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玉米由于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的青睐.鲜食玉米的应用推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食源,也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效益.据调查,大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达58455元/hm2,净收入44796元/hm2,小棚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27900元/hm2,净收入23925元/hm2,露地栽培的鲜食玉米,产值17280元/hm2,净收入14715元/hm2.  相似文献   

2.
兰州市蚕豆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在兰州市的庄浪河川流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了蚕豆套种玉米的菜粮型套种模式,不但因地制宜地解决了当地人多地少、蔬菜连作与病虫害防治、轮作倒茬与产量效益三大矛盾,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生产效益,为同类地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该模式玉米产量9 900.45 kg/hm2,产值达15 871.5元/hm2;蚕豆产量14 709.0 kg/hm2以上,产值达16 180.5元/hm2。  相似文献   

3.
金昌市金川区春小麦复种娃娃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复种娃娃菜是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农民近年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全新高效种植模式,据调查,2013年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九个村种植小麦产值达到19245元/hm2,平均生产成本11055元元/hm2,平均纯收入8190元/hm2;娃娃菜平均产值54 000元/hm2,平均生产成本8 235元/hm2,纯收入45 765元/hm2,小麦复种娃娃菜栽培技术模式平均纯收入达到53 995元/hm2,据测算远远高于同年同区域玉米、食葵等作物的纯收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家川县地膜玉米应用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90年代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仅次于冬小麦,占到耕地面积的1/4。为使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农技人员通过多年地膜玉米与多种作物套种模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区域的套种栽培模式。在半山二阴区及高山区应用地膜玉米套种蚕豆栽培模式,是充分利用区域性气候特点及共生期生长协调,获得玉米高产、蚕豆增收的特色栽培模式。2006年连五乡在海拔1 550~1 750m的半山二阴地区和1 750m以上的高山地区推广53.30hm2,玉米平均产量8 400kg/hm2,产值11 000元/hm2,蚕豆平均产量1 475kg/hm2,平均产值3 090元/hm2,合计产值14 090元/hm2,比对照增值3 000元/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利用钢架大棚进行蔬菜春提早、夏遮阳和秋延后种植,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钢架大棚400 hm2。为了提高钢架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于2009年在梁家墩镇示范大白菜—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模式,大白菜产量达84 375 kg/hm2,产值112 500元/hm2;番茄产量112 500 kg/hm2,产值116 250元/hm2。扣除成本18 750元/hm2,纯收入达210 000元/hm2。  相似文献   

6.
1经济效益分析 大棚春番茄~中稻~冬莱栽培,一般单产番茄60000kg/hm2,产值75000多元/hm2,中稻7500kg/hm2,产值11250元/hm2.冬菜11250~22500kg/hm2,产值15000余元/hm2.该模式年总产值至少101250元/hm2.其中,纯收入在75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主的梅屿大棚番茄基地是浙江省颇具规模的番茄基地,常年种植大棚番茄面积600hm^2。一直以来,以种植一季番茄为主,由于连年种植同一作物,因此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农业生产效益不甚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应用水稻一大棚番茄水旱轮作、粮经结合的种植模式(以下简称水稻一番茄栽培模式),并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据2004年调查:每667m^2产番茄5869kg、产值10564元、纯收入达7037元,纯收入是常规种植(品种为合作903)的2.38倍,还增收粮食613kg,实现粮经双丰收。  相似文献   

8.
低洼水稻田种养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螃蟹、油菜二茬三收 ,能产优质稻 7711.5kg/hm2 、特种水产品河蟹 75 0kg/hm2 、油菜籽 3 0 2 7.0kg/hm2 ;实现产值 5 2 2 5 1.0元 /hm2 ,纯收入 2 6 82 8.6元 /hm2 。达到保粮、稳油、兴特和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周年效益的影响,摸索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减少水稻季氮肥投入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光明米业有限公司崇明种植基地进行了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蚕豆)-水稻、休耕-水稻4种不同水旱轮作。结果表明,绿肥-水稻轮作下236.25 kg/hm~2施氮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9 923.22 kg/hm~2。从周年经济效益来看,油菜-绿肥轮作方式下262.5 kg/hm~2施氮处理下周年经济效益最高,为15 496.89元/hm~2。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周年含量以绿肥-水稻升高最为明显,上升3.3 g/kg。  相似文献   

