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台市现有桑园15.2万亩,2011年发放蚕种近50万张,生产蚕茧38万担,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亩桑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 (一) 地处秦岭南麓的运溪乡,自三中全会以耒,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桑园面积由1978年的600多亩发展到1983年的1594亩,植桑65万株,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5万多斤,增长到1983年的9万多斤,产茧总值达15.4万斤,人均蚕茧收入14.99元。  相似文献   

3.
彭大荣 《四川蚕业》2003,31(2):29-29
洪雅县余坪镇天星村2002年在全县41个年蚕桑收入10万元以上村中名列榜首。天星村有11个社581户1987人,桑园面积275亩35.8万株,四边桑28.3万株,折合桑园189亩,桑园总量464亩64.1万株。397个农户养蚕1965张,增长2.64%,蚕茧收入53.2万元,共育收入2.95万元,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中区沉抗乡,距绵阳市城区21公里。全乡有2.2万亩耕地(其中水田9000亩,旱地1.3亩),1.5万人口,分为11个行政村,105个生产合作社。全乡有小桑园4530亩,“四边桑”70多万株。从1988年开始起步建设万担茧蚕桑基地,三年内蚕茧产量翻了两番。1991年全乡养蚕1.5万张,收购蚕茧9000担,蚕茧收入405万元。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 茅东地区的行宫乡圩庄村现有桑田面积39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4%。从1982年冬到1984年春,在原来只有80亩稀植老桑的基础上,规划和拓植了亩栽1500株的密植丰产桑园318亩,由235户承包。1986年蚕茧产量达50吨,产值32.7万元,亩产茧126公斤,亩产值821.6元,人均产茧47.3公斤。1982年人均蚕茧收入308.49元,占总收入的50.4%。蚕桑生产已成为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拓植速成丰产桑园。以村基桑为主成方连片,亩栽1500株,统一放样、挖沟、  相似文献   

6.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7.
<正> 一、国内国际的蚕桑发展形势国内近几年来,蚕茧价格不断提高,相对经济效益高于粮食和其他某些经济作物,因此,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很高。1990年,全国桑园面积达到1151万亩,其中整片桑园面积为726万亩,比1978年的418万亩增长54%。1990年,全国蚕茧产  相似文献   

8.
周帅 《四川蚕业》2010,38(1):10-11
<正>射阳县是全国优质无病桑苗和蚕茧生产基地县,茧丝绸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盛誉。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5.5万亩,年发种量15万张,年产茧11.5万担,实现蚕桑产值1.5亿元。全县拥有桑园达千亩以上的村有16个,其养蚕农户1.3万户,桑园面积4.8万亩,分别占全县的82%和86.2%;桑园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7780户,其桑园面积3.4万亩,分别占全县的51%和62%。蚕桑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产业,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亦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东台市的蚕茧生产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富东镇又是江苏民星公司辖区范围内的第二蚕桑大镇,桑园面积2万亩,产茧250万kg,蚕茧收入7 000万元。单蚕茧这一项,户平增收3 800元,人平增收超千元。从调查的情况看,该镇原来7 000亩低产桑园也同样实现了亩亩高产、户户增收的阶段性目标。笔者根据该镇蚕桑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五年来,我县通过狠抓蚕业基地建设,强化管理,配套服务,综合开发,蚕桑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老桑树9,118.4万株,人平118株,改造劣桑5,806万株,有小行间作桑园45,236亩,宽行间作桑园29,734亩,四边桑6,785万株。1988年全县养蚕76,156张,比1983年增长103.3%。产茧量达到226.9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130.8%。出现了柏垭区年产茧15000市担的高产区。蚕茧收入超千元的户多达3,080户。全县42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地乡的栽桑量、养蚕量、产茧量和养蚕收入分别  相似文献   

