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兽医针灸是我国的传统兽医诊治技术之一,为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分别从兽医针灸的历史文化价值、安全高效的医疗价值、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价值,分析了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兽医针灸衰落的因素;最后,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视角,本文提出了兽医针灸技术的保护利用对策:增强公众对兽医针灸的价值认识;推进兽医针灸的"申遗"进程;发挥多方参与机制对兽医针灸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独树一帜、具有悠久历史的针灸技术(包括兽医针灸技术),有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新中国创建后,由于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刻苦钻研,反复试验,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阐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兽医针灸技术上所作的伟大贡献,正确评价其在祖国兽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批判地继承、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进一步发掘和提高我国的兽医针灸技术,以推动我国兽医针灸技术和整个兽医科学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为四化建设事业服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各个行业都在进行创新发展,兽医技术的创新方法的应用也引起了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将创新方法应用在兽医技术方面可谓是益处多多,能够帮助兽医行业提升发展的速度,也能让兽医技术的管理体质得到完善,所以,将创新方法应用在兽医技术方面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全方位的解析了创新方法在兽医技术方面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兽医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升自己的兽医技术,帮助兽医行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灸是一项中兽医上使用较为广泛、效果显著的治病技术。本文通过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案例总结进行针灸在兽医上的应用探讨,旨在推广针灸在兽医外科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文 《乡村科技》2020,(7):47-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逐渐增加,由此带动了畜牧兽医行业快速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是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利器,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此,国家需要持续性推广畜牧兽医技术,借助兽医技术不断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本文简要叙述我国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兽医行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加强,以满足畜牧业的需求。畜牧行业的发展对兽医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兽医技术的管理对畜牧兽医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基于此,主要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缺陷进行了简析,并论述了促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针灸历史悠久。从公元482年至507年间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1582年起传入欧洲。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兽医工作者对针灸术越来越感兴趣,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报告自1973年起逐年增多。美国1974年成立国际兽医针灸学会,以鼓励和促进兽医针灸理论、技术与应用的科研活动。有些国家也成立了本国的兽医针灸学会。还出版了兽医针灸书刊。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兽医针灸穴位命名国际标准化,而这一任务的实现,无疑是需要中国兽医针灸学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简略阐述了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特点,介绍了当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并从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方面着手,对现代教育技术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兽医行业兴起,兽医在现今人们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但因各方面影响,导致兽医治疗时经常出现一些失误,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引起兽医治疗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灸療法是祖国医学(包括入医、兽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非常悠久,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篇里专论刺、灸、经、俞等约为四分之三,故有“灵枢”针经之说,为入医针灸之始。兽医虽在周朝时巳有,但针灸应用在兽医方面至今尚缺乏考证资料。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秦穆公(公元前659—621年)的监军少宰伯乐(孙阳),既能善于相马,又能精通兽医,著有“伯乐针经”一书,目前兽医之针灸起原于此。以后历代兽医不断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之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兽医针灸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