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标准毒株在鸡胚上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用IBV M41株分别以不同剂量接种同一胚龄不同鸡胚、不同胚龄普通鸡胚,以及IBV M41株接种普通鸡胚后不同培养时间收获鸡胚尿囊液,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制备病毒液的产量及病毒效价。结果显示:IBV M41株接种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母源抗体的SPF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4.5EID50,接种含有IBV母源抗体的普通鸡胚最佳病毒接种剂量为105.1EID50,最佳接种胚龄为11日胚龄,最佳收毒时间为48 h。按照此工艺制备疫苗,免疫SPF鸡,IBV抗体效价均符合规程标准。研究结果为用鸡胚高效、大量生产IBV M41株病毒抗原进而生产合格的IB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W93株活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H120株、W93株不同病毒量接种10、12日龄SPF鸡胚,并改变后孵化温度生产抗原液,接种后不同时间收获胚液,根据鸡胚的早死率以及胚液的收获量、病毒滴度,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IBVH120株、W93株以102.7EID50/0.1mL的病毒量接种12日龄鸡胚尿囊腔,在34.5℃孵育35h,可较为显著地降低早死胚率,提高产毒量,且抗原液病毒滴度符合疫苗制备规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NDV、IBV二种病毒能在鸡胚中繁殖的特点,通过筛选上述二种病毒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筒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尿囊液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每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_(50)、IBV≥10~7EID_(50).本试验用兔抗NDV、IBV血清抗体封闭相应病毒测定混合毒获得成功.本研究目的在于为制备鸡二联油乳剂灭活苗时改进繁毒方法,降低疫苗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在低免疫鸡胚中进行同胚接种培养的可行性,通过将不同稀释倍数的La Sota株和M41株接种同一低免疫鸡胚,分别测定收获尿囊液La Sota株和M41株含量,确定最佳的稀释倍数以及适宜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结果显示:La Sota株和M41株以10 000∶5 000的比例稀释,培养96 h病毒含量和收获量最佳,La Sota株含量可达到109.17EID50/0.1 m L,HA效价为1∶1 024,M41株含量可达到106.50EID50/0.1 m L。接种后孵育温度为36.5℃时,每胚收获量比37℃培养增加了1.0~1.2 m L。按照此工艺生产病毒制备疫苗免疫SPF鸡,NDV和IBV抗体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试验探索并优化了La Sota株和M41株在低免疫鸡胚中同胚接种的培养条件,为大规模抗原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根据NDV、IBV二种病毒混合毒种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_(50)、IBV≥10_7EID_(50).收获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三批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免疫后4周二联疫苗的有效抗体分别为:ND血凝抑制抗体(HI)≥1:16、IB中和抗体(VNT)≥1:8,抗体持续时间可达16周;攻毒保护率分别为:ND 8/8、IB 6/8以上,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五个批次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进行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同胚接种,收获72~120 h死胚及120 h活胚尿囊液,分别测定NDV和IBV的病毒含量,结果表明NDV病毒含量达到了108.3~108.7EID50/0.1mL, IBV的病毒含量达到了106.3~106.5EID50/0.1mL。两种病毒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2000版)中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病毒含量要求的标准。表明该方法即可降低成本,又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板蓝根和黄芪复方提取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致鸡胚矮小化的影响,将IBV分别与不同浓度提取液感作后接种于9日龄鸡胚,孵育,分别测定接种病毒、药液和病毒与药液混合液后48h、72 h、96 h、120 h、144 h和168 h鸡胚的体重与卵重的比值(EE值)和试验组EE值与空白对照组平均EE值的比值(EE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00 g/ml、0.50 g/ml的板蓝根和黄芪提取液对IBV致鸡胚矮小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五个批次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进行鸡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同胚接种,收获72~120 h死胚及120 h活胚尿囊液,分别测定NDV和IBV的病毒含量,结果NDV病毒含量达到了108.3~108.7 EID50/0.1mL, IBV的病毒含量达到了106.3~106.5 EID50/0.1mL.两种病毒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病毒含量要求的标准.表明该方法即可降低成本,又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板蓝根和黄芪复方提取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致鸡胚矮小化的影响,将IBV分别与不同浓度提取液感作后接种于9日龄鸡胚,孵育,分别测定接种病毒、药液和病毒与药液混合液后48h、72h、96h、120h、144h和168h鸡胚的体重与卵重的比值(EE值)和试验组EE值与空白对照组平均EE值的比值(EE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00g/ml、0.50g/ml的板蓝根和黄芪提取液对IBV致鸡胚矮小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病毒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同胚培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鸡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按一定的稀释比例等量混合接种9~10日龄SPF鸡胚,让其在同一鸡胚中增殖(简称同胚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用5倍稀释的ND-Lasota病毒液与 5000倍稀释的IBH120病毒液等体积混合后尿囊腔接种鸡胚,能在同一鸡胚中正常增殖,接种后96 h收毒,用红细胞凝集试验(HA)测得NDV、IBV两种病毒的血凝价分别为11 log2和12 log2,不低于各自病毒单独增殖的HA滴度,病毒的增殖基本趋于平衡。同时也证实了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IBV对NDV的复制不会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