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对宜宾市富硒稻谷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核心区标准化富硒稻谷生产基地;提升优质富硒稻谷发展动力;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开展施用有机肥自然富硒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影响表现不一,增产-3.9%~7.6%;对水稻稻谷硒含量影响不一,除"禾立嘉"处理接近富硒稻谷标准外,其他有机肥处理全部达到富硒稻谷标准,但只有应用"顺宝"有机肥的稻谷籽粒硒含量高于常规施肥,施用有机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硒含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江汉平原地区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一种硒肥,采用本区域种植面积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不同的硒肥施用浓度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开展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破口期、灌浆期叶面喷施富硒专用肥3次,能显著提高稻谷中硒含量;两种施用浓度稻谷中硒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喷施浓度,不同品种之间稻谷中硒含量存在差异,且差异显著;喷施硒肥对水稻的株高和实粒数、产量均有提升,但差异不显著;喷施硒肥能够显著提升水稻生产效益。提升水稻硒含量效果最佳、效益最好的处理为在水稻孕穗期、破口期、灌浆期叶面喷施浓度为900 mL/hm~2富硒专用肥3次。  相似文献   

4.
发展富硒农业是广西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硒农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文章概述了现代农业和富硒农业的涵义,结合广西富硒农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阐述了广西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发展富硒农业的必然性,提出了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启动力;壮大开发力量,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推动力;抓好示范建设,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带动力;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竞争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加大科普宣传,提升富硒农业发展的影响力等加快富硒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自2013年以来推广水稻富硒生产技术,该技术表现出高产、高品质、增效益、抗性强等优势。稻米硒含量为0.18~45毫克/千克,品质达到富硒稻米要求。农民生产富硒稻谷每公顷可增收3000元左右。现将水稻富硒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生产富硒稻谷的水稻品种必须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上的优质稻,以中稻、晚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9,(2)
<正>2009年,李剑开始种植有机农产品。2010年,他成立了正龙种养专业合作社,与大公司合作,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回收"的模式发展富硒优质稻生产。目前,富硒水稻种植面积达1 029亩,年产富硒优质稻谷70万公斤,全部由桂玉香公司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回收。近年来,李剑还发展冬种大蒜,受到广州、佛山等地客商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宜宾市天然富硒资源,体现其价值优势,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着力打造富硒稻谷生产示范区。文章重点阐述富硒稻谷的关键生产技术,并对其种植效益展开分析,对加速富硒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和富硒米的产业化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富硒产业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强力产业支撑,分析了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即注重"三个突出",丰富富硒产业发展内涵;坚持"三个并重",培育富硒产业发展主体;强化"三个作用",创新富硒产业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打造以"中国硒谷"为抓手推进湖北省富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评价了喷施3种叶面肥对轻度重金属污染稻田中重金属积累和去向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肥、富硒肥、自配钛硒微肥处理比清水对照处理稻谷中铅含量分别降低10.49%、16.05%和27.78%,平均降低18.11%;稻谷中镉含量分别降低22.00%、34.00%和52.00%,平均降低37.00%;稻谷中汞含量分别降低38.20%、47.19%和51.69%,平均降低45.69%;稻谷中铬含量分别降低4.30%、20.92%和29.51%,平均降低18.24%。喷施腐植酸肥、富硒肥处理分别比清水对照处理稻谷中砷含量降低21.11%和12.22%;喷施3种叶面肥均能显降低稻谷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喷施腐植酸肥、富硒肥、自配钛硒微肥分别比喷清水对照增产稻谷33.4、43.2和49.8 kg/667m2,增幅分别为7.82%、10.11%和11.66%,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稻富硒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硒大米是一种多功能的“绿色”保健大米,长期食用,具有防治癌症、克山病、心血管疾病等功能。余杭区于2004年引进富硒增产剂,当年应用面积达到了66.7hm^2,余杭粮油加工有限公司以订单形式收购富硒稻谷,对富硒稻谷进行加工、生产,深受消费者好评,至2007年应用面积已扩大到333.3姘。为明确富硒增产剂使用的最佳时期,2007年开展了水稻富硒剂施用时间试验。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产品硒含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福建省连城县、寿宁县、三明市等区域成熟季农产品14类528个样本,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其总硒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稻谷、豆类、鲜肉和蛋类可以达到富硒食品的要求,肉类和禽蛋是居民补硒的首选。不同区域的稻谷硒含量有较显著差异,表明稻谷对硒的吸收、利用和土壤含硒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同一区域不同品种的稻谷间硒含量没有显著差别,表明稻谷品种对于其吸收利用土壤中硒的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高陕南农产品富硒品牌营销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党伟  余谦 《湖南农业科学》2009,(11):111-113,121
硒是人体生命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防癌等显著功效.如今,富硒农产品以其鲜明的形象和安全的品质成为新的消费潮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富硒资源也是安康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在分析安康农产品发展现状后,就如何发挥安康富硒资源优势,打造安康市农产品"富硒"品牌,借助"富硒"品牌提升安康市富硒农产品市场营销竞争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富硒功能农业是实现生态高值农业与"质量兴农"的战略突破口,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西拥有中国目前最大面积连片富硒土壤和一大批天然富硒农产品,发展原生态富硒功能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广西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取得了一些成果,富硒农产品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工作起步较晚,富硒产业开发尚处于起步发动阶段,发展存在着标准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较短、科技支撑薄弱等问题。广西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应立足广西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延长产业链,补齐创新链,构建服务链,积累数据链和提升价值链。  相似文献   

