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对沙苑子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尖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处理3 h,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以上,1 mol/L盐酸水解5 min,卡宝品红染色5 min,然后制片。[结果]沙苑子的染色体是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6,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6=10m(2SAT)+4sm+2st,第8号染色体有随体,核型类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2.
树型金银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型金银花茎尖为材料,比较材料的不同采集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对树形金银花茎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10:00-11:00、预处理方式为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4 h、解离采用1mol/L HCl在60℃下13min、染色液以改良石碳酸品红染色10min染色体制片效果最佳。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8=8m+8sm+2st,其中第9对染色体具随体,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8=4L+8M2+4M1+2S,属于"2B"型,核型不对称指数为64.47%,属于由对称向不对称演化的过渡型,表明树型金银花是较野生型金银花进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以红泡刺藤(R.niveus)、栽秧泡(R.ellipticusvar.obcordatus)和插田泡(R.coreanus)绿枝或硬枝扦插生根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季与扦插环境气温,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对二氯苯3种药剂在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不同时间,混合酶液和盐酸在不同温度下解离,醋酸洋红、卡宝品红、席夫试剂和铁矾-苏木精各染色剂染色压片等的对比研究,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性、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以及染色体的形态为衡量指标,探索出适于树莓属植物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方法是:当根尖长至1~2 cm、扦插环境气温17~23℃时取材,卡诺氏固定液I低温固定24 h,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0~4℃下预处理24 h,再用1 mol/L HCl(60±1)℃恒温解离4~7 min,最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能获得效果好树莓染色体标本,该染色体标本完全适用于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马蹄金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方法,用3种不同方法对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根尖进行预处理,同时比较4种染色液的效果,对马蹄金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2℃下,0.5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4 h并用改良的石炭酸-碱性品红染色液染色效果最佳.马蹄金核型公式为2n=2x=30=26m 2sm 2st,核型属2A型,是染色体基数为15的二倍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人胎儿肺间质干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5代细胞培养44 h,第15代细胞培养42 h,经终浓度0.025μg/mL秋水仙素作用2 h,0.075 mol/L KCl低渗25 min,正常核型比率最高,分别达到85.1%(171/201)和80.0%(172/215)。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西藏目前主推藜麦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以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提供的藜麦品系W4为材料,对其进行根尖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比较采用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冰冻方法的预处理时间、1mol/L HCl酸解时间对藜麦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探讨最优的根尖处理方法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用0.1%秋水仙素溶液(离体)处理3h,1mol/L HCl 60℃酸解13~14 min的总体作用效果最佳;藜麦W4的核型公式为2n=36=32 m(2SAT)+4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7%,核型分类中属2B型.  相似文献   

