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种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49%蔗安、30%蔗龙乐、80%蔗农乐、保蔗等药后14d,防效均达97%以上,且对甘蔗安全。因此,它们均可用作甘蔗苗后杂草处理剂,使用剂量以商品标准剂量即可。  相似文献   

2.
5月间于桃园施用10%金锄除草剂,进行除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0天和30天调查每666.7m^2用药10g、12g和15g均无杂草,药后60天调查,对荠菜的防效1005,对马唐的防效97.1%-100%,对称藜的防效90%以上,对鸭趾草的防效78.9%-84.2%。防除禾本科杂草的效果优于阔叶杂昌。应用时以10g/667.7m^2对水50kg为宜,并要在施药前先做安全性试验,防止敏感品种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几种常用土壤处理剂对芹菜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和最佳用量,以美国加州王为供试芹菜品种,选用33%二甲戊灵乳油、48%氟乐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48%地乐胺乳油等几种药剂,在覆膜压沙芹菜田间进行了杂草芽前封除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和33%二甲戊灵乳油(兴农)的除草效果最好,生产中建议667m^2使用浓度分别为200g和150mL。  相似文献   

4.
果尔除草剂在沙棘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防沙治沙主要树种之一沙棘育苗地杂草除防的难题,进行了果尔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用50ml/667m^2果尔最佳剂量进行沙棘育苗除草效果明显、成本低、安全,比人工除草亩节省用工达84.4%,亩节约资金79.2%以上,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分析张掖地区加工番茄田间杂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介绍消灭杂草来源,切断杂草传播途径,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除草等综合防治技术,使加工番茄田间1m^2的杂草株数由以前的50~100株下降到5株以下,在不进行人工除草的条件下,杂草引起的番茄减产由20%以上下降到5%以下,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大幅度减少人工除草次数,降低劳动强度。每667m^2除草费用由250元以上下降到50元左右,每667m^2节约除草成本200元以上,杂草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覆膜西瓜田间杂草的发生及其防除近年来西瓜栽培普遍推广地膜覆盖后,杂草滋生快、密度高、为害重,且无法中耕和拔除,一般造成减产15%~20%,个别地块减产30%以上。为此,1991~1993年对覆膜西瓜田杂草发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化除试验。田间定点定期...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产应用中还没有62%草甘磷异丙胺盐水剂登记产品,为验证该药的除草效果,1997年4月在樟树农校12龄温州蜜柑园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验设667m2用62%草甘磷异丙胺盐水剂(浙江菱化企业集团公司产)100g、150g、200g,对服药剂10%草甘磷胺盐水剂(广西化工实验厂产)700g及清水对照共5个处理,4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随机排列。杂草以看麦娘、牛繁缕、水花生及狗牙根为优势种,兼有一年蓬、愉悦寥、扛板归和羊碗等零星杂草。于4月17日杂草6~8叶期、地面覆盖度为85%时,每667m’用药量兑水75he均匀喷于杂…  相似文献   

8.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剂量为2g/667m^2、3g/667m^2、4g/667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剂对一代水稻二化螟防治率分别为76.34%,84.80%和96.61%,4g/667m^2的80%氟虫腈水分散剂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草铵膦水剂防除非耕地杂草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灭生性除草剂防除非耕地杂草药效试验表明,200g/L草铵膦水剂2 100g/hm^2和1535g/hm^2 2种处理对靶标杂草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作物均无药害,对周边环境安全。生产中建议使用剂量为2100g~1535g/hm^2。使用时应在杂草生齐、雨后5d时,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常规方法喷雾,每667m^2兑水30~50L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10.
33%二甲戊灵乳油防除甘蓝田一年生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王冠 《北方园艺》2015,(6):106-109
以33%二甲戊灵乳油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甘蓝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适宜剂量,以期为药剂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33%二甲戊灵乳油施用后,对甘蓝无显著药害症状,能很好地防除甘蓝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33%二甲戊灵乳油有效成份618.8~742.5g/hm2,推荐剂量内对禾本科杂草稗草的株数防效为80.5%~84.7%,鲜重防效为88.1%~91.6%,对阔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为89.6%~94.3%,鲜重防效为93.5%~96.8%。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表现为鲜重防效高于株数防效。  相似文献   