10.
西瓜—茭白—莲藕—水芹2年5熟栽培模式是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一体的水旱轮作循环模式,有效利用扬州高宝湖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促进设施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和蔬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2年合计产值705 000元/hm2,去除成本,年纯收入达240 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甘薯间作套种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和效益分析,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种植带宽、种植时间、施肥及田间管理;效益分析:分析了2B8型和1B8型的效益情况,2B8型玉米甘薯间作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11274.2元/hm2,产投比为8.60;1B8型玉米甘薯间作模式纯收入最高,为113401.4元/hm2,产投比为8.80。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高海拔地区粮菜间套轮作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白菜)—大蒜宽窄带间套轮作种植模式产值为79 335元/hm2,纯收入为47 460元/hm2,比对照净增纯收入44 895元/hm2,是对照的20倍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模式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567.35 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773.05元/hm2,纯收入23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沿江沙壤土地区大棚鲜食蚕豆—水稻生态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鲜食蚕豆—水稻生态高效种植模式中,大棚蚕豆采用单、双层棚膜覆盖栽培,并使用经过春化处理的芽苗移栽;水稻选择优质早熟水稻品种,采用塑盘湿润育秧,大田生长期利用大棚喷(滴)灌带进行湿润灌溉。一般亩产鲜蚕豆荚1 000 kg、优质稻谷300 kg,全年亩产值1.6万元左右。同时,通过蚕豆秸秆还田及设施内水旱轮作,提升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缓和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实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小麦、油菜和水稻三种主要的粮油作物施用赖氨酸液肥的结果表明,该肥料与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在小麦、油菜和水稻上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增幅分别为6.8%、2.3%、2.2%;根据投入产出比分析,在小麦、油菜和水稻上施用赖氨酸液肥纯收入分别增收765元/hm2、519元/hm2和426元/hm2,比对照分别增加纯收入33.1%、29.9%和9.5%,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宽膜玉米套种豆类(豌豆、蚕豆)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是我县农技中心近几年来探索创新的一种栽培模式,它具有节水、增产、高效和降低生产成本之效应.经试验示范,平均混合产量可达14 379 kg/hm2,其中玉米产量11 487 kg/hm2,豌豆产量2 892 kg/hm2,比窄膜玉米增产5 379 kg/hm2,增产率33.1%,纯收入比窄膜玉米增加2 151元/hm2,比全膜玉米增加1 431元/hm2.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7年示范结果证明,"辣椒+玉米-油菜"种植模式是鄂西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玉米产值576元/667 m~2,辣椒产量1 493 kg/667 m~2、产值2 664元/667 m~2,总产值3 240元/667 m~2,农民纯收入2 410元/667 m~2。油菜秋季播种绿肥生物质产量1 269 kg/667 m~2。其关键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整地施肥、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油菜播种与翻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大棚内将草莓和茄子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避免大棚草莓(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使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同时利用种植水稻来消化土壤残留肥力。该模式产值为475 755元·hm-2,可获得经济效益324 930元·hm-2。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湘西州最近探索出马铃薯--中稻新型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利用耕地和温光等自然资源,又能通过水旱轮作,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矛盾,实现持续高产稳产.   据调查分析:示范区马铃薯667平方米(1亩)产值一般在850元以上(按0.4元/公斤价计算),中稻667平方米产值在630元左右(按54元/50公斤价计算),两季合计产值1480元,扣除成本295元(马铃薯162元、中稻133元),667平方米纯收入1185元.与冬闲-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产527公斤,增加纯收入735元;与油菜-中稻栽培模式相比,667平方米增加产值678元,增加纯收入615元.实践证明,马铃薯-中稻栽培模式是山区特别是中高海拔山区稻田实现两季667平方米产量过吨粮的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经济效益,于2016—2019年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总投入呈增加趋势,总体投入均表现为:水稻小米辣肉鸭鲜食玉米鱼;(2)总产出为水稻肉鸭鱼小米辣鲜食玉米,水稻、鲜食玉米、小米辣、肉鸭、鱼4年平均总产出分别为24853.3元/hm2、7176.3元/hm2、8111.5元/hm2、15120.0元/hm2、14589.4元/hm2;(3)2016—2019年总收益分别为36277.5元/hm2、48510元/hm2、57663.5元/hm2和60307.5元/hm2;4年平均净收益为鱼肉鸭水稻小米辣鲜食玉米,鱼、肉鸭、水稻、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净效益分别为12646.4元/hm2、12513.8元/hm2、9478.3元/hm2、4886.6元/hm2和4886.6元/hm2,占总净收益的比例分别为28.5%、28.3%、22.1%、10.8%和1%。综合来看,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鱼和肉鸭的投入低、产出高,效益较高;水稻虽然产出较高,但是投入较大,使得其净收益较低;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投入与产出均较低,但是可以作为该模式下提高收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