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元素营养对幼龄银杏光合与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田间2 年生叶用银杏,在大量元素营养的基础上,配施 Zn 、 Mn 、 Cu 、 B 等微量元素营养,可以明显降低银杏的光合“午休”现象,提高光合日累积,特别是高温季节的光合日累积。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 Gs) 、蒸腾速率( Tr) 、水分利用效率( W U E) 都有所提高,从而改善光合性能,大大减轻高温低湿伴随的生长“停滞”现象,促进生长,植株的新梢长度、单叶面积、单叶重和单株产叶量比对照明显提高,也相应使公顷产叶量得到显著提高(2648 % ) 。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4种阔叶树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及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植物对CO2浓度和温度组合变化的生态响应,在植物生长旺季,对北京地区银杏、杜仲、玉兰和华东椴4个树种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光合最适温在30℃左右,夏季晴天的持续高温(>30℃)不利于4个树种光合作用。在CO2浓度加倍条件下,4个树种的光合速率明显增大,但银杏和杜仲的光合最适温并未升高,玉兰则升高了2℃,华东椴升高了4℃。可以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加倍导致气温升高,对银杏和杜仲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将加强,玉兰和华东椴将得到缓解。水汽压亏缺(VPD)对温度变化敏感,而气孔对VPD十分敏感,温度升高时,VPD增大引起气孔导度(Gs)减小,会限制叶片对外界CO2的吸收,这可能是高温限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之一。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加倍,4个树种的Gs值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银杏的需水特性,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及各生理指标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选择2年生银杏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供水后自然耗水的方法获取一系列土壤水分梯度,利用便携式CIRAS-2型光合作用系统测定7种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生理参数的光响应过程,同时对银杏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度水分胁迫,即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时,最适宜银杏的生长。银杏生长所允许的最大水分亏缺在RWC为46.81%左右,银杏同时维持较高的净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土壤相对水分含量范围为59.61%~84.72%。试验结果为加强银杏水分管理、确保银杏生长良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继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49-50,106
用采自孝感学院各校区的离体银杏叶片为实验材料,研究光照强度、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和银杏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光强约为1000μmol.m-2.s-1时光合作用速率最高,200μmol.m-2.s-1以下和1000μmol.m-2.s-1以上的光强均会使光合速率下降;温度对银杏光合速率同样有明显的影响,最适温度约为25℃,15℃以下的低温和35℃以上的高温会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银杏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中午时光合速率最低,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合细菌中的紫色非硫菌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pH、温度、光照、氧气以及接种量对其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H、光照、氧水平、接种量对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H为7.0,日夜交替光照、微氧条件,接种量为20%是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培养的最佳条件,这为快速培养高活性的光合细菌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银杏幼苗生长、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在移栽前分别用10mg/L的GGR6号和“施丰乐”溶液进行浸根处理,研究幼苗的生长、光合特性、生物量各指标.结果表明:两种处理都能有效增加银杏幼苗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较对照高18.10%~26.5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高2.69%~10.85%),促进生物量积累(较对照高23.62%~175.97%),其中“施丰乐”的作用大于GGR6号,这对干旱地区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增强抗旱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行距及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条件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a b)、光合速率(Pn)、及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和中期对旗叶光合参数影响较大,后期影响减小。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穗型品种在灌浆前期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大,而多穗型品种则在灌浆中期。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可以降低高温天气对花后旗叶光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制氢过程中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繁殖与环境条件,为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光合产氢菌群在不同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H值等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光合产氢菌群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0℃,光照强度大于1 000 lx,pH值7左右,接种量10%。[结论]光照强度、温度和pH值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大,接种量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小。恒光照是保证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5个常见绿化树种对极端高温的光合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高度敏感,同时也相应地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2013年8月高温夏季和2014年8月正常夏季气温下测定浙北地区5个常见绿化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樟树Cinnamoma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 denudata)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极端高温天气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光合响应特征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相同,正常夏季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午休",极端高温天气在8:00左右出现光合"午休"之后净光合速率(Pn)保持较低水平并无午休恢复现象。2013年高温造成蒸腾速率(Tr)升高,气孔导度(Gs)迅速下降,5树种较低的Pn值以及较高的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等说明高温降低了树种叶片光合作用酶促反应活性。分析2013年和2014年不同树种光合生理参数发现,不同树种间光合生理差异受到树种叶片Ci的影响显著(P0.05),环境因子对不同树种光合作用参数Pn(P0.01),Tr(P0.05),Gs(P0.02)造成的影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EWUE)变化幅度最小的是樟树(20.32%),达到35℃最适气温时樟树Pn值明显高于其他树种,结合Pn值光响应曲线认为樟树较其他试验树种更能够适应极端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光温条件下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与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高温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为材料,采用LI-6400,FMS-2等仪器测定光合指标,分析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2020年葡萄生长发育期(4~9月),高温环境的日最高温度43℃,日最高温超过40 ℃的天数为16 d;适温环境的日最高温仅38 ℃。高温环境与适温环境最高PAR光辐射强度值分别为1 887 和1 730 µmol/(m2·s);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0:00时高温环境Pn高达18.9 µmol/(m2·s),高于适温环境13.0 µmol/(m2·s)。无核白鸡心在适温环境下光补偿点较高,无核翠宝在高温环境光补偿点较高;2个品种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在高温环境较高。无核翠宝qP和NPQ值在高温环境中高于适宜环境;无核白鸡心在高温环境中ΦPSⅡ值和电子传递速率值高于适宜环境。【结论】无核白鸡心在高温环境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表现较好,长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已经适应高温。  相似文献   

11.
