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大理州高海拔粳稻高产攻关研究进展,经大理州农业局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验收,2013年攻关田亩产量922.37 kg,2014年攻关田亩产量939.58 kg。集成总结出高海拔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凤稻25、26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杂交育种方式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云南省1 9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介绍了品种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大理州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海拔粳稻选育方法,并提出了实现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大理州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出高海拔粳稻选育方法,并提出了实现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跨越式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云南高海拔粳稻区水稻生产主要障碍因素,介绍了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效,探讨了云南高海拔地区粳稻新品种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海拔粳稻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的稻区,又是大理州水稻主产区,大面积生产后继品种必须靠自育解决,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长期坚持开展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为促进高海拔粳稻生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文章介绍了凤稻29号选育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凤稻30号(凤11-55)系通过"凤稻17号/凤稻2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具有早熟、耐寒、较抗病、高产稳产、品质优等特点。2016-2017年在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进行百亩方高产攻关,2017年创造了百亩方761.38 kg/亩的云南高海拔(海拔2 200 m)粳稻高产纪录。本文作者介绍了百亩方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大理州高海拔地区水稻生产情况,提出"两头低温"、两季作物茬口矛盾突出、热量资源不足是该地中低产稻田形成的主要原因。选育早熟耐寒良种,推广水稻抗御低温冷害综合栽培技术,是破解该地中低产稻田技术难题最有效的途径,总结集成出大理州中低产稻田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
赵慧珠 《西南农业学报》2004,17(Z1):334-336
回顾了大理州农科所在高海拔粳稻耐寒、抗病、丰产、优质改良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总结了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方法,探讨了优质、高产与稳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大理州农科所在高海拔粳稻耐寒、抗病、丰产、优质改良方面取得的成绩 ,分析总结了高海拔地区粳稻新品种选育方法 ,探讨了高产与优质、高产与稳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云南省高海拔稻区水稻生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旨在为其他高海拔稻区引种示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高海拔粳稻地处低纬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特殊稻区,又是大理州水稻主产区,由于受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制约,无法直接引进外省和本省其他粳稻区育成的品种,大面积生产的后继品种必须靠自育解决。鉴于此,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长期坚持开展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为保障云南省口粮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整理总结了凤稻31号选育研究与示范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理州高原粳稻育种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成效、项目成果,为促进云南省高海拔粳稻生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讨论了今后育种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凤稻29号是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杂交方式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历经品比试验、省州区试产量居前列,较对照增产8.08%~50.93%,大面积种植产量9 375.0 kg/hm2左右,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原主栽种。2014年6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海拔1 950~2 250 m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凤稻30号高产栽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性天气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达到水稻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为促进鹤庆县水稻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品种来源及特性1.1品种来源凤稻30号系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通过凤稻17号/凤稻21号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2011年定名为凤11-55,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03号),属多穗型粳稻。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云南高海拔稻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大理州农科所"十一五"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成绩,并探讨了高海拔粳稻新品种选育技术。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对种植在海宁杨渡基地、松阳斋坛乡大路村和松阳四都乡庄河村3个不同地区的浙粳86、浙粳96、浙粳99和浙粳100共4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浙粳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表现更好, 因此, 浙江范围内北粳南移适宜在浙南高海拔地区种植;浙粳99在各试验点表现高产稳产, 浙粳96和浙粳100可在浙南高海拔地区作为优质稻米种植。  相似文献   

18.
凤稻30号(凤11-55)系通过凤稻17号/凤稻2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海拔粳稻新品种。多年试验结果产量603.5~876.29 kg/亩,较对照增产5.4%~32.31%,大面积种植产量650 kg/亩左右,2017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在云南省1 850~2 20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凤稻30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0个马铃薯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大理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新品种,从而提高大理州高海拔地区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云薯104、丽薯1104和凤薯3号产量高、品质好,可在大理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2019-2021首轮国家高海拔粳稻试验方案讨论会于3月5日在宜良县召开。这是我省粳稻首次报请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种业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助力下,2019-2021首轮国家高海拔粳稻试验方案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