11.
提高桑园间作效益的组织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安县西场镇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14246亩,近1万农户栽桑养蚕,近年来全镇蚕茧收超4000万元,该项是全镇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发挥蚕桑产业优势,2002年至2006年,镇政府号召广大蚕农在秋末冬初于桑园内间作青豌豆、榨菜等蔬菜,4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0亩,间作物总收益达3800多万元,年平均亩收入840元,约占蚕茧收益的25%,有效地提高了桑园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蚕茧是江北县多经生产的支柱,全县共有密植桑园、间作桑园3万余亩,1.4亿株桑树、其中投产桑70%,全县有58%的农户养蚕,去年蚕农现金收入2000余万元,栽桑养蚕不仅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桑茧丝绸作为全县一大骨干产业,还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仅农林特产税和两个丝绸厂的税收就近1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蚕事传真     
●2005年全国蚕茧比上年略增产,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据国家茧丝办对全国20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统计测算,2005年全国桑园面积76.6万hm2(1149.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发种1705.76万张,较上年增长10.23%;蚕茧产量58.43万t,同比增长6.86%;全年平均收购价格975.76元/50kg,同比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协调发展了农、副、工三业生产,全乡的工业经济总产值由1978年的1304万元,1989年上升为21000万元,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好势头。蚕桑生产在我乡是老区新发展,由于原来生产规模不大,常年徘徊在千亩桑、50吨茧的水平上,形不成规模。从1984年以来,我乡利用低洼的湖地、荒废山地和十边隙地发展多种经营。年年拓植新桑,改造老桑,新老桑园面积达到7024亩,蚕茧产量由1983年的44.9吨发展到1989年的479吨,蚕茧产值达530.57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8%。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新的蚕茧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 吴县横泾乡南章村,近几年来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种桑养蚕,成为蚕桑生产的重点村。全村有桑园1452亩,其中投产桑园1100亩。1987年全村农副工三业总产值628.76万元,其中蚕桑收入64.69万元,占三业总产值的10.3%,人均分配水平1053.89元,其中来自蚕桑生产纯收入205.37元,占19.49%。1987年生产蚕茧110.2吨,张产36.64公斤,亩产100.2公斤。南章村的蚕桑生产主要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84—1985两年  相似文献   

16.
正涪城区位于绵阳市近郊,全区现有桑园面积近3万亩,其中统一成片流转建设标准桑园7000亩,蚕桑主要分布于8个乡镇、41个村,养蚕农户近1万户,今年全区养蚕6万余张,生产优质蚕茧2400余t,蚕茧产值突破亿元,加上桑枝、桑果等资源开发利用,蚕桑总产值达到1.3亿元,茧丝总产值2亿元。蚕桑业已经成为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涪城区生产的优质蚕茧,茧丝长1200m,解舒率70%以上,清洁、  相似文献   

17.
(一)全省桑园面积为131.17万亩,比上年增加2.85万亩,是1976年以来桑园面积最大的一年.嘉兴、绍兴两市基本稳定,宁波、温州两市略有减少,其他市地略有扩大.(二)全年饲养蚕种232.06万盒,比上年增加37.11万盒,计19.04%;生产蚕茧84573吨,增产14412吨,计20.54%;盒平均产茧36.44公斤,提高0.45公斤;国家收购鲜茧76525吨,增加10410吨,计15.75%,总投放茧款31444.9万元(含加价),增加5776.53万元,计22.5%,上茧平均价每公  相似文献   

18.
盐城市蚕业产业化对蚕桑生产推动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正>盐城市的茧丝绸生产,在全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市目前现有桑园1.67万公顷。2006年发种80万张,生产蚕茧3.2万吨,蚕茧产值9.5亿元,亩桑产值4000元,亩桑纯收入2800元。就蚕茧总量而言,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第二位;就蚕茧质量而言,居全国前列,盐城是国家蚕业主管部门认可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就缫丝工业而言,从业人数达3万  相似文献   

19.
<正> 石泉县松柏乡力建村,近年来逐步推广科学兴桑养蚕技术,积极开展蚕茧初加工,有力地促进了全村蚕桑生产的发展。1988年效益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村现有现有成片桑园16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6%,零星桑树12.5万株,折合208亩,总计桑园370亩。全村200户人家中养蚕户179,占到89.5%。1988年发种658  相似文献   

20.
浦口镇是嵊县较大的乡(镇)之一。全镇22个行政村,6403户,21521人,12648个劳动力。有耕地17108亩,其中水田15317亩,桑园3852亩。这个镇,发展蚕桑生产,既有历史习惯,又有发展条件,1989年,饲养蚕种8234盒,产茧356.6t,平均亩产66.15kg。这一年,全镇农业总收入1528万元,其中蚕茧收入336万元,占22%。下林、沈家坎、故江村的蚕茧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