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在康乐县和临夏县对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12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康乐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4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44.36%;兰天26号、97-31-12折合产量分别为6 133.3、5 833.3 kg/hm~2,较对照品种C4分别增产38.35%、31.58%;临夏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95.00%;3-28、临农7230折合产量分别为5 733.3、5 6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C4增产72.00%、68.00%。在2个试点均表现好的冬小麦品种(系)有LD05-02-30、兰天26号、97-31-12、3-28、临农7230,这5个冬小麦品种(系)表现丰产,抗逆、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临夏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以兰天10号为对照,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参试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鉴6、灵台4号、鉴5、鉴14、鉴22、灵选5号、烟D_(27-13-5-3-6)等7个品种(系)折合产量为6 337.50~5 914.9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4.57%~16.26%,表现为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良好,可在灵台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域示范种植。烟D_(27-13-5-3-6)(暂定名灵麦1号)综合现状优良,被推荐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区冬小麦区试。  相似文献   

3.
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9个,以当地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马铃薯不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5-5-21、0730-156、陇薯7号、陇薯10号4个品种(系)产量高,商品性好,植株田间生长健壮,均比庄薯3号(CK)增产,折合产量分别为61 463.6 kg/hm~2、50 505.8 kg/hm~2、46 399.8 kg/hm~2、46 334.8 kg/hm~2,可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及相同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新品种静宁13号(原代号静2011-7)是以静宁10号为母本、V8448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及多代集团混合选择技术选育而成的。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中片旱地组冬小麦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4 426.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8.2%。其中2015—2016年度平均折合产量3 937.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5.3%;2016—2017年度平均折合产量4 91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11.0%。2017—2018年度参加甘肃省陇中片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4 34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中1号增产4.3%。该品种株高61~102 cm,穗长5.4~7.1 cm,结实小穗15~18个,穗粒数32.2粒,千粒重41.5~45.2 g,容重786 g/L。籽粒含粗蛋白127.0 g/kg、赖氨酸3.3 g/kg、湿面筋248.0 g/kg,总灰分(干基)14.0 g/kg,水分84.2 g/kg,沉淀值32 mL(14%水分基)。中感条锈病、白粉病,抗旱性2级,抗寒性2级,后期抗青干。适宜在甘肃平凉、定西及宁夏固原等地年降水量300~500mm、海拔2200 m以下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灵台县对11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运旱115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5 974.5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562.22 kg/hm~2,增产率10.39%,适合在灵台县推广种植。京冬17折合产量5 7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307.35 kg/hm~2,增产率5.68%,适合灵台县高肥力地块种植。百旱207、甘冬sp折合产量分别为5 472.26、5 457.2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分别增产1.11%、0.83%,适合灵台县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6.
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在民勤县的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勤县对引进的10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折合生物产量以大力士最高,为167 510.40 kg/hm~2;辽甜15-1次之,为166 206.45 kg/hm~2;牛魔王居第3位,为155 817.90 kg/hm~2;克沃5号居第4位,为153 633.45 kg/hm~2;猛犸1180居第5位,为130 978.80 kg/hm~2。5个品种(系)的生物平均折合产量均在120 000.00 kg/hm~2以上。其中大力士、牛魔王、猛犸综合性状突出,茎秆汁液糖锤度适中,无病虫害发生,可作为民勤县适栽品种推广。辽甜15-1和克沃5号平均折合生物产量、茎秆汁液糖锤度、籽粒平均折合产量均较高,但辽甜15-1蚜虫发生较重。克沃5号叶部病害中度发生,茎叶早衰程度重。这两个品种(系)应继续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糜子品种,开展了不同糜子品种全膜覆土穴播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14-278,为3 950.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636.36 kg/hm~2,增幅19.20%,居第1位;其次是固15-5和14-292,产量均为3 868.18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554.54 kg/hm~2,增幅16.74%,居第2位;再次是14-80,为3 654.55 kg/hm~2,较对照品种宁糜14号增产340.91 kg/hm~2,增幅10.29%。  相似文献   