8.
天山雪莲根尖染色体制片影响因素研究及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天山雪莲的根尖进行染色体常规压片,旨在为其系统分类、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分析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和酸解时间对天山雪莲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每处理随机挑选1 000根尖细胞进行观察,比较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表明,10:00取样,用0.002 mol/L 8 羟基喹啉与1 g/L秋水仙素按等体积混合0 ℃预处理24 h,1 mol/L盐酸58 ℃解离7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核型公式为2 n=2 N=20 m+16 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 n=32=8 L+6 M2+6 M1+12 S,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998 %,属于2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说明天山雪莲在进化中处于趋向于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良多倍体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比较多倍体西瓜常规核型分析与荧光核型分析结果,为西瓜细胞遗传学研究及辅助构建西瓜物理遗传图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多倍体西瓜为材料,以传统染色体制片方法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为基础,去掉其前低渗和后低渗两个步骤,合并其再固定与火焰涂片两个步骤,用吉姆萨染色剂和荧光染料DAPI分别对多倍体西瓜染色体进行常规染色和荧光染色,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使用改良型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进行多倍体西瓜染色体制片,比传统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简化了用KCl溶液前低渗、后低渗及用卡诺固定液再固定3个步骤,可缩短制片时间1.0~2.0 h,提高制片效率,获得的染色体样本数目齐全、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用DAPI染色比用吉姆萨染色更容易检测到细胞中期分裂相,每张玻片可缩短检测时间0.5~1.5 h;染色体的着丝点、长臂及短臂形态更清晰.[结论]采用改良染色体制片方法可提高多倍体西瓜染色体的制片效率,对该制片进行荧光核型分析比常规核型分析更准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黄芩根尖预处理方法的优化及其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所在高峰期,探讨黄芩根尖的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取样时间和方法对黄芩根尖进行预处理,观察黄芩染色体收缩程度、分散度、着丝点清晰度以及染色体所处分裂时期。结果表明黄芩有丝分裂中期在8∶30、12∶00和16∶00左右达最高峰。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对黄芩根尖进行离体处理3 h,所得染色体分散度较高,收缩长度适宜,为最佳处理方法;采用非离体处理4 h,染色体收缩程度不明显,分散度较低,但可显示一定的带型。故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离体处理3 h的预处理方法对黄芩进行核型分析,核型公式为2n=2x=18=10m 6 sm 2 st,染色体基数为9。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karyotype of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 The root tip of A.macrostemon was pretreated with 8-hydroxyquinoline solution, fixed, dissociated and stained for preparing the glass slide to reveal the chromosome number via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the sparse cells with good chromosome morphology were photographed under microscope. [Result]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was triploid; its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 was 24 and karyotype formula was K(2n)=3x=24m(2SAT)+1Bs, thus the karyotype belongs to 1A type.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3 contained satellite, and chromosome deletion may be existed in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5. In addition, B chromosome was observed in some cells. [Conclusion] This introduction of triploid A.macrostemon found in China was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山东莱州居群的薤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取薤白根尖,用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后,固定、解离、染色后制片,镜检并统计染色体数目,然后选用染色体形态好且分散的细胞,在显微镜下拍照分析。[结果]莱州居群薤白为三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核型公式为K(2n)=3x=24 m(1SAT)+1Bs,属于1A型。3号染色体中的1条具有随体,5号染色体中的1条可能出现缺失现象。另外,部分细胞内还发现B染色体的存在。[结论]三倍体薤白的存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0+9256
[目的]研究浸种温度及时间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适合其发芽的温度和用水浸种的时间。[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皿发芽法。浸泡温度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在8、14、22、26℃下用蒸馏水浸泡40 min;浸泡时间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分别于22℃下用蒸馏水浸泡10、20、30、40、50、60 min,不浸泡种子为对照(CK)。[结果]影响小根蒜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14℃有利于小根蒜种子发芽,低于或高于14℃均不利于其种发芽。浸种20 min以上都能提高小根蒜种子的发芽率,而浸种40 min的小根蒜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结论]在14℃下用蒸馏水浸种40 min后小根蒜种子发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4.
杜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22-1023
[目的]研究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特性,为其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O、30、60、120、180、240、300、360、420、480d不同贮藏期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休眠期和寿命。用贮藏60d的种子,设15、20、25、30、35℃5个温度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适宜发芽温度。用贮藏30d的种子,研究1、2、3、4、5、6、7、8mg/LGA,溶液浸种12h和低温处理1、2、3、4、5、6、7d对小根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小根蒜种子有60d左右的休眠期,寿命为1年左右。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解除种子休眠可用4—5mg/L的GA,浸种12h或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6d。[结论]A.-Y-.栽培小根蒜的适宜种植时间为日平均气温20~25℃。在山东气候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人工栽培要用当年采收的种子,贮藏1年以上的陈种子不能作种。  相似文献   

15.
小根蒜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小根蒜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及其医疗保健功效的研究现状,并对小根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番茄的应用价值及其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4-1865
介绍了番茄的生物学特征和应用价值,并且阐述了其转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小根蒜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小根蒜的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根蒜汁对所有供试细菌及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121℃湿热处理25 min后,小根蒜汁的抑菌效应下降不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比较了小根蒜不同部位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抑菌活性物质在鳞茎及蒜苗中均有分布,鳞茎的抑菌活性高于蒜苗。  相似文献   

18.
任玉兰  郑炜  应知伟  金超  邸继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5-10846
[目的]测定薤白中铁、钙、锰、铬、镍和铜的含量。[方法]以牡丹江市西山野生的薤白为原料,考察湿式消化法和干式灰化法对样品的处理情况,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薤白中铁、钙、锰和铬等元素的含量,并进行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结果]薤白中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且其中的钙含量较高,为1.240 7 mg/g;铁的含量居中,为0.201 7 mg/g;锰、铬含量较少,而镍、铜则几乎检测不到。[结论]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准确等优点,可用于薤白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泰山赤鳞鱼的核型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泰山赤鳞鱼的核型。[方法]以稀有物种泰山赤鳞鱼的头肾细胞为实验材料对其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泰山赤鳞鱼染色体的数目是50,核型是2n=50,16m+14sm+20t,NF=80,没有发现性染色体。[结论]这是首次关于泰山赤磷鱼核型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薤白EPSP基因对亚麻的转化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薤白EPSP基因编码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对除草剂草甘瞵具有一定的抗性.利用该基因构建植物表达重组体.薤白EPSPcDNA重组到植物表达载体pWM101中,构建成35S启动子控制的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亚麻,经过潮霉素筛选获得了抗性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后获得了亚麻苗.经特异引物的PCR扩增,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亚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亚麻愈伤组织及幼苗进行的草甘膦抗性检测表明,转基因亚麻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