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比较水青冈属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花粉形态特征,采集了米仓山自然保护区7个分布地的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运用醋酸酐分解法将花粉其成制成装片,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外壁纹饰,并测定了一定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花粉形状均为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或三角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米心水青冈和台湾水青冈花粉为三孔沟,萌发沟较短。2个种花粉的外壁纹饰各不相同,米心水青冈花粉外壁纹饰为脑状纹饰,孢粉表面由棒状突起物组成,台湾水青冈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孢粉表面具有扁平的块状,轮廓线为不均匀的波浪线,以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水青冈属2种植物间的叶片微形态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并探讨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四川广元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种水青冈属植物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2种植物叶表皮形态的一致性表现为:上表皮细胞形状几乎为不规则形,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下表皮垂周壁多为近平直;2种植物均只在下表皮分布有气孔器,排列方式均为无规则型。2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表皮毛的有无,角质膜附属物等方面,依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结论]叶表皮特征对于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茎叶柄显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改善了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DTA-6效果最佳;均明显增加了大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和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P/S),增加大豆叶片主脉的导管数目、输水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横截面积;增加大豆叶柄维管束横截面积和叶柄导管数目;对茎部表皮厚度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均增加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的厚度,且SODM主要促进了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CC主要促进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DTA-6主要促进了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厚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12种山西野生黄芩根茎叶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00-604
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12种山西野生黄芩根、茎、叶的显微结构,测量了茎皮层厚度、木质部、韧皮部、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主脉直径等指标,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不同产地野生黄芩根的木栓层细胞近长方形,排列较整齐、致密;皮层和韧皮部分界不明显,韧皮部所占比例约为横切面的1/2,韧皮射线不明显;木质部发达,木射线明显;石细胞分布不均匀。茎有四棱形和近圆形2种形态;茎皮层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均存在差异,其中以产自中阳的黄芩茎皮层最厚,朔州市朔城区大莲花村黄芩茎韧皮部厚度最大,运城垣曲的黄芩茎木质部厚度最大。叶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罗汉松属和竹柏属植物叶横切面和纵切面输导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松属叶1条主脉,主脉维管束木质部管胞发达,转输组织为苏铁型,转输组织管胞等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间的副转输组织管胞发达;竹柏属叶多条平行叶脉,维管束木质部管胞相对不发达,转输组织为红豆杉型,转输组织管胞纵向伸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间不存在副转输组织。结合罗汉松属植物主脉维管束下面有3个树脂道,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而竹柏属植物每个叶脉维管束下面有1个树脂道,叶肉分化不明显,两面都有栅栏组织,叶肉中还具有大量石细胞等特征,认为罗汉松属和竹柏属在叶脉、叶形态和结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个属分开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水青冈属(Fagus)植物不连续分布在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地,是北半球落叶阔叶林的重要建群种.笔者结合欧洲和日本关于水青冈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水青冈在欧亚大陆的起源问题,水青冈林的结构,其生长和更新特性,以及水青冈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中国是水青冈属的分布中心,包括长柄水青冈(F.longipetiolata)、米心水青冈(F.engleriana)、亮叶水青冈(F.lucida)、台湾水青冈(F.hayatae)和巴山水青冈(F.pashanica),但其分布区域较狭窄,遗传多样性不高,并有更新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青山阳坡几种常见植物叶片结构对树种抗旱性的影响,以内蒙古大青山阳坡优势植物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黄刺玫(Rosa xanthina)5种旱生灌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测定不同植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等13个叶片抗旱性解剖结构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采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宽度、木质部面积6个指标对各植物的抗旱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①灌木铁线莲的叶片厚度(319.30 μm)和小叶鼠李(5.06 μm)的角质层厚度较高。②黄刺玫的海绵组织厚度(45.99 μm)和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32.89%)最低。③虎榛子主脉宽度(244.58 μm)和木质部面积(3 662.03 μm2)最高,而灌木铁线莲(9.66 μm)、小叶鼠李(9.24 μm)导管孔径较大。④根据隶属函数值得出5种植物抗旱性排序为:虎榛子(0.64)>灌木铁线莲(0.56)>小叶鼠李(0.51)>柄扁桃(0.46)>黄刺玫(0.36)。结果可为大青山阳坡植物抗旱机制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木兰科含笑属8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包括叶片角质层厚度与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气孔密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结构紧密度比值愈大,植物受冻害程度愈轻,其抗寒性愈强.从10项解剖性状指标中筛选出最具抗寒性能力的3项指标,即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应用隶属函数法对8种含笑属植物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8种植物抗寒能力依次为:深山含笑>台湾含笑>金叶含笑>含笑>阔瓣含笑>乐昌含笑>蛾眉含笑>川含笑.  相似文献   

