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减振器节流阀片的力学模型,建立了节流阀片弯曲变形的微分方程,得到了阀片弯曲变形系数和在任意位置的弯曲变形计算公式。对多片节流阀片叠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叠加阀片当量厚度计算公式。对叠加阀片上所受最大应力进行了探讨,对叠加阀片与当量厚度阀片所受最大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叠加阀片应力系数与厚度系数。通过实例,对叠加阀片的最大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和仿真,对不同当量厚度和相同当量厚度的叠加阀片对减振器阻尼特性的影响进行室内对比性试验。仿真和试验表明,叠加阀片的弯曲变形、当量厚度和最大应力的分析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对减振器的特性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理论和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多片叠加节流阀片的优点,给出了油气弹簧节流阀的结构和原理.根据在相同压力下节流阀片弯曲变形量相等的当量关系,建立了n片叠加节流阀片的当量厚度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对n片或n组叠加节流阀片与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油气弹簧压力相对于叠加阀片厚度的变化率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如何由开阀压力设计叠加节流阀片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实例,对某油气弹簧的叠加节流阀片进行设计和分析,并对阻力特性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油气弹簧梯形节流阀片力学模型,建立阀片变形曲面方程,得到了阀片最大变形解析计算式.利用车辆参数和开阀速度,建立了油气弹簧开阀压力的解析计算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开阀压力、阀片变形以及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阀片厚度和常通节流孔面积设计计算公式,并对阀片厚度以及节流孔面积的设计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对油气弹簧的阀片厚度和常通节流孔面积进行设计,并对设计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和验证.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阀片厚度和常通节流孔面积的设计方法是正确的,对油气弹簧设计和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油气弹簧结构原理图,通过油气弹簧活塞与活塞杆的受力分析,对三角形节流阀片建立了力学模型,对三角形节流阀片的弯曲变形进行了分析,根据旁通阎打开时对油气弹簧所要求的阻尼比,对可调油气弹簧的最大开阀速度和开阀压力进行了分析,对旁通阀的流量进行了设计研究,最后,对油气弹簧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由仿真和试验结果可知,旁通阀的流量设计是正确的,旁通闽流量影响可调油气弹簧的阻尼特性。  相似文献   

5.
矩形节流阀片可调油气弹簧旁通阀流量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油气弹簧结构原理图,通过油气弹簧活塞与活塞杆的受力分析,对油气弹簧的承压面进行了研究,可知油气弹簧的阻尼力与油气弹簧活塞和油气弹簧缸筒内径之间的环形面积有关,对矩形节流阀片建立了力学模型,对矩形节流阀片的弯曲变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油气弹簧的开阀速度、开阀压力以及油气弹簧流量进行了探讨,根据旁通阀打开所设计油气弹簧阻尼比,对旁通阀打开后可调油气弹簧的最大开阀速度和开阀压力进行了分析,对旁通阀的流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对可控油气弹簧进行了阻力特性试验。可知,旁通阀最大流量设计方法正确的,利用控制电流可以实现对可调油气弹簧阻尼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多片阀片叠加的优点,给出了油气弹簧节流阀的结构和原理,论述了调整垫片在油气弹簧中的作用。根据在相同压力阀片弯曲变形量相等的当量关系,对在有、无调整垫片两种情况下,对节流阀片当量厚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计算;对调整垫片对单片节流阀片和多片叠加节流阀片的开阀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开阀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与调整垫片厚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对调整垫片厚度对开阀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开阀速度的变化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验证,可知,在节流阀片当量厚度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垫片可以调节油气弹簧的开阀速度,更好地满足对油气弹簧的阻尼特性的要求,为油气弹簧的优化设计、特性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研究了局部节流损失、沿程节流损失、起始段填充和常通孔等影响因素,建立了减振器开阀后的节流公式。研究了阀片与弹簧座的3种接触方式:集中接触、部分受液压作用的分布接触和全部受液压作用的分布接触,并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相应的阀片变形计算公式。完成了阻尼力-速度特性测试,获得了节流通道的压力-速度特性曲线,验证了瞬态双向流固耦合分析的仿真结果;采用流固耦合仿真分析了阀片应力和位移分布、筒内流场分布及其变化特点,与Java数值计算的理论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运用ADINA的非线性技术和流固强耦合技术建立减振器1/4有限元仿真模型,解决农用车辆悬架减振器的工作模拟。模型考虑几何模型在做布尔操作后得到的流场不连续问题和阻尼阀片预变性问题。通过仿真模型研究阀系零件工作过程应力应变情况、减振器内部各处流动压力变化、阀系特性,并提取模拟减震器外特性与试验结果对比。对比单周期正弦瞬态和单向匀速瞬态两种计算方法的仿真速度,确认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吻合,单向匀速瞬态计算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9.
利用开阀压力与阀片变形以及流量之间关系,建立油气弹簧阀系参数解析设计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对阀系参数进行解析设计.对阀片弹性模量对阀系设计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阀片厚度和节流缝隙的弹性模量影响系数,利用该系数可对阀系参数进行推算设计.通过实例,对阀系参数进行了解析设计与影响系数推算设计,并对两种方法设计值进行了比较,对阀系设计参数进行校核,对设计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阀系参数解析设计方法是准确的,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是可靠的,对油气弹簧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开阀压力与变形以及流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弹簧阀系参数的解析设计公式,利用该公式可对阀系参数进行解析设计.对阀片外径阋系设计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阀片厚度和节流缝隙的阀片外径影响系数,利用该系数可对阀系参数进行推算设计.通过实例,对阀系参数进行了解析设计与影响系数推算设计,并对两种方法的设计值进行了比较,对阀系设计参数进行校核,对设计油气弹簧进行了特性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阀系参数解析设计方法是准确的,影响系数推算设计方法是可靠的,对油气弹簧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