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施肥毛竹林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奉新县平衡施肥毛竹林的叶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集约经营竹林毛竹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与一般竹林基本一致。Ⅰ度竹嫩叶的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度竹;Ca、Mg、S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微量养分元素Mn、Zn含量随竹龄变小而减少。土壤中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速效P、活性酸、速效N和全K。土壤中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因子按其与竹叶中P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活性酸〉盐基代换量〉速效K〉全K〉速效Ca〉速效P〉速效N〉pH值。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因子主要是全N、速效N、速效P、全K及活性酸,它们与竹叶中K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速效P〉全K〉速效N〉活性酸〉全N。施肥能快速补充竹叶养分,是竹林持续经营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主要营养元素的合理配施,提高油橄榄幼树成枝能力及成年树有效花芽比例和单位面积产量,以幼树盆栽和大田随机区组2种方式,设计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施肥对幼树生长量及成年树新梢生长量、有效花芽比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元素的适量施入均能明显提高油橄榄幼树枝条萌发能力,平均比对照生长量增加51.71%,各元素最佳施入量分别是N 125 g、P 150 g、K 100 g,其中N元素施入对新梢生长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为对照的2.05倍,适量P元素对新梢生长有促进作用,施入过度反而会抑制幼树新梢生长,幼树生长对K元素施入量变化不敏感。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元素施入对促进油橄榄新梢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 50 g、P 200 g、K 50 g、B 150 g、Zn 50 g,比对照增加81.05%。各元素施入提高有效花芽比例最优组合为N 100 g、P 150 g、K 50 g、B 200 g、Zn 125 g,比对照增加51.31%。影响油橄榄单株产量的最佳组合为N 25 g、P 50 g、K 100 g、B 100 g、Zn 25 g,比对照增产76.67%。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临翔区圈内乡、凤庆县落党镇8年泡核桃树为实验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施肥对地径、树高、冠幅的影响,根据极差的大小3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N>P>K,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为N1、P3、K2,即处理组合为N1P3K2时产量最高.根据极差的大小可知对核桃冠幅增量影响的3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P>N>K,各因素的最...  相似文献   

4.
对竹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CV.zhuliu)苗木配方施肥进行试验。通过氮肥、磷肥、钾肥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探索配方施肥对竹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氮肥、磷肥、钾肥配方施肥后,竹柳苗高和地径均差异不显著,通过极差分析可知竹柳苗木苗高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苗木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2P1K2,综合考虑,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理论上的最优施肥组合为N3P1K3。其中P肥对促进竹柳苗木苗高和地径影响最大,N肥次之,K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以云南新平县4年生美国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个因素3个水平的iF交试验设计,分析施肥对地径、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径增粗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100P100K200,增粗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1.77倍;树高增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200P100K200,增长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2.32倍;冠幅增大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400P200K200,增量最快的为最慢的1.83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N、P、K水平施肥处理对优良景观树种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的影响,选取1年生改良美国红枫Acer×freemanii‘Autumn Blaze’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实验方法,设3种不同N、P、K施肥配比(N、P、K比例为1∶1∶1、3∶1∶2、3∶2∶1),每种配比设3水平施肥量(15、30、45 g/pot),共9组施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施肥处理下,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状况均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配比施肥对美国红枫幼苗生长及叶色变化有促进作用;在促进幼苗生长方面,以处理9(N、P、K比例为3∶2∶1,45 g/pot)植株长势最盛,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高达83.34 cm、11.39 mm、41.68 g,为最优处理;在叶色变化的影响方面,处理3(N、P、K比例为1∶1∶1,45 g/pot)的植株叶片中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总叶绿素比值均为最大值,分别为3.74 g/pot和278.69,叶片呈鲜红色,观赏性最强,但变色较晚;结合生物学观察,N、P、K比例为3∶1∶2施肥处理的植株,其叶片变色最早,在延长美国红枫幼苗变色期方面为最优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7.
对撑绿竹纸浆林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四水平的二次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N、P、K施肥与撑绿竹新竹产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用N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N、K2O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0-3水平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通过频率分析可得推荐施肥用量:纯N为177.744-261.096kg·hm-2,平均219.420kg·hm-2;P2O5为29.700-45.900kg·hm-2,平均37.800kg·hm-2;K2O为100.800-152.910kg·hm-2,平均126.855kg·hm-2。施肥比例:N∶P2O5∶K2O=1∶0.172∶0.578。  相似文献   

8.
油茶优良无性系林配方施肥促丰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处于盛产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林施肥以N、P、K配合施用效果较好 ,其中肥料配比以N∶P∶K为 1∶2∶2且单株施肥总量以 0 75kg的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栗树苗期干物质累积与氮、磷、钾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栗树苗期干物质累积以及氮、磷、钾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苗龄增加,栗树苗干物质累积总量明显增加;栗树苗期对N、P、K的吸收量为N>K>P,对N的吸收量明显高于对K、P的吸收量;对N、P、K的吸收比例为N∶P2O5∶K2O=5∶1∶1。  相似文献   

10.
赵登科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35-38,41
对不同月份红锥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中N、P、K、Ca、Mg、Mn、Fe、Cu、Zn营养元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普遍地在生长初期(春季)较高,生长旺期(夏季)最低,而秋冬季生长缓慢时由于积累所致而略有回升;叶片中常量元素含量以N、K、P较高,依次排序为:N〉K〉P〉Mg〉Ca,微量元素含量以Mn、Fe为高,依次排序为:Mn〉Fe〉Zn〉Cu,N、P、K、Ca、Mg、Mn、Fe、Zn、Cu比例为:7.40∶1.00∶5.96∶0.30∶0.51∶1.10∶0.16∶0.05∶0.01;根据研究结果及南方山地的土壤特点,红锥人工幼林的施肥时间宜在春季或春夏之交季节,在肥种及配比上,应在施用大量元素N、P、K、Mg、Ca的基础上配施微肥Zn,配比为N∶P∶K∶Ca∶Mg∶Zn=7.40∶1.00∶5.96∶0.30∶0.51∶0.05.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5年生、8年生、14年生的四川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乔木层、活地被物层、枯枝落叶层的养分积累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元素的积累总量也在增加,且各层次中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N〉Ca〉K〉Mg〉P;各种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Fe〉Mn〉Zn〉、Cu〉Pb〉Ni〉Cd。  相似文献   