9.
以北方常见的3种野生地被植物荠菜、盐芥、紫花地丁为材料,通过徒手切片,观察3种植物的叶片表皮毛、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大小、叶片厚度、叶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脉厚度,测定叶片栅栏组织结构紧密度(CTR)、海绵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比较3种植物的抗旱性,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表皮毛及气孔特征上,荠菜和紫花地丁的抗旱能力表现得更强;在解剖结构特征上,盐芥叶片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高于紫花地丁和荠菜,紫花地丁叶片的主脉厚度及CTR明显高于盐芥和荠菜;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3种地被植物抗旱能力表现为紫花地丁最强,盐芥与荠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干热河谷植物对环境适应策略的差异性,以便筛选出优良的生态恢复植物,以元江干热河谷22种典型耐旱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光学显微技术对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并以解剖学数量性状、转换性状及多元性状为指标对供试植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对干热河谷的适应性表现出多样性;供试植物的叶片均有明显的旱生植物特征;叶片依据是否有海绵组织的分化分为等面叶和异面叶,其中异面叶的植物占多数,有13种,等面叶植物占9种;供试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大,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干热环境的进化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依据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主脉直径的差异把22种植物分为5类,反映出供试植物在通气组织、输导组织以及同化组织发达程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米心水青冈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9个自然居群米心水青冈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20条随机引物共扩出260个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3个条带,其DNA带的分子量在200~3000 bp。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80条,多态位点比率(PPL)为69.2%。种内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02 1,群体内所占比例为72.10%,群体间所占比例为27.90%。种内Nei’s基因多样性为0.204 5,群体内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150 2,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63 1。米心水青冈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中等,遗传分化也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最近邻体列联表法和计算主要树种混交度的方法,研究亮叶水青冈天然次生林不同树种的种间分离特征。结果表明:1)亮叶水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的数量占优势(比例达69.89%),正分离种对较少(比例为29.88%),负分离种对极少(仅为0.23%)。星座图清晰显示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随着亮叶水青冈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大,亮叶水青冈与其他树种发生正分离的种对也增加;随着亮叶水青冈径阶增大,与其他树种的分离关系逐渐接近自然状态,即以随机毗邻为主,正分离次之,负分离不存在。3)群落的平均混交度较高,取值集中在0.5~0.75,说明整体上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亮叶水青冈的混交度值为0.34,处于弱度与中度混交之间,趋向于聚集分布;茅栗、四照花等主要伴生树种的混交度在0.75左右,可以视为强度混交。种间分离类型比例和主要树种混交度的取值分析均说明该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保护、开发、利用3个层面,提出了加强管护、间伐改造和扩大种植3大发展措施,论述了因地制宜发展山毛榉资源的发展途径,并展望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hm2(250m×200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000个5m×5rn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发现立木级1级和2级所占比例仅为4%。第4~9级处于峰值,表明种群内成熟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80%),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第10~14级则属于衰退级别,它们所占的比例并不大(13%);应用聚集强度指数(K)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亮叶水青冈除在小树期K=0.588较大外,其余K值在幼苗、中树,大树期分别为0.029,0.588,0.169,均较小。结果表明: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幼苗、中树和大树阶段均为集群分布,聚集强度逐级降低,小树呈随机分布。分析认为,亮叶水青冈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群落生境、亮叶水青冈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干扰等。图1表2参37  相似文献   

15.
鼠类对水青冈种子的贮藏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灌丛生境人工释放水青冈种子,对种子在释放处被鼠类就地取食、存留动态、种子被搬运和贮藏的距离、位置、状态、微生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取食水青冈种子的鼠类是针毛鼠、社鼠和黄胸鼠;水青冈种子大多数被搬运至21 m内,在9 m内最为集中(占74.1%);水青冈种子的中位存留时间为6.82 d;搬运后有53.99%的水青冈种子被埋藏,有15.04%的种子被取食;鼠类趋向于把种子搬运到灌丛下方或灌丛边缘进行埋藏.水青冈种子在贮藏点的数量为1~4粒,多数为1粒.  相似文献   

16.
台湾水青冈是中国的特有树种。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的北部山区、湖北、四川、甘肃、陕西的大巴山脉及浙江的清凉峰、永嘉的四海山和庆元等地。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干扰加剧,加之其更新能力弱,已被IUCN定为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渐危,亟待加强保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台湾水青冈,对台湾水青冈各群落的生态学特征的研究、形态学研究、系统学研究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做了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7.
何俊  汪正祥  张柳  满金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676-10678
长柄水青冈是水青冈属植物中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泛的种类,但由于人类高强度干扰活动的影响,自然状态的长柄水青冈群落已罕见.该研究对分布在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长柄水青冈林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姊妹山的长柄水青冈群落有植物91种,分属43科、68属;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优势,有20个属,占30.30%,群落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体接近;重要值分析表明,群落中长柄水青冈具有明显优势,多脉青冈、箭竹和格药柃为次优势种;除物种丰富度外,其他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群落中长柄水青冈Ⅰ、Ⅱ级立木所占比例小,自然更新不良,属于衰退型群落.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