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陈家福 《广西蚕业》2007,44(Z2):27-28
一、养蚕失败的思想根源分析 1."重蚕轻桑"的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思想比较普遍,桑园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忽视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桑树只种不管理,靠天吃饭,桑树经过多次采伐后,也不及时施肥,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桑园产量.  相似文献   

2.
一、养蚕失败的思想根源分析1.“重蚕轻桑”的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思想比较普遍,桑园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忽视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  相似文献   

3.
陈家福 《广西蚕业》2007,44(A02):27-28
1.“重蚕轻桑”的思想严重。农村“重蚕轻桑”的思想比较普遍,桑园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忽视桑园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桑树只种不管理,靠天吃饭,桑树经过多次采伐后,也不及时施肥,树势衰退,严重影响桑园产量。  相似文献   

4.
陈家福 《广西蚕业》2007,44(1):38-40
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种桑养蚕技术问题:重蚕轻桑、重治轻防、养蚕技术差,提出科学管理桑园,加强消毒防病工作,规范补催青,精选良桑等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无桑不养蚕。桑园建成后,如果不加强科学养护,就难以形成稳产高产桑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人工饲料因多方因素,在农村生产中还难以替代桑树的种植价值。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转移,失管桑园日益增多,市场行情的不稳定,蚕桑综合效益不高,相当部分的蚕农对桑园管理不到位,重蚕轻桑。  相似文献   

6.
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无桑不养蚕.桑园建成后,如果不加强科学养护,就难以形成稳产高产桑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当今时代,人工饲料因多种因素,在农村生产中还难以替代桑树的种植价值.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转移,失管桑园日益增多,市场行情的不稳定,蚕桑综合效益不高,相当部分的蚕农对桑园管理不到位,重蚕轻桑.俗语说:"三分种七分管",没有高产桑就没有高产茧,就没有高经济效益,因此,桑园的科学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3):48-49
近日有位蚕农来咨询 ,说 :“因没有量桑养蚕 ,在蚕养到三龄时 ,估计地里的桑叶不够喂蚕 ,因此 ,趁下雨的时候 ,突击施尿素 ,第二天继续采此块地的叶子喂蚕 ,结果蚕养至四、五龄时 ,基本上死光了 ,是什么原因 ?”。死蚕的原因一是施肥与用叶间隔时间太短 ,桑树吸收的氮素没有充分转化为养分 ,蚕吃了这种叶子 ,会产生轻危中毒而陆续死亡。一般桑园施肥后应间隔 1 0至 1 5天 ,才采叶喂蚕 ,这样较安全。第二个原因是偏施过量的氮素化肥的桑叶 ,其营养含量不合理 ,水分和非蛋白态氮含量增加 ,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 ,叶质变劣。用此叶喂蚕 ,会使蚕体…  相似文献   

8.
科技兴蚕 提质增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从建立规模化优质桑蚕茧基地、强化科技服务网络开展全程技术服务、抓好桑园管理、完善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优化养蚕布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叶面施肥、优良的桑蚕新品种、省力化养蚕技术、桑园和养蚕大棚科学套种养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科技兴蚕,提质增效”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农村自有小桑园受劳动力分配、传统意识、养蚕布局调整及土地利用率等的影响,普遍采用春伐(冬季重修)的剪伐方式以增加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蚕农重蚕轻桑意识严重,甚至放弃桑园管理,致使桑叶和蚕茧产质量双双大幅度下降,失去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受  相似文献   

10.
北流县西壤公社是蚕桑生产的新区.一九七八年只有桑园30亩,一九八一年掀起种桑热潮,扩种到551亩.但是,随着农村农业生产实行包产到户,过去多为生产队集体养蚕,现在改为千家万户养蚕.一些队的桑园因标包不当,有的荒芜甚至挖掉了.有的队则按水田比例,把桑园均分到户,大户分到几分桑,小户只分到几厘桑.有些农户,原来集体养蚕时没有人参加,虽然分到了桑,因面积小,忽视管理,又不懂养蚕技术,加上蚕室蚕具不足,蚕养不好,收入不大,最后把桑挖了.到八二年四月,全社已挖桑256亩只剩下296亩.眼看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生骨干付业,即将功亏一蒉.为了挽救蚕桑生产,为国家增加原料,  相似文献   