12.
对扭鞘香茅从返青到拔节期按不同比例施用氮磷钾后生物产量和分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P2O5:K2O=1:3:1的比例施肥对扭鞘香茅生物产量的增长效果最好;N:P2O5:K2O=1:1:3比例施肥最有利于扭鞘香茅产生分蘖;在N:P2O5:K2O=3:3:3的施肥条件下,已经产生分蘖植株的分蘖能力弱于未产生分蘖的植株。在相同条件下,强壮植株比弱小植株的生物产量增长快,分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对鹅掌楸幼林进行N、P、K不同比例配合施肥试验,施肥处理的幼林高、径、冠幅生长差异极显著。初步说明,160g效果最佳。4年生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促进幼林生长,不同,以施N、P2O5、K2O配方量比最大的200g:100g:160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养分的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施有机肥、复合肥、无机肥对绿竹笋营养成分及笋期叶片N、P、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笋N、P、K含量、粗蛋白质、粗纤维、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竹笋N和蛋白质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以复合肥处理最高 ,K含量、粗纤维、半需氨基酸总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但还原糖、总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不施肥处理明显高于施肥处理。 3种肥料处理对绿竹叶片N、P、K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发笋时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发笋初期N、P、K含量施肥处理明显高于不施肥处理 ,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盛期叶片N、P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末期N含量以有机肥处理最高 ,P含量以不施肥处理最高 ,K含量以无机肥处理最高 ,表现出不同肥料施肥效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芳香樟油用原料林施肥是提高地上部分生物量的重要技术。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N、P、K因素不同配方施肥对芳香樟油用原料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效果不同;N、P、K三因素中,影响力依次为N>P>K因素,最优化组合为N2P2K1处理,即以尿素107 g/株、过磷酸钙416.7 g/株,硫酸钾50 g/株进行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营养需求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正交表L9(34)排列的N、P、K三因素三水平的施肥试验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对肥料反应相当敏感,正交试验9个处理中,以N1P1K1为对照,N1P2K2、N1P3K3、N2P1K2、N2P2K3、N2P3K1、N3P1K3、N3P2K1、N3P3K28个处理使得树高生长增加了7.1%~35.7%,胸径生长增加了9.6%~51.4%,施肥效果最好的处理是N2P3K1,即50g/株尿素、200g/株钙镁磷肥;营养元素N、P、K三要素中,P是主要因子,其次是N,最后是K;乐东拟单性木兰幼林应多施磷肥,但从经济性考虑100g/株钙镁磷肥已足够;同时应施少量的氮肥,即50g/株尿素;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17.
配方施肥对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方施肥对福建三明毛竹林新竹生长及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N、P、K不同配方对新竹的成竹率、新竹胸径与新竹产量以及对竹林经济产出的影响差异显著。14个配方处理中,N2P3K2的新竹数最高,为对照的1.69倍;N2P2K2的新竹胸径和产量均为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09和1.91倍,且新竹叶片的N、P、K、Mg浓度最为均衡。该试验条件下,施尿素540 kg/hm2、硫酸钾135 kg/hm2、过磷酸钙450~675 kg/hm2,能较为有效地促进新竹生长与产量持续。各配方施肥对毛竹林的增产幅度为18.1%~192.4%,增产效益明显,N2P2K2的竹林产值最高,是对照的2.92倍,资金产出率(产投比)前3位为N2P2K2、N2P3K2和N2P2K3,分别是3.83,3.43和3.26,N素对新竹生长的影响最大,缺N素、P素试验的资金产出率低于无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8.
贝壳杉苗期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通过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营养元素N、P、K三因素三水平及其不同配比的施肥试验,分析了各元素及其水平对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确定了贝壳杉(Agathis dam-mara)苗期生长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1~8个月不同处理间都呈极显著差异,低水平的营养元素对促进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好于高水平,以N1P1K1处理即每株施尿素2.2 g、钙镁磷肥16.6 g、氯化钾1.7 g效果最好,且与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对贝壳杉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都是N〉P〉K。  相似文献   

19.
王立鹏 《防护林科技》2024,(2):12-14+18
为了解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以6年生早酥红梨树为试验材料,进行N(0、400和800 g·株-1)、P2O5(0、300、600和900 g·株-1)、K2O(0、100和200 g·株-1)不同配比施肥,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指标,研究N、P和K配比施肥对早酥红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N、P和K配比施肥均可提高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不施肥增加7.18%~38.86%;较高的N(≥400 g·株-1)、K(200 g·株-1)施用量处理后,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参数有了明显的提高,各指标的施肥效应表现为N>K。当N、P和K配比用量分别为800、900和200 g·株-1时,可有效提高早酥红梨的光合效率,促进干物质量的积累,可在当地梨树栽植的施肥管理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年生、8年生、14年生的四川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层、活地被物层、枯枝落叶层的养分积累的研究表明:随着林分生态系统中年龄的增长,林分各种养分元素的积累总量增加,各层次中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也增加;各种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N〉Ca〉K〉Mg〉P;各种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Fe〉Mn〉Zn〉Cu〉Pb〉Ni〉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