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薛晓红 《福建农业》2013,(10):18-19
福安刺葡萄是由野生刺葡萄经人工栽培驯化而来,种植历史悠久,在长期栽培驯化和风土适应过程中产生的栽培种,具有含酸低、风味甜、香气浓、耐贮运、可观赏、抗病虫、长势健壮、耐粗放管理、耐高温高湿等特点,是无公害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福安刺葡萄的基本情况如品种特性、产值、产量等进行说明,重点阐述了福安刺葡萄高产栽培技术,为福安葡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分析福安市穆云乡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促进穆云乡刺葡萄产业深化发展对策,重点是全产业链开发,强调与乡村旅游的充分结合,将品牌开发作为深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福建福安刺葡萄的遗传背景,寻找刺葡萄与欧亚种葡萄之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对福安刺葡萄基因组的分析,共得到测序数据8.4Gb,鉴定出3 192 484处非冗余遗传差异。差异位点分布位置结果显示,30.34%的差异位于基因间区,3.67%的差异位于基因外显子区。通过对比葡萄参考基因组序列,共鉴定出刺葡萄基因组上存在1 863 237个同源SNP、1 244 590个异源SNP位点,表明本次测序所用的福安刺葡萄有可能是异源二倍体。  相似文献   

5.
以溪塔刺葡萄和5个野生葡萄为材料,利用ISSR-PCR标记技术,对6个葡萄品种进行了标记扩增。结果表明,溪塔刺葡萄与同是刺葡萄的金枝2号相似系数为0.69,差异较大,说明溪塔刺葡萄可能是福建福安特有的刺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对实践推广中建立示范栽培点过程中的示范点实施方案进行总结,提炼了精品巨峰葡萄栽培技术要点,引导果农提高葡萄精品意识,打造福安巨峰葡萄品牌,提高福安巨峰葡萄的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论述了福安刺葡萄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着重论述了刺葡萄的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为种植刺葡萄农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德化县的"刺葡萄",是经过人工培养出来的野生品种。目前,德化县汤头乡刺葡萄无公害种植基地已近1000亩。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直接带动当地种植户和辐射周边,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文对"刺明珠"刺葡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帮助人们加深对刺葡萄的了解,从而提高刺葡萄的的丰产丰收。1德化县"刺明珠"刺葡萄的特点刺葡萄,其叶子为紫铜色,枝叶较为密集,并且有很多的  相似文献   

9.
巨峰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录安 《农技服务》2014,(12):15-15
2014年福安巨峰葡萄栽培面积达4万多亩,其中80%~90%是巨峰,常年产量5万吨,人均鲜果近350公斤,为了提升巨峰葡萄的品质,对巨峰葡萄采用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景松 《农技服务》2016,(4):236+229
福安市处于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有"南国葡萄之乡"的称号。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福安农民推动当地葡萄产业并获得巨大进步。高温、多雨、湿度较高等的气候条件,对福安巨峰葡萄的生长产生影响,导致果农收入降低,要采取避雨设施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大棚葡萄栽培面积最大、规模上市期最早的产区,被誉为"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是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示范县之一。温岭的葡萄栽培建立了"采用早熟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应用环剥技术、结合控产栽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产品早熟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阿图什木纳格葡萄的质量与效应,增加果农经济收入,在阿图什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示范园进行了葡萄沟灌技  相似文献   

13.
设施葡萄栽培是提高葡萄产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施农业技术与葡萄栽培相结合,创造了适宜葡萄生长发育的优质条件,克服了地域和气候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我国葡萄设施栽培发展迅速,多种新的栽培方法和多样化的设施被广泛应用于葡萄的栽培中。然而,设施葡萄栽培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葡萄生长发育受限于设施内的环境因素、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成本较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加强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维护管理水平、加强葡萄产业协作等。同时,还需要注重葡萄品种的选择和品质的提高,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对福建省福安山区巨峰葡萄栽培地气候、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总结出适合福安山区巨峰葡萄优质栽培的管理技术:(1)多施有机肥,并针对不同生长期进行配方施肥;(2)套袋;(3)大棚防雨;(4)病虫鸟害防治;(5)采后树体管理。  相似文献   

15.
湖南山坡地刺葡萄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模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雨栽培技术在南方各省的鲜食葡萄种植中已经普及,但在山坡地刺葡萄种植中运用较少。对刺葡萄在避雨栽培模式与露天栽培模式下进行物候期的观测、果实品质分析、霜霉病病情发生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模式下刺葡萄的物候期整体延后,避雨栽培比露天栽培条件下果实完熟期延后了20 d,落叶期延后了33 d;避雨栽培模式下的刺葡萄较露天栽培的果实品质更优,其中果实增重11.4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39.74%,果皮变薄17.65%;避雨栽培的病情指数最低为0,低于露地栽培0.75,最高为27.57,低于露地栽培46.37。以上结果表明山坡地避雨栽培是非常好的刺葡萄栽培方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巨峰葡萄最早于1984年进入福安市,截至目前整个福安市的葡萄种植面积共计3333hm2,每年创造产值超过6亿元,2015年福安巨峰葡萄获得我国农业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福安市巨峰葡萄的整体提效益,必须要针对葡萄栽培的相关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合理的引进栽培和骨干技术,并且从建园定植、枝叶修剪、灌溉、施肥以及套袋、葡萄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后期的采收等相关方面展开详细的葡萄栽培技术管理,以求达到保证葡萄品质优良目的。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发展优势及前景,结合目前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建设领导小组、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葡萄区域化布局、生态旅游等4方面,探讨中方县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途径,不断推进中方县刺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兵团农垦科学院教授郭邵杰在第五师八十九团党委的邀请下,到该团葡萄园现场指导"厂"字型葡萄种植及推广。八十九团种植葡萄1.5万亩,是"北疆牌"葡萄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为促进该团葡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葡萄商品果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达到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的,八十九团党委经研究决定,在今年秋季对原葡萄园区进行"厂"字型栽培模式改造,并邀请兵团农垦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正葡萄灰霉病,又叫葡萄灰腐病,俗称"烂花穗",是葡萄生产中常发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露地栽培葡萄在高温多湿的环境易发生病虫危害,葡萄成熟期遇雨易裂果而腐烂,成熟期集中出现生产性过剩无法与市场紧密对接,设施葡萄产业在南方由此快速发展,栽培面积不断增加,大棚促成栽培和避雨栽培目前已是浙江省葡萄设施栽培的主要模式。但设施栽培是一个独特的栽培环境系统,由于通风受限,在南方春季易造成阴湿环境,为病害的发生流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闽引葡萄"桂葡1号"酿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酿造出南方优质葡萄酒,以福建福安地区引种的"桂葡1号"葡萄为原料酿制葡萄酒,通过研究"桂葡1号"葡萄的酿造特性,确定其在福安地区的适宜酿造采收期并分析"桂葡1号"葡萄酒的理化品质和主要营养特征.结果表明:在福安地区,8月10日"桂葡1号"葡萄果实的总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成熟系数M值达最大值20.4,8月15日糖度略有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