11.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3,23(1):36-39
1 养蚕布局与桑资源的利用现状 重庆一年养蚕次数,虽然各地不一,但主要蚕区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年养蚕4次,即养足养好春秋两季蚕的同时,增养夏蚕,看桑树上桑叶的多少再决定饲养晚秋蚕,一直延续到今,都为这种养蚕布局.下面将我市1999~2001年3年来养蚕发种量、产茧量、单产、桑园面积与1/15hm2桑养蚕数量和1/15hm2桑产茧量,以及蚕种出库时间分别列表于后,足以反映出重庆市种桑养蚕生产现状.据此笔者就我市"调整养蚕布局,提高蚕茧质量"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对养早秋蚕的看法是:早秋期采叶对桑树生理最不利;易发蚕病,感染大批中秋蚕;只能养耐高温而茧丝量较差的蚕品种。从提高亩桑产丝量出发,提出过不养早秋蚕的主张,后来曾向栽桑专家周占梅农技师请教,他认为早秋叶可以适当利用,特别在丰产桑园,枝条下部叶因日照通风不良,往往黄落,应当及时采用养蚕。我就修正了看法:养不养早秋蚕要因地制宜,看桑地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县由于夏秋蚕饲养比例不断上升,夏、秋茧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夏秋季正是桑园鳞翅目害虫和桑蓟马、螨类吸汁桑叶害虫的为害高峰期,加上长期来“重蚕轻桑”、“重种轻保”等习惯势力的影响,桑保技术没有象养蚕技术那样落实到千家万户,再加上气候影响,突发性害虫不断出  相似文献   

14.
黄统思 《广东蚕业》2003,37(2):30-34
在养蚕生产中,往往因为订种过量或旱或涝或遭受病虫害等,不但使桑园产量骤然下降,而且叶质低劣,造成桑与蚕不平衡,危及蚕造安全。据调查,主要是因为1~3龄蚕用桑少、只占全龄用桑量5%左右,所以未能引起养蚕者对缺桑的足够关注。待养到四、五龄尤其五龄盛食时,才知桑叶不够。要么倒掉缺桑这部份的蚕,真是“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东兰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专业人才缺乏、小蚕共育规模小、质量不高和饲养技术不规范、综合防病意识弱、轻桑园管理导致单产和效益低、桑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推动东兰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小蚕共育管理,保障商品小蚕质量;加强桑园管护及加大投入升级养蚕设施,增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提高桑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强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积极融入东、巴、凤旅游一体化推进蚕桑文化旅游发展,促进蚕桑旅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正南部县属省级贫困县,蚕桑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肖家乡既是南部县的老蚕区,又是全县精准扶贫的重点乡镇,过去全乡桑园面积大,养蚕农户众多,近十多年时间,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桑园损毁或弃桑不养现象普遍,长时间的不管理造成桑园低产。当前正值农村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针对我乡贫困户多、桑园多低产的实情,加快对低产桑园的丰产改造,提高桑叶产量质量,增加农户养蚕量和蚕桑收入,是推进我乡蚕桑产业扶贫脱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勋勃 《北方蚕业》2012,33(2):52-53
<正>众所周知,蚕桑产业是涉及种植业、养殖业两大行业的桑、蚕、茧三方面专项的一个传统的优势产业,在植桑到养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作务习惯的束缚,桑园施肥、养蚕消毒、新设施使用等方面存在着不标准、不规范现象及误区。1蚕桑生产的种种误区1.1桑园管理中存在的误区1.1.1配方施肥的认识不到位桑树是多年生植物,一经定植后在桑园中生长二三十年之久,定植初期土壤的养分比较全面,  相似文献   

18.
<正> 安康市建设乡梅花石村余福连,全家9口人,一个男劳,三个半劳,1989年养蚕21张,产茧644.3公斤,收入6450元,繁育良桑苗4万余株,收入4000多元,仅蚕桑一项收入过万元。过去由于家里人多,孩子小,经济很困难,托欠信用社贷款几千元。自1984年承包集体桑园4.2亩,每年进行施肥,冬翻,夏耕,补植,老劣桑锯桩芽接改造等管理。几年来,桑园面貌大为改变,由原亩桑养1张蚕的低产桑园,达到亩桑养蚕5张高产桑园,  相似文献   

19.
蒙自市冷泉镇蚕桑产业在退耕还林、农业开发项目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从2002年到2008年共发展桑园1 460 hm~2,但2010年因农民弃蚕毁桑又锐减至333 hm~2,2018年仅维持在133 hm~2。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分析了冷泉镇蚕桑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弃蚕毁桑现象严重,桑园面积锐减;桑园规划布局不合理,桑叶产量低质量差;气候环境适宜,桑树病害多;桑园管理粗放,养蚕比较效益低;养蚕劳动力老龄化,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省力化养蚕推广不足,规模效益难以提高。提出了发展冷泉镇蚕桑产业的建议:统一思想,提高对蚕桑产业的认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桑、蚕品种;加强蚕业技术培训,做好小蚕共育工作;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单位面积桑园收入;改进饲养方式,推广省力化养蚕模式;强化扶持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6个杂交桑品种采叶养蚕比较试验,探明了不同桑品种的养蚕效果.桂桑优12和桂桑优62的蚕期经过、蚕体质、茧质、丝质等综合成绩好于桂桑6号、桑特优2号、粤桑11和粤桑51,而蚕茧产量、茧质二项成绩以桂桑6号、桑特优2号较具优势.在桑园建设中桑树品种应与养蚕布局科学搭配栽植,充分发挥桂桑优12、桂桑优62与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养蚕的增产增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