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晋麦86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麦86号适宜的播期为9月25—30日,适当的播量是基本苗375万根/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探明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选用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采用5个播期和3个播量的试验方法,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鲁东地区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的适宜播期为9月28日至10月4日,适宜播量为90万~270万/hm2。在适宜播期播量范围内,9月28日播种时应选小播量90万/hm2,10月4日播种时应选中播量180万/hm2或大播量270万/hm2,以大播量270万/hm2更能取得较好产量,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8日、90万/hm2。  相似文献   

3.
播期播量对菏麦18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菏麦18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探求该品种适宜的播期播量,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对产量的影响显著,在鲁西南地区,菏麦18的适宜播期为10月8~20日,10月8~14日播种时取得较高产量的播量为270万/hm2;10月14~20日播种时取得较高产量的播量为360万/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应当前气候变化,实现鲁西南地区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以该区小麦主栽品种泰农18(大穗型)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9月27日、10月3日、10月9日、10月15日、10月21日)和播量(基本苗数量120万株/hm~2、240万株/hm~2、360万株/hm~2)对该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明确该品种高产的适宜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产量随播期推迟、播量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单位面积穗数随播期推迟而减少,随播量增大而增多;穗粒数随播期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千粒重随播期推迟而增加,但二者均随播量增大而减少。鲁西南地区泰农18的适宜播期为10月9~15日、适宜基本苗数量为240万株/hm~2,其中,最佳播期与播量组合为10月9日播种、基本苗数量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以菏麦2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探求该品种适宜的播期播量,以期获得较高的产量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显著,在鲁西南地区,菏麦20的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但10月5~10日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225万~450万/hm2;10月15~20日或更晚播种时,播量为360万株/hm2时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小麦品种开麦20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在豫东地区设置裂区试验,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播期播量对开麦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麦20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适宜播期为10月10~15日;最佳播量为基本苗280万/hm~2,适宜播量为基本苗240万~320万/hm~2。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小麦播种的最佳播期与播量,开展了旱地小麦播期与播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处理(平均6 682.5 kg/hm~2),不同播期与播量组合产量最高的是播期10月5日、播量150 kg/hm~2处理(7 300.5 kg/hm~2),说明洛旱12最佳播期是10月5日、播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播期和播量对保麦10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不同。播种量对小麦群体具有一定调节作用,但播期对产量影响更大,生产中应适期播种。在北部冬麦区保麦10号适宜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10日;适宜播种量以亩基本苗20万~25万为宜,并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花培5号适宜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明小麦品种花培5号的最佳播期和适宜播量,进行了播期、播量复因子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以处理组合A2B3(10月15日播种,播量120 kg/hm2)产量最高,适宜播期为10月15-20日,适宜播量为97.5~12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晚播冬小麦播期与播量试验表明,塔城盆地晚播冬小麦,在9月25~10月5日播种,播种量为21~25kg/667m2,小麦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播量对小麦长航1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小麦品种长航1号在渭北南部旱肥地种植的最佳播期与播量,完善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2015—2016年在陕西省永寿县选用长航1号,研究不同播期、播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播量对长航1号产量及其结构有极显著影响,在相同播量下晚播会明显降低成穗数,播种过晚和播量过小或播种过早和播量过大均不利于产量提高。长航1号高产的适宜播期在9月21—26日,适宜播量为173.1~208.9kg/hm~2,目标产量达6 750~7 500kg/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冬小麦新冬4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冬4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共设置了5个播期水平和5个播量水平,25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排列,研究不同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新冬42号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却不推迟。同一播期下,播量对其生育期无影响。不同播期与播量对新冬42号小麦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抽穗期延后,但对成熟期影响较小,出苗期至拔节期间隔期随播期的推迟明显缩短,全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明显减小,倒伏情况随着播期的推迟、播量的减少而减轻。推迟播期降低了新冬42号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降低了株高和穗长;增加播量能提高产量、株高和结实小穗数,降低穗粒数、穗长和最多小穗数。