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伊犁平原人工林面积飞速递增,随着林业用地的增加,林业为农牧民增收贡献率也逐年上升。但就目前林业生产水平看,林地木材产量及利用率还很低,生产和效益潜力远未得到充分挖掘。伊犁州平原林场多年来一直在探索林、牧、农复合经营,并已总结出造林第一至二年间种西瓜、打瓜、黄豆,实现林农双赢的经营模式。2007年林场又初次尝试了在造林第二年进行辣椒间作的林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从造林模式优化、采伐制度创新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林业经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议,为促进林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并发挥最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2年,我们在哲盟科左中旗国营东苏林场进行了杨树大苗与小麦间作高效益经营的试验,收到了预期效果。一、复合经营的配置原则本试验立足于短期效益与中期效益相结合,在以发展林业为主,不影响杨树大苗生产的前提下,实行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4.
果园套种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林复合经营是现代农业和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时空排序,将其组合成为人工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经营管理使之发挥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0多年前,我县拂晓乡在林业二次创业过程中,便采用果园套种模式发展经果林生产。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间作且对其效益作出评价,针对该经营模式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我国林改工作的不断深化,林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农业生产与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分析了贵池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其促进当地林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当前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一套思路,构建了一个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新模式,即"员工与企业效益共享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营林投资收益,实现预期的森林经营目标,这对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桂东丘陵生态林业经营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桂东地区自然地貌和林业生产的特点,在苍梧县建立了4种生态林业复合模式类型20个经营模式,通过对这些经营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筛选出了10个较佳的生态林业经营模式,并提出了配套的经营技术和适宜推广应用地域,为试验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和高效生态林业工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市乃至全国不少地区先后开展了以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长江防护林、多功能防护林,中德合作生态造林、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造林工程。但由于已实施的林业生态造林工程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中没有对项目的后期管理进行合理的规划,可持续经营管理缺乏所必要的政策、技术和资金保障,严重制约着林业生态造林工程最终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林业造林工程后期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工程项目林分经营管理,加强森林“三防”工作,筹集后续营运资金,制定和落实林业发展优惠政策等后期可持续经营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1995,(5):9-10
调整优化结构兴办绿色产业近年来,哲盟围绕发展“两高一优”林业,把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兴办林业产业作为核心来抓。在林种树种、造林布局、种植方式、产业产品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坚持多林种、多树种、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己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以往造林绿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活化造林经营管理机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实行多元化投资、多机制并举发展林业,形成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已是林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在完成造林绿化后,部分林场不能顺利转到高效林业发展方向上来,从而使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因此,做好林场森林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当前林场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课题。一、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分类经营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  相似文献   

12.
王昌敏 《绿色科技》2012,(12):113-114
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林业逐渐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生态效益优先、三大效益兼顾的经营模式,林业经营及管理体制也逐渐由事业和产业的混合经营转向分类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营造林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具有改善生态环境、预防自然灾害、保障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通过阐述营造林工程建设的内容和要素,进一步探讨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营造林工程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九五”是我省实现基本绿化达标;建设“高产、优质、高效”林业的关键时期。作为造林绿化基础的林木种苗,必须超前准备,为造林绿化提供品种对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良种壮苗。因此,加强种苗建设,加快良种繁育是当务之急,也是完成当前造林绿化任务,实现林业长远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一、林木良种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造林绿化的基础,而林木良种则是林业发展的关键。种苗的优劣关系到造林的成败,效益的高低。在制约营林效益的许多因子中,适地适树,良种壮苗,集约经营是决定因素,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适地适树是前提,集约经营是条件,而良种壮苗是关键。造林的前提条件再好,没有良种壮苗,就不会有高效的林分生长量和林分质量。要达到树木速生、丰产、优质,就必须首先从改造树木自身方面努力,做好树木的遗传改良和良种的推广使用工作。因此,抓良种就是抓基础抓根本,抓良种就是抓造林质量和林业效益,抓良种就是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林业和其它种植业不一样,它生产周期长,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造林树种一旦发生失误就难以挽回。大量实践证明,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措施下,用经过选育的林木良种植树造林,不仅成活率高,成林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提出1991年为“质量、品种、效益”年,对于林业而言,则体现在如何提高造林和营林质量及林业企业经营管理上.本文就北疆干旱地区提高造林绿化质量的现状及技术措施,谈一些看法,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当下,有少数造林公司招商广告发进社区,在繁华商业区设点,夸大宣传“合作托管造林”的利润,强调零风险高回报,甚至涉嫌非法集资的商业活动,严重地影响了大多数造林企业的形象。“合作托管造林”的产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作为一种林业生产方式,它涵盖了林业的投融资、经营管理等领域,是林业建设体制的一个创新。相时传统的独立建设、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的林业建设模式,合作托管在许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创造了新优势。具体表现在如下的几  相似文献   

16.
前言哲盟杨树“小老树”约100万亩,主要分布在各地的沙地上。这些沙地杨树“小老树”到成熟年龄时亩蓄积量仍不足2立方米,只能做薪材,亩收入不足10元,其经济价值极低,严重挫伤了农牧民造林积极性,影响了林业生产发展。所以对其进行改造是当前林业生产上一个很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唐纯清 《中国林业》2008,(15):37-37
国有林场在我国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衡水市围绕"绿色崛起、生态振兴"发展战略,以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为目标,努力克服项目少、财政弱、底子薄的困难,着重在创新林业发展机制上进行大胆实践,形成了"3+5"造林绿化新机制(即:创新林业产权、经营、投入三大造林机制,推广大户承包、企业投资、合作经营等五种经营模式),造林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林业生态建设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衡水调研时,对  相似文献   

19.
林业生态模式下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类复合林业经营模式出发,通过实践示范与试验探析了针对不同物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与科学措施,对科学利用水、热、光、肥、土等自然资源,提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有效调节造林建设前期投入资源较大、回报收益周期较长等问题,对实现以短养长、为农民增收减负等目标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哲盟现有国营林场、苗圃56处,其中专业苗圃6处。国营林场经营面积889万亩,其中有林地215万亩,宜林地409万亩。共有固定职工4409人,其中国营林场4179人,国营苗圃230人。每年国营林业生产任务是:造林31万亩,育苗1.6万亩。林业生产投资5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