法需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而且得到测定结果存在滞后性,不能用于作物田间及时管理.通过油菜叶片图像颜色如R(红)G(绿)B(蓝)空间与Lab空间特征参数,可实现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本研究表明:基于叶片图像颜色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图像分类和检索中,如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及提取图像的哪些特征信息,影响着图像分类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的特征提取算法,同时利用最新的多层的深度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图像分类方法比传统图像分类算法准确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图像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神经网络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神经网络技术的并行性计算能力、非线性映射和自适应能力等优点有了充分的认识,各种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各种流行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处理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根据图像处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叙述,阐明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对将来神经网络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温室植物病害的智能化防治,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已成为主要技术之一。就黄瓜侵染性病害的图象处理及特征值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在图像预处理中,由于病变叶片形状大小不一、背景的存在和病状的不同,必然套对图像处理造成影响。本研究以选择图像的背景为切入点,分离了叶片与背景;利用边框裁减算法进行了图像处理窗口的确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处理速度;比较了两种滤波的效果:选择邻域均值法作为颜色特征提取前的预处理,选择中值滤波作为纹理特征提取前的预处理;根据RGB三体对人眼的刺激程度的不同对图像进行了灰度化处理,从而简化了图像的处理难度.并提高了处理速度;利用双峰法从背景中分割出有效分析叶片部分,利用OSTU法将叶片正常部位与病态部位分割出来。从而为后续提取有效的病害诊断特征参数和建立模式识剐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迟德霞  张伟  王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02-17903
针对水稻稻田图像中秧苗和背景分割问题,采用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的分割方法,成功地把水稻秧苗像素和背景像素分割开.首先用CCD相机获取水稻插秧机插秧作业后的水稻稻田图像,选择超绿特征因子(EXG因子)将水稻秧苗RGB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使用OTSU法计算阈值,成功地将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图像.又采用该方法分割了20幅水稻秧苗图像,结果表明,EXG因子可以对水稻秧苗图像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农作物叶部病害识别的可靠性,本文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算法的农作物叶部病害图像处理技术.在图像分解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论述了二维小波变换在农作物叶部图像去噪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图像质量,提高对象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煤粉颗粒测试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尝试应用图像分析来直接获得颗粒的信息。首先对利用数码相机获取的煤粒图像进行图像类型转换、插值运算、二值化运算、灰度增强、滤波运算等预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边缘检测、形态学方法对煤粒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实验,进而选取分水岭算法作为图像分割方法。最后利用Matlab特征提取函数提取该图像中煤粒面积,得到煤粒数据,实现了煤粒数据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较好地实现茶树全景图像的拼接,针对图像拼接过程中存在同名点检测时间长、非同名点基数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排列顺序的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以基准图像为起始,采用相关性原理,以矩形块为计算单位,提取图像间相关区域;后序图像区域提取基于前序图像区域位置计算;最后在目标区域中完成同名点检测,并实现特征匹配、图像配准与融合。试验结果表明,顾及排列顺序的图像拼接算法基于目标区域提取同名点能有效地减少非同名点数量,缩短同名点查找以及特征匹配时间,能够有效提高图像配准速度并实现茶树全景图像的无缝拼接。  相似文献   

18.
图像变换是从排种图像中精确提取种子对象的一项关键措施,由于线性变换、中值滤波尚不能达到理想要求,故尝试应用二雏小波对排种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并依据种子对象的提取效果对其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对排种图像处理而言是一种优良变换算法,种子对象提取的匹配系数均大于0.85,最高达0.935 7,优于线性变换算法的0.6709。  相似文献   

19.
张云  杨宏伟  刘梅林  罗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35-1836,1932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知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中华绒螯蟹的图像进行分析,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提取了重要特征,对其表面水珠等进行了去噪处理,并对其数量和规格进行统计和分析。所得结论为其数量和发育状况的识别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对进一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性早熟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图像的平滑或去噪一直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图像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图像复原、分割、特征提取、图像识别等后继工作的进行.本文主要论述各种图像空域平滑方法,通过实验仿1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种平滑方法的好坏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