新冬42号小麦在伊犁地区最适宜播期为9月27日至10月11日、最适宜播种量为450万~525万粒/hm~2,最大产量5 620 kg/hm~2,晚播应适当加大播种量,有助于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播期播量对阜阳地区烟农515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方法]在阜阳毛桥村和中北村开展烟农5158小麦品种6个播期(9月30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3个播量(180万、240万、300万苗/hm2)试验,调查株高、产量及其构成三要素。[结果]播期和播量对烟农5158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先升高后降低,10月1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10月5日播种的次之,10月15日后播种的产量显著降低;同一播期,产量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潮土产量高于砂姜黑土。同一播期,随着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同一播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单位面积穗数逐渐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逐渐增加;砂姜黑土与相应潮土间在产量三要素方面差异不明显。同一播期,播量越大,植株越高;同一播量,播期越早植株越高;砂姜黑土株高比相应潮土矮,播期越早株高差异越小。[结论]烟农5158在当地的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0日,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宜播量为240万苗/hm2,这可为烟农5158在当地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7,(4):567-571
为了研究在晋南地区旱作条件下晋麦91号最佳栽培模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不同播期和播量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晋麦91号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移,株高、单株分蘖有下降趋势,产量先增后减;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单株粒质量、单株分蘖明显下降。经方差分析可以得出,适期播种且用低播量可以达到晋麦91号的高产目标,即10月2日播种,播量为基本苗225万株/hm~2时,晋麦91号产量最高,为(6 334.22±298.42)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播期和播量对山西省晋中盆地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以晋太182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播期、播量)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播期和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二因素互作对产量、成穗数、穗粒数影响达到极显著,对千粒质量影响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和成穗数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增大趋势;随着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成穗数表现为增大趋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表现为降低趋势。适宜播期为9月24—29日,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最佳播期为9月24日,与其相应的最佳播量为375万粒/hm~2。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以播期定播量,通过协调产量三要素,形成较高的成穗数和适当的穗粒数及千粒质量,是晋中盆地冬小麦高产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114-1117
为了探索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晋太182为材料,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其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及其二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迟或播量的增大,产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适宜的播期为9月24—29日,且以9月24日为最佳播期,适宜播量为375万~450万粒/hm2;播期和播量的最佳组合为9月24日播种、375万粒/hm2播量,在9月19日至10月14日期间,播期比9月24日每提前或推后1 d,对应的播量减少或增加15万粒/hm2。  相似文献   

17.
晋麦99号是山西省审定的第1个全糯性冬小麦品种,其支链淀粉含量近100%,糯性优良,是改善面粉品质、研发新型食品的优质原粮。通过对影响该品种产量的各因素进行研究,初步形成晋麦99号品种生产技术要点: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化肥N 125~130 kg,P_2O_5 120~135 kg;适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5日;适宜播量为225 kg/hm~2;结合返青补灌300 t/hm~2水,这有利于植株发育,促进穗分化,形成较好的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给优质强筋小麦陕禾1028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数据支撑,探索了其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和播种量。采用裂区试验方法,在2019-2021年进行了2个年度的播期播量研究,分析在9月30日、10月7日、10月16日,10月24日4个播期,以及180万/hm2、240万/hm2、300万/hm2、360万/hm2 4个播量(基本苗)及其互作条件下对陕禾1028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陕禾1028适宜的播期为10月7~16日,适宜的播量为240万/hm2。最佳播期、播量为10月7日、240万/hm2。在此播期、播量下,产量潜力可以达到11 355.6 kg/hm2。陕禾1028的产量三要素中,千粒重和穗粒数年度间较稳定,成穗数随种植环境变化较大,适度提高成穗数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旨在探讨不同播期、播量条件对强筋小麦藁优2018的产量因素构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藁优2018小麦品种适应性强,在一定时期内,不同的播量内,都能达到较大的群体,获得较高的产量。最佳播期为10月6日,最佳播量为20万基本苗。结合本品种特性,本试验确定藁优2018小麦品种适宜播期在10月6~11日,适宜播量在20万~22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参照四水平五因素正交L16(45)设计。研究品种、播期与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对产量构成要素影响显著,播期、播量对小麦产量构成要素部分显著。品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素最大,其次为播期,播量影响最小。在笔者试验条件下,最好的小麦品种为金麦1号,适宜的播期为10月10~16日,适宜的播量为210万~270万株·hm-2,小麦产量获得最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