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棉花喜温,而绿豆(或豌豆)喜阴凉,二者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土壤养分资源、时间与空间等。棉花采用大、小行种植,地膜覆盖,大行间作绿豆(或豌豆)。早春棉株小,光照资源丰富,绿豆(或豌豆)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完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到7月上、中旬成熟收获。此时,棉花已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盛期,可集中肥水管理,确保棉花增产增收。整个生育期,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纯增收绿豆(或豌豆)50~6O公斤。棉豆间作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高粱喷施不同剂量矮壮素、乙烯利溶液进行田间试验,旨在探明矮壮素、乙烯利溶液对高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于拔节期喷施(2014 年7月5 日)。乙烯利、矮壮素各设6 个浓度梯度,乙烯利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00 倍、400 倍、800 倍、1000倍及清水对照;矮壮素稀释倍数分别为100 倍、250 倍、400 倍、550 倍、700 倍及清水对照。结果表明,2 种生长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而控制植株的伸长生长,乙烯利(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9.32%、34.58%、21.80%、21.8%、2.18%;乙烯利(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21.07%、22.16%、19.77%、18.63%、12.11%;矮壮素(抽穗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5.43%、13.18%、3.10%、3.88%、8.53%;矮壮素(成熟期)对高粱植株矮化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9.94%、29.19%、13.64%、18.01%、14.91%。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矮壮素对高粱籽粒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乙烯利以稀释200 倍喷改善高粱籽粒品质效果最为明显,矮壮素以稀释250 倍效果明显。喷施乙烯利的矮化效果较喷施矮壮素显著,但是在改善高粱光合指标、叶绿素含量、产量方面差别不大。在生产上,通过拔节期喷施乙烯利、矮壮素可有效控制高粱株高,实现增密增产。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收获能够提高大面积种植绿豆的工作效率,因此生产上亟需解决绿豆成熟期不一致且收获时叶片未完全脱落等问题.乙烯利能够促进农作物的成熟,增加产量,加速离层形成,导致器官脱落.本试验以白绿9号为试验材料,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收获前15 d、12 d、9 d和6d喷施清水(CK)和0.20%、0.35%、0.50%浓度的乙烯利,并测量产量及主要形状,以筛选出使绿豆脱叶效果最好且不影响产量的时期和浓度.两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收获前15 d增产效果好于其他时期,喷施0.20%乙烯利增产效果好于其他浓度;各处理的叶片数、叶绿素含量均比CK少,各处理株高与CK间差异不显著,收获前15 d喷施0.20%浓度的乙烯利对单株荚数影响最小.综合两年试验结果且考虑到经济成本,叶面喷施乙烯利的方法适用于促进绿豆落叶,最佳的喷施时期是收获前15 d,最佳的喷施浓度为0.20%.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苗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抑制辣椒苗徒长,但使用浓度差别较大。相比对照,矮壮素150 μL·kg-1处理效果最好,株高降低14.8%,壮苗指数提高32.9%;乙烯利600 μL·kg-1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降低19.2%,壮苗指数提高42.4%;烯效唑10 mg·kg-1处理下,辣椒幼苗株高降低28.6%,壮苗指数提高41.2%,同时辣椒叶片颜色和SPAD值均反映出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芝麻株高是制约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种植的重要因素。本项目组研究了不同芝麻品种在100 mg/L矮壮素处理后,对株高、株型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可显著降低各个品种的株高,平均降低7.88%;常规栽培品种皖芝2号和三系杂交品种皖芝11号矮壮素处理后,株型矮化紧凑,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增加,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28.83%和65.90%,显著高于对照处理。研究结果将为芝麻矮化调控适应机械化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栽培实践中,常需控制植株高度,以塑造理想的株型。如套种玉米的苗期和移栽玉米的育苗期要求控制徒长,培育矮化苗。在多风或肥水高、密度大的高产区,期望有株矮,穗低,高产不倒的株型。为探寻乙烯利对玉米矮化和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77—79年,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进行处理,主要结果如下:一、浸种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用0.1%、0.5%和1.0%的乙烯利将种子浸渍6—8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乙烯利、矮壮素、芸苔素内酯、胺鲜酯·乙烯利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抗倒伏性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玉米品种济单7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在玉米9叶期分别喷施乙烯利、矮壮素、芸苔素内酯、胺鲜酯·乙烯利、清水,其中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乙烯利、芸苔素内酯、胺鲜酯·乙烯利处理的株高相比清水对照显著降低;乙烯利处理的茎秆最粗,与其他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及清水对照差异显著;4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穗位高相比清水对照显著降低;4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均能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乙烯利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综合分析,乙烯利处理的玉米抗倒伏性较好,产量最高,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15.31%。  相似文献   