11.
1用量一般来说,除草剂的推荐剂量有一个幅度,蔬菜地应用时应取低量或中量,严禁用推荐量的高量。①根据除草剂特性确定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在蔬菜地芽前应用,可以取中量;在苗后应用,应取低剂量。触杀型除草剂,杂草生长早期喷施,可以取中量;杂草生长中期喷施,只能取低量。例如24%果水667m2在杂草芽前用50-60g,杂草苗后用30-36g。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的除草剂用低量,持效期短的用中量。例如,除草通、大惠利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持效期,用量不宜太高。②根据杂草种类和生育期确定除草剂用量不同会对杀草谱产生影响。例如,33%除草通在6…  相似文献   

12.
金靖 《山西果树》2012,(6):54-54
2011年9月在辽宁省康平县张强镇寒富苹果园进行了除草剂杀灭杂草试验,除草剂使用浓度严格按说明书操作。结果表明,百草枯杀灭杂草效果最好,在打药后当天就能把杂草全部杀死,但百草枯为触杀型除草剂,对杂草根系及种子无杀灭作用,40d后杂草又开始再生。95%草甘膦铵盐、10%草甘膦、  相似文献   

13.
土施多效唑对黑琥珀李和皇家宝石李控梢结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6年生黑琥珀李和皇家宝石李土施不同剂量的多效唑控梢试验结果表明,黑琥珀李对多效唑较敏感,连续2年以上土施多效唑易使树势衰退,每年用15%多效唑的量以10g左右为宜;皇家宝石李土施多效唑可适当增加用量,每年用15%多效唑的量以12g左右为宜。皇家宝石李土施多效唑8g、10g、12g分别比对照提高平均单株产量13.2kg、18.0kg、10.5kg。土施多效唑时间以8~10月为宜。  相似文献   

14.
1996-1999年,笔者进行了48%地乐胺乳剂防除保护地西瓜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48%地乐胺乳剂500、250、200、100ml对杂草的平均防效为97.4%、98.1%、97.4%和90.1%,药40天调查,杂草鲜重平均防效分别为99.9%、99.7%、99.7%和99.8%,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用量百草枯水剂防治农田不同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小平 《北方园艺》2010,(17):184-185
进行了不同用量250g/L百草枯水剂防除农田不同杂草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0g/L百草枯水剂施药量为120和160mL/667m2时不能完全杀死杂草,200mL/667m2及以上用量时可完全杀死大部分杂草,但对于白蒿在该试验采用的不同用量都无防治效果。冰草在药后30d又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16.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每667^m2用50%,敌草胺WP80-150g对西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均大于80%,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要优于阔叶草,显著或极显著优于48%氟乐灵EC125ml的防效,与72%都尔EV100ml防效相当,对西瓜及下茬秋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7.
覆盖作物白三叶对蓝莓园杂草的生物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蓝莓为试材,在行间种植不同密度的白三叶,研究了行间生草覆盖对蓝莓园杂草的生物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蓝莓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可起到有效控制杂草的作用;蓝莓园杂草有16科、39种,多发、重发杂草有打碗花、空心莲子草、野老鹳草、马唐等4种。覆盖白三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达80.0%以上,其中,行间白三叶播种密度以10g·m-2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74.7%草甘膦铵盐可溶粒剂对狗尾草、夏至草和车前草较敏感,在3000g/hm^2剂量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100%;对节节草防效较差,在4500g/hm^2高剂量时株防效仅为66.7%和鲜重防效为72.6%。根据试验结果,推荐使用剂量为1500~2250g/hm^2。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园除草剂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两种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对猕猴桃园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以及对猕猴桃树的安全性,于2011年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 107g/hm2、1 660.5g/hm2、2 214g/hm2,25%百草枯水剂750g/hm2对猕猴桃园杂草有一定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防除效果好。药后15天总草株防效达82.9%~91.0%,药后30天总草株防效达87.6%~94.9%,鲜重防效达95.5%~98.9%。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评价40%异丙草·莠悬乳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田间防除效果.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农药取得农药登记和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