8.
9个糜子新品种(系)在陇西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留膜免耕栽培条件下,在陇西县旱川地对引进的9个糜子新品种(系)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以N0807-3-1-3折合产量最高,为2 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7.9%;0915-1-1N次之,为2 1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76.2%;0515-2-2N、晋黍8号、N0807-1-2-2、9914-2-4-1折合产量分别为2 120、2 050、1 920、1 900、1 2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糜10号分别增产73.8%、68.0%、57.4%、55.7%。这上述6个糜子品种(系)与对照品种陇糜10号增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田间表现长势整齐,综合抗性较好,建议在陇西县及同类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沪油19'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沪油19'是通过品种(系)间复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8.87μmol/g,种子含油量49.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9.75 kg/hm~2,产油量1 273.12 kg/hm~2,较‘沪油15'增加14.7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020.85 kg/hm~2,产油量1 485.05 kg/hm~2,较‘沪油1 5'增加21.9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丰富广东省马铃薯品种类型。【方法】以费乌瑞它为对照种,对引进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在广州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较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幅度较大,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37 500.0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7.0%;其次是华薯1号,产量为35 912.7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1.2%;S14-1743居第3位,产量为34 722.2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6.8%;S14-1747居第4位,产量为33 333.3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1.7%。上述4个品种的田间病害发病率较低、生长势强、芽眼浅或中等、商品薯率高。【结论】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这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高产、抗病性好,建议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其地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对引进的8个糜子新品种(系)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320-1-1-1-1、9707-1-1两个品种(系)田间长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折合产量分别为5 530 kg/hm~2、5 500 kg/hm~2,较对照陇糜10号分别增产5.33%、4.76%。建议将这2个糜子新品种(系)继续试验种植,进一步确定其适应性、稳产性及综合抗性。  相似文献   

12.
对旱塬区冬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鉴110性状表现好,产量构成优,产量最高,为3 725.2 kg/hm~2,与其他冬小麦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较西峰27号(CK)增产1 303.4 kg/hm~2、增幅53.8%;其次是陇育5号较较西峰27号(CK)增产661.7 kg/hm~2、增幅27.3%,可在旱塬区推广种植陇鉴110,且搭配陇育5号、陇育8号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施氮处理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规律的影响,在新疆奇台县西地镇西地村试验基地进行肥力定位试验。以不施氮肥处理为对照(CK),共设置5个氮肥施用量梯度处理,分别为N0、N1、N2、N3、N4,研究冬小麦的产量及氮素利用规律。研究表明,施氮能够显著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处理N1、N2、N3、N4的产量分别比处理N0提高19.18%、36.90%、24.60%、16.27%;最大施氮量为277 kg/hm~2,最佳施氮量为253 kg/hm~2;最大施氮量冬小麦产量为7 594 kg/hm~2,最佳施氮量冬小麦产量为7 580 kg/hm~2。本研究可为新疆滴灌条件下冬小麦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旱地冬小麦新品种西平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西平1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乾县试验站联合选育而成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西农1043(Y8402-10/长武131)//Y93120(京农79-13/P60-412)。该品种在2011—2013年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934.1 kg/hm~2,比统一对照品种增产9.31%;在2013—2014年度陇东片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 233.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8%。该品种抗冻抗旱性好、抗病性强、抗倒性好,丰产稳产性好。  相似文献   

15.
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的品比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个杂交油葵品种(系)在环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ZH6331折合产量最高,为2 75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32.5%;其次是SB733,折合产量为2 6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9.0%;GK1108折合产量2 546.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2.4%,居第3位;XF6606折合产量2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葵杂2号增产20.2%,居第4位。4个杂交油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ZH6331、SB733建议在环县适宜区域推广种植,GK1108、XF6606可以在环县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9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在民勤县引种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民勤县对引进的9个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F363折合产量最高,为5 980.8 kg/hm~2,较对照品种HF601增产34.84%;其次是黎莱福1号,折合产量为5 713.95 kg/hm~2,较对照增产28.83%;SY6363、HS3636、金漠606分别较对照增产15.54%、12.28%、8.27%。这5个食用向日葵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试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青稞新品系在甘南州不同生态区域的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及综合农艺性状,从中筛选出适合甘南州种植的青稞新品系,进行了第十轮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卓尼试点的7个参试品种(系)中,034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为4 250.2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13.1%,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26.1%,居第一位;0217-2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102.9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9.4%,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21.8%,居第二位;0033-1折合产量为3 952.95 kg/hm~2,较对照康青3号(CK1)增产5.4%,较对照肚里黄(CK2)增产17.3%,居第三位。青稞新品系0349、0217-2、0033-1通过3年试验,在卓尼试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抗逆性强,可在卓尼县进行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新品种垦粘8号是以自选系垦糯1号为母本、自选系垦糯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 331.0kg·hm~(-2),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8.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 176.3kg·hm~(-2),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7.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作为鲜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的区试结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16年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省5个点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TX623A×89105-2选折合产量最高,为73 379.4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增产11.43%;B2A×F11次之,折合产量为72 786.0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增产10.55%;蒙农4号折合产最低,为58 609.0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减产10.98%。  相似文献   

20.
以云麦53为对照,对8家单位提供的10个冬小麦品种进行区域比较试验,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在保山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情况。结果表明:较对照增产的品种没有,但是较对照减产不显著的品种有2个,分别为滇麦5号、保小麦3号,产量分别是7 164.00 kg/hm~2、7 044.00 kg/hm~2,分别减产3.1%、4.8%;其余8个品种产量较对照减产极显著,减产幅度为8.2%~1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