8.
以陕北野生山丹丹(Lilium pumilum)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矮壮素(CCC)、丁酰肼(B9)对出苗后的山丹丹茎、叶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矮壮素、丁酰肼喷施均可使山丹丹的株型矮化,提高其观赏价值;3种生长延缓剂中以烯效唑的效果最好,烯效唑、矮壮素、丁酰肼的最适处理浓度分别为20、800、2 500 mg/L;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山丹丹现蕾时间提前,而矮壮素、丁酰肼处理则会使山丹丹现蕾时间推迟;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3种生长延缓剂均可不同程度地缩短山丹丹的花期.  相似文献   

9.
以辽杂15号为参试品种,在13.5万株/hm2的密度下于高粱12片叶时分别喷施1 200倍液乙烯利、400倍液PBO、1 500倍液矮壮素、1 000倍液多效唑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于开花后测量株高和茎粗,秋季测产。结果表明,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株高和茎粗与喷施清水处理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喷施矮壮素和乙烯利处理的株高显著低于清水处理;喷施乙烯利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喷施清水处理;4种处理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40%乙烯利对夏玉米的化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夏玉米喷施40%乙烯利的化控效果,结果表明:以六叶期喷施40%乙烯利效果最佳,可降低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从而提高夏玉米的抗倒伏、倒折的能力,且可提高产量,其他时期喷施,玉米粒重降低产量下降,并随着叶龄的增加影响越大,并能造成夏玉米生育期延迟,成熟期推迟。  相似文献   

11.
喷施乙烯利对油菜角果催熟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枝多角多,成熟度不一致,采用机械收获对产量和含油量有一定影响,通过在油菜收获前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的试验,表明在80%油菜角果成熟时喷施1 000 mg·kg^-1乙烯利,或在70%油菜角果成熟时喷施500 mg·kg^-1乙烯利,都利于促进油菜成熟的一致性,从而适合机械化收获,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含油量。  相似文献   

