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湾晓霞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299-300
周口市果树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6万亩,占果树种植面积的37.5%,葡萄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人们对水果质量的要求,绿色防控技术也是亟待推广和使用的。本文作者从2015-2017年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今后葡萄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省将试点推广小麦、玉米、蔬菜、棉花病虫害专业化绿色防控技术。15万亩小麦示范基地和l0万亩玉米示范基地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90%以上,防控效果达到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即根据作物病虫害形成特点,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筛选使用环保型农药品种,把握安全间隔期,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施农业是铁岭县种植业重要产业支柱之一,据统计目前全县设施蔬菜面积约30多万亩,其中90%以上为多年栽培的老棚区,土传病害和地上病虫害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影响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2010年以来,铁岭县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连续实施,通过项目试验、示范和技术集成,形成了以棉隆消毒、噻唑膦混土为基本处理技术,集成生态、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技术为一体的较完备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基  相似文献   

4.
谢怀乾  赵影 《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25+127-125,127
小麦是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县于集乡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左右。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是制约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按照县植保站的安排,2012-2013年我乡开展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在八里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带动5000亩。通过建立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区,进一步集成优化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为今后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笔者针对绿色防控技术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蔬菜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科学用药关系着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日前,安徽省植保总站出台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方案,要求做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指导农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力争到2022年,蔬菜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生育期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平均下降2?3次,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江苏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总结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示范推广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项城市小麦种植面积100余万亩,小麦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为了提高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自2014-2016年进行了为期三年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今后的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东肇庆市高要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当地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重。2018~2019年,创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示范片,示范面积0.7832万亩,累计辐射带动推广应用面积11.46万亩。经推广,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融合模式的防治效果比农民自防提高6.71%~9.5%,比农民自防增产21.8 kg/亩,减少用药1次,节省用药成本约30元/亩,节约用工成本12.5元/亩,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以园艺作物为重点,兼顾粮食作物,通过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科学选购合理使用农药活动,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重点培训生产经营人员400人次,农民2000人次。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粮食、蔬菜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150个,面积达150万亩。发动农技人员挂钩粮食、蔬菜生产基地200个,重点指导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这就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根据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农业委员会推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具体分析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性与可操作性,对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门市是蔬菜生产大市,蔬菜病虫害防治仍然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蔬菜生产成本,同时影响生态和谐发展和损害人体健康。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应对蔬菜病虫害防控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增加种植户收入。本文介绍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对今后江门市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为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步伐,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衡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了2013~2015年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和推广的目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由目前的100万亩提高到150万亩以上:主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基地、蔬菜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优势农产品基地要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浅谈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连县2017年种植生产蔬菜2.79万t,为保障蔬菜安全生产推广应用安全有效的防控技术措施迫在眉睫。通过认真分析当前孟连县蔬菜病虫害发生及防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秉承"公共植保,绿色防控"理念,提出了推进孟连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对策及具体措施,以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孟连县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蔬菜种植方面,绿色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会采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生长催化剂,这些化学物品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土壤结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蔬菜的质量问题难以得到保障。因此,推广了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蔬菜病虫害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本文以病虫害发生特点为前提,提出相关措施,希望可以促进蔬菜生产与绿色防控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蔬菜绿色防控理念与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蔬菜病虫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是在绿色防控理念的指导下,建立无病虫育苗、产前消毒预防、产中科学防控和产后残体无害化处理为核心的全新技术体系。在全市27个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有效防控蔬菜病虫害。通过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服务平台",蔬菜生产进入"优质优价"的良性循环,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推广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出口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已在出口西兰花基地成功应用,是一项在蔬菜(西兰花)生产过程中值得推广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该文介绍了出口西兰花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7.
减量用药防治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潭市地处湖南省中东部,是双季水稻主产区,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居全省前列。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45万t以上,连续9年实现了粮食持续增产。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全市植保系统按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与相关企业合作,制订了湘潭市水稻病虫害减量喷施防控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近5.33万公顷。同时,兰州市蔬菜产品又远销到南方城市,创出兰州"高原夏菜"品牌。但是,由于连年种植,兰州市蔬菜病虫害发生亦呈加重趋势,对蔬菜生产安全造成了危害。为此,针对蔬菜生产条件与栽培特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十分必要。通过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兰州市农业结构调整,蔬菜产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近5.33万公顷。同时,兰州市蔬菜产品又远销到南方城市,创出兰州"高原夏菜"品牌。但是,由于连年种植,兰州市蔬菜病虫害发生亦呈加重趋势,对蔬菜生产安全造成了危害。为此,针对蔬菜生产条件与栽培特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十分必要。通过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解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及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设施蔬菜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