14.
<正>物以"硒"为贵,人以"硒"为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一些富硒农产品如富硒米、富硒甘薯、富硒水果、富硒茶等备受青睐。富硒栽培在改变农产品营养结构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传统的种植业带来了"硒旺之路"。本期《专题策划》带你认识发展中的富硒  相似文献   

15.
在了解和把握安康富硒品牌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安康市富硒食品品牌建设进行了调研与思考,并探索富硒品牌发展思路。当前,安康的富硒产品品牌数量增多、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当地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然而,安康富硒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硒资源地理分布不均、生产环节遭遇瓶颈、富硒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体系不完善、缺乏高知名度品牌的问题。因此,安康富硒品牌建设需要通过科技手段突破生产瓶颈,提升产品附加值;建设安康市富硒产品行业协会,完善产业体系;提升文化内涵,挖掘品牌深度,打造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硒肥种类繁多、肥效不一现象及其使用安全性,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生物统计的方法,在宁夏引黄灌区开展了不同叶面硒肥对水稻各组织器官硒含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叶面硒肥较清水对照在水稻上富硒效果好,且富硒效果植株籽粒,参照国家和宁夏稻谷富硒标准,喷施螯合硒叶面肥的水稻籽粒硒含量安全性较高;清水对照的水稻籽粒就能达到富硒。因此,提倡自然富硒,在外源补硒中建议叶面喷施螯合硒叶面肥。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富硒稻米生产中科学施硒,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基施硒肥、叶面喷施硒肥2种方式,研究不同施硒方式对稻米产量、不同加工程度稻米中硒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硒肥及喷施硒肥均对稻米产量无明显影响;基施不同浓度硒肥不能显著提高稻米中硒含量;喷施螯合硒叶面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稻谷、糙米和精米中硒含量,且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对稻米硒的累积效果依次是孕穗期+灌浆期灌浆期孕穗期;稻谷出糙率约81%,稻谷中硒富集量比例依次是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组基施硒肥组对照组,精米中硒富集量比例与稻壳相反。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20):77-78
富硒大米是通过在种植稻米不同生长阶段补硒,从而生长出富含硒的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居民青睐。康熙宝富硒水溶有机肥在辽粳337种植中的肥效试验,康熙宝富硒水溶有机肥料对稻谷和稻米中硒含量增加效果显著,同时对水稻增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并在抗水稻病害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康市是中国优质天然富硒区域,安康富硒茶是安康市五大特色产业之一。介绍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概况,指出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审视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发展。通过调研安康市16个茶产业主导村,提出了富硒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壮大安康市富硒茶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农民受益原则,进一步发挥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扶贫作用;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茶产业与旅游、电商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申请使用"安康富硒茶"区域品牌,重视创建企业品牌;强化政策支撑,从资金、人才、用地、金融等方面服务安康市富硒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青海省在5年的发展中,富硒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加快推进"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蔬菜加工"三位一体的富硒果蔬产业发展模式。在沙沟回族乡大寨子村建设冬暖式温室墙体50栋,新庄村流转土地60公顷;富硒黑蒜加工基地、富硒马铃薯薯条和青稞饼加工车间建设完工。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310公顷,实施畜牧业项目14项,富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累计完成总投资4.7亿元,为构建现代富硒产业体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