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东海县牛山镇属县城镇,辖17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2380hm2,农业人口4.97万人,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65元。2006年底全镇村级债务余额1019.7万元,其中,有5个村为零债务,债务在20-50万元的5个村;债务在50-100万元的4个村;债务在100万元以上的3个村。债务最多的郑庄村为336万元,人均负债857.14元。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海门市德胜镇现有总耕地42600亩,总人口47100人,下辖12个行政村。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8亿元,农业增加值1.47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350元。  相似文献   

3.
老城镇经过几年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向整体推进,已形成了瓜果、畜禽、蔬菜、特种养殖等8大主导产业,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建立商品基地10多个,带动全镇4000多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培育了3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龙头农户,我镇的农业经济开始迈入新的发展阶?..  相似文献   

4.
大安市龙沼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特色产业,深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繁荣,全镇常规农业、畜禽生产、庭院经济、棚膜经济四大农业经济体系建设稳步发展。2009年全镇农业经济总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4.74%;农业经济纯收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4.2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00元,同比增长3.77%。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饶县大王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去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人均存款2763元,分别比上年增加了330元和31%。先后获山东省百强乡、省级文明单位、双文明建设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 ——畜牧业开发成效显著,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健康发展。近年来,该镇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全镇经济发展的首位,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业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嵊州市金庭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6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68万元,村均10.2万元,人均130.8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4208元,为提前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1.三条途径 (1)综合开发荒山缓坡山地租赁承包款是山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全镇可利用的荒山缓坡地  相似文献   

7.
方争游 《新农村》2003,(10):7-7
有“衢州金针菇乡”之称的开花县封家镇名不虚传。全镇共种植金针菇1831万袋,产值3662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6.59%。2002年,仅金针菇一项该镇农民就增收216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8.3%。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封家镇农民的“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8.
东小仇镇地处豫西北半丘陵地区,全镇18000口人,4万亩耕地。近年来,东小仇镇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培育典型,政策扶持,初步建立起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系统,使全镇农业步入了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发展轨道。据统计,全镇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以来.每年可节约农业投资800多万元,农业产值的递增速度达到13%以上,到1997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9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0元。  相似文献   

9.
坊前镇地处无锡市近郊,现有耕地8575亩,人口1.85万。2002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农业产值4000万元,增加产值250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和11%。自1999年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开展以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服务为支撑,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培育特色村为重点,加快优质高效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步伐,新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2543亩,全镇粮经比例达5:5,并初步形成坊前丝瓜、食用菌、奶牛等6个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农村.农业.农民》2009,(9):F0003-F0003
民权县城关镇是城乡合一的综合大镇.是民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信息通畅.电力充足。镇域面积90平方公里,辖28个村委会。一个街道办事处,13个居委会.一个工业园区。总人口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耕地面积6万亩。近年来,城关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全镇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11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500元.招商引资突破10亿元。工业、农业、服务业较快发展.全镇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农村发展论丛》2001,(3):15-15
走进南港,感受最深的就是苎麻。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港人已把苎麻这根“小草”变成了全镇经济的支柱。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51.3%;原麻产值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7.8%;加工产值达1850万元,占镇工业总产值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1612元,占农民年人平纯收入61.5%。  相似文献   

12.
莲花镇位于建德市北面,与千岛湖毗邻。全镇总面积87.42km^2,辖13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1093人。农业总产值8986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9%。农民人均收入5984元。先后被评为杭州市畜牧强镇、杭州市农业丰收十佳乡镇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正> 从襄阳区税费改革试点的情况看,这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减轻了农民负担 据襄阳区黄龙镇调查测算,全镇现有25个村(居民)委员会,1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470人,其中农业人口31897人,耕地面积4456.6hm~2(6.68万亩)。1997年全镇农民六项负担之和770.8万元,每667m~2(1亩)平均115.3元,人平241.65元;1999年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自2001年以来,坚持把发展双孢菇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双孢菇兴镇“战略,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双孢菇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全镇双孢菇种植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双孢菇总收入达4400万元,除去投入成本,双孢菇纯收入可达2300万元,仅双孢菇生产一项,全镇农民人均增收400元.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马集镇视察双孢菇生产,并给予高度评价.马集镇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镇、全省食用菌十大基地镇.……  相似文献   

15.
郭玲 《甘肃农业》2002,(12):67-67
西岔镇是省列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位于皋兰县西北部,引大入秦灌区秦王川东南端.全镇辖15个行政村,51村民小组,9671户,39012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3.38万亩,其中水浇地7.1万亩,人均1.85亩.有乡镇企业265家,其中乡办企业5家,村办企业2家,个体私营企业258家.全镇有党总支4个,有党支部27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9个;有党小组70个,党员总数913名.2001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605.7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7.0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2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汨罗市大荆镇镇政府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02年全镇农民人平增收360多元,2003年上半年收入与上年同期比,人平增收220元.   ……  相似文献   

17.
走进南港,感受最深的就是苎麻。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港人已把苎麻这根“小草”变成了全镇经济的支柱。 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 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 51.3%;原麻产值 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 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 37.8%;加工产值达 1850万元,占镇工业总产值 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 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 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 1612元,占农民年人平纯收入 61.5%。 苎麻,何以成为上高县南港镇的一大主导产业 ?其可贵之处就在于南港人真正做到了把正确的思路坚持付诸于实践之中,并持之以恒地…  相似文献   

18.
东宁县道河镇是农业中等镇,农业资源不是很丰富,农业生产没有很大优势,只有打特色牌,走精品路,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开发,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东宁县道河镇总人口1.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万人,18个行政村。主要处于第三、第四积温区,平均积温2450度,热量资源一般。全镇耕地面积19.6万亩,主要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壤质地中壤土,土壤 ph 值范围5.22~8.03,有机质范围5.27~124.86g/kg。全镇种植结构为玉米面积4.4万亩,大豆面积7.9万亩,烤烟面积1.6万亩,南瓜面积1.6万亩,向日葵面积1.0万亩,食用菌2.5亿袋。工业产值占总产值20%左右,农业产值占总产值60%左右,其中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95%,2011~201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381元、24005元、28806元。  相似文献   

19.
<正>1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东海县牛山镇属县城镇,全镇17个村中有8个村在县驻地或紧靠县驻地。2006年末全镇农村人口4.97万人,耕地面积2380hm2,农民人均纯收入5565元。村级经济总收入125000万元,其中村组集体经济收入5000万元,占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116000万元,占93%;  相似文献   

20.
通过九年多的科技扶贫,俞旭平帮助枫树岭镇较快地发展了中药材产业,全镇中药材总收入从2003年的900多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629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3.3%,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8846元,其中中药材产业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是2358元。枫树岭镇成为全省闻名的"中药大镇"。在俞旭平的帮助下,枫树岭镇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药材销售总额从2003年的300多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326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