银杏为银杏科落叶乔木,这一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特产,其种子即白果可入药,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平喘防虫作用,其常见病虫有银杏茎腐病、银杏霉烂病、银杏叶枯病、银杏干枯病、银杏大蚕蛾、桃蛀螟、银杏超小卷叶蛾、豆荚螟、茶黄蓟马等。1.茎腐病该病主要为害1~2年生幼苗,高温是诱导茎腐病的主要原因。在高温下苗木受损伤,抗病性减弱,病菌生长繁殖快,从苗木伤口侵入,引起病害发生。另外,苗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在6~8月天气持续炎热时发病重。提早播种。在高温季节来临之前提高幼苗木质化程度,增强对茎腐病抵抗力,并进行苗场…  相似文献   

12.
在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CO2浓度短期升高对银杏(G inkgo bilobaL.)当年生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2浓度为750μmol.mol-1时,银杏当年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比CO2浓度为375μmol.mol-1时的对应值分别提高了32.6%、79.1%、16.7%、7.9%;而光补偿点(LCP)、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则分别降低了25.0%、46.2%、25.0%。这说明CO2浓度短期升高能够促进银杏的生长,但对其长期影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温干旱胁迫对白及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高温和干旱胁迫对白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2 a生白及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设置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和对照4个处理,于处理的0、7、14和21 d分别测定各处理白及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均抑制白及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在3种胁迫下,白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降低明显;光系统II(PSII)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量子产额(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试验处理的过程中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降低,初始荧光(Fo)和NPQ则有所增加。虽然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胁迫下都呈现下降趋势,但光合参数的降低远大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降低程度,这表明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只影响了白及叶片的光合参数,而对光反应系统并没有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宁夏引种栽培近20年的银杏生长情况的调查,探讨在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的荒漠草原植被带银杏正常生长和发展的可能性,以期为银杏作为庭园绿化树种在宁夏地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温度和水分条件都极为敏感,高温、干旱灾害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关于高温和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重点剖析了茶树受高温干旱胁迫时的生理响应,包括高温胁迫对茶树光合系统、细胞代谢、氨基酸含量、激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机理,干旱胁迫对茶树的渗透调节、激素代谢、光合作用、活性氧清除机制、茶树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未来应加强高温干旱对茶树蛋白质结构、同工酶功能、糖代谢、基因表达的生化机理,及根系活力、养分吸收、气孔发育、同化物代谢与分配等生理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茶树高温干旱的气象灾害指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有利于增强茶树灾害预警及生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银杏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该文于2006年5—10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植物园银杏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银杏叶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净光合速率在5—9月份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并在6月份出现年光合速率最大值;10月份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分别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在5—9月份银杏蒸腾速率(Tr)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10月份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5—10月份)Tr与PAR、叶片大气水汽压亏缺(VpdL)、气孔限制值(Ls)的相关性均比较显著,说明叶片VpdL、Ls和PAR是影响银杏叶片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动态地掌握银杏的蒸腾耗水规律,并揭示其生态、生理作用机理,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监测银杏树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茎流变化,并通过气象站同步测定环境因子参数。结果表明:在典型的晴天、多云、阴雨天气下,银杏树干茎流的日变化差异显著,日累积茎流通量为晴天>多云天气>阴雨天气;银杏茎流的季节变化趋势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在新梢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可达23L左右。在叶速生期、新梢生长期和叶黄期银杏日蒸腾耗水量的波动明显,其中以新梢生长期最为显著,日间差异最大可达20L。以各阶段日均耗水量来估算,12年生银杏年耗水量大约为2580L;银杏在年生长周期中茎流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年生长周期中大气温度是茎流最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程度遮荫对凤丹白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2a数据表明:夏季晴天、自然光照条件下,凤丹白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遮荫75%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没有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经过连续2a遮荫后,遮荫75%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始终处于最低水平;遮荫45%和60%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在一天中保持较高。随着遮荫程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降低。经过遮荫处理的Fv/Fm均显著高于全光照植株。结果表明,夏季大田中午强光、高温条件下,凤丹白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显著,遮荫叶片优于全光照叶片,适度遮荫提高了光合效率,综合比较各参数可知,遮荫45%~60%最适合凤丹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花后高温对春小麦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显著.高温胁迫下,宁春4号与宁春47号旗叶光合速率较对照平均下降15.7%~44.7%,蒸腾速率有所降低,气孔导度下降显著,下降幅度达19.5%~43.6%.说明高温胁迫使春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光合速率降低;花后高温胁迫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率也有显著影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的水分利用率较对照下降13.26%~23.4%,影响小麦籽粒灌浆;宁春4号千粒质量下降19.91%,宁春47号千粒质量下降25.09%,产量明显降低.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来缓解小麦花后高温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提高春麦区的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20.
对宁夏春小麦品种(系)花后高温条件下旗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后高温降低了春小麦旗叶光合速率,花后5~10 d影响最大,导致春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采取相应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夏春小麦的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