12.
在棉花初花期和盛花期,用50%矮壮素水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能够使棉花株型紧凑,株高降低,果枝缩短,增加霜前花数量和霜前花产量并提高籽棉产量;对单株总铃数、铃重和衣分等影响不大;对棉花品质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棉花从开花到开始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花铃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间。花铃期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盛花期以生殖生长为主,营养生长逐渐减弱,有机养分的80-90%运输到蕾、花、铃等生殖器官,整个花铃期根系生长逐渐减弱,而吸收能力最为旺盛。花铃期棉株的长相要求是:株型紧凑,茎杆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喷施乙烯利对绿豆生长及收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豆适应性广 ,播期幅度大 ,生长期短 ,适宜于多熟制栽培 ,生产成本低 ,经济效益较高。但由于绿豆成熟期不一致 ,采收费工费时 ,收获太迟会影响下茬种植 ,限制了绿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关于利用乙烯利处理农作物促进早熟的研究报道很多 ,但一般只限于在蔬菜、棉花、水稻等农作物上 ,而关于乙烯利对绿豆的早熟作用研究较少。为研究在绿豆播种临界期 (即最迟播种能适时收获的绿豆播期 ,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一般为 7月 2 0日左右 )播种的绿豆在收获初期 (2 5 %左右荚变黄黑色 )、收获中期 (6 0 %左右荚变黄黑色 )、收获末期 (90 %左右荚变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在谷子生产上的抗倒丰产效应,本试验以华北夏谷主推品种济谷19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剂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螯合生长调节剂(康丰利,KFL)显著降低济谷19的株高和重心高度,降幅分别为7.76%和11.02%;株高降低主要是由缩短茎基部第二、三、四节间长度所致,降幅分别为50.67%、37.90%和21.28%。螯合剂提高茎粗和茎秆强度,幅度分别为10.76%和63.98%,两者的提高主要是由增加茎秆机械组织厚度和表皮维管束数量所致。施用螯合剂提高叶面积指数(LAI),其冠层的基部(0~50 cm)、中部(50~100 cm)和上部(100 cm)分别提高18.16%、22.97%、56.71%。螯合剂显著提高旗叶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荧光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与对照相比,施用螯合剂显著提高谷子产量,增幅为13.80%。综之,施用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能显著降低谷子株高,增加谷子茎粗和茎秆强度,改善叶片荧光性能,从而提高谷子产量。该研究可为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在谷子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烯效唑调节花生生长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奎  胥岚  刘震  孔繁华  张建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09-109,138
通过对比试验,明确15%多效唑WP、5%烯效唑WP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花生生长的异同点,确定最适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很好地控制花生营养生长,降低花生株高,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从控制营养生长的能力上看,15%多效唑WP强于5%烯效唑WP。从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方面看,两者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陇中半干旱区‘陇薯7号’种薯繁育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对株型调控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为建立‘陇薯7号’北繁南种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以‘陇薯7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及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成熟期以及块茎休眠期的影响.【结果】烯效唑和多效唑能够显著降低株高,减少分枝数,降低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能力;能够增加单株结薯数、降低平均单薯质量,显著提高产量,缩短生育期.烯效唑可缩短块茎休眠期,多效唑和矮壮素不同程度延长了块茎休眠期.在4.5~10.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粗减小,分枝数减少,叶面积指数下降;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数显著减少,平均单薯质量显著降低,群体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烯效唑、多效唑处理和增加种植密度均对不同质量块茎分布有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一致,<20 g和20~50 g块茎比率显著提高,>100 g块茎比率显著降低,50~100 g块茎比率变化不明显.【结论】陇中半干旱区繁育‘陇薯7号’脱毒一级种供南方冬作区冬播用种,种植密度以7.5万株/hm~2为宜,配合初花期叶面喷施100 mg/L (45 g/hm~2)烯效唑,可有效调控植株生长,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8.
40%乙烯利催熟香蕉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实成熟度为75%~85%的巴西香蕉为原料,采用不同稀释倍数的40%乙烯利溶液,一次性浸泡1min或喷雾,贮存于温度为20℃、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d.各处理浓度的乙烯利催熟效果无显著差异.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不宜过高,经过浓度为500-1000mg/L乙烯利催熟的香蕉,营养损失不大,成熟均匀而且色泽光亮,商品性好.因此乙烯利是一种优良的催熟剂.  相似文献   

19.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2)喷施矮壮素和打顶措施能增加藜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CK高18.2%和9.7%,缩节胺处理抑制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较CK处理降低12.1%。化控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矮壮素效果最佳;3)打顶能显著促进一级分枝数的增加,但侧枝折断率较高,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一级分枝数和侧枝折断率;喷施化控剂能促进植株茎秆增粗,且金得乐和缩节胺处理茎秆增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4)化控处理显著增加单株籽粒重和产量,以矮壮素处理下产量最高,较对照高114.7%;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打顶措施能显著提高藜麦千粒重。因此,喷施矮壮素能够显著控制株高,降低侧枝折断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可作为藜麦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和烯效唑调节花生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试验,明确15%多效唑WP、5%烯效唑WP两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调节花生生长的异同点,确定最适使用剂量。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很好地控制花生营养生长,降低花生株高,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田间适宜剂量范围内,15%多效唑WP控制营养生长的能力强于5%烯效唑WP,但两者提高花生饱果数、增加花生产量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