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丽蚜小蜂对寄主的偏好及其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防控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选择性试验,研究了丽蚜小蜂对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1~4龄若虫的寄生与取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在各龄期中,丽蚜小蜂均更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偏好取食烟粉虱,并且寄生2~3龄粉虱若虫数较多、取食4龄若虫数最多;丽蚜小蜂对2种粉虱若虫的总致死量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在规模化繁育丽蚜小蜂时,应选用温室白粉虱2~3龄若虫为寄主进行接种;应用丽蚜小蜂防控粉虱时,其对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防控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番茄上选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类害虫的效果,于2022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库庄村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对温室粉虱类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和控制作用,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具备防虫网(国标80目)的温室棚种植番茄,可以选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虱,为生产绿色有机番茄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疆温室白粉虱自然寄生蜂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疆各地设施农业生产发展迅猛.但是,温室虫害的危害逐渐呈加重趋势,特别是粉虱类害虫.对全疆主要农区温室进行了广泛调查,表明危害温室内蔬菜的粉虱类害虫为温室白粉虱和B型烟粉虱.除吐鲁番地区以外,新疆多数地区的温室粉虱以温室白粉虱为主.对采自新疆各地白粉虱寄生蜂标本进行的室内鉴定,结果显示温室白粉虱的寄生蜂均为温室粉虱恩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且在新疆东部、南部和北部的广大农区温室均有分布,其自然寄生率为12.76;~69.53;,田间初步试验表明,新疆本地蜂种对温室白粉虱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生物防治,在国内外已经被成功商品化。本研究从丽蚜小蜂的繁育技术、应用方面综述了丽蚜小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我国丽蚜小蜂的应用进行了问题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与丽蚜小蜂(E. formosa)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为寄主昆虫,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以10 : 0、8 : 2、5 : 5、2 : 8及0 : 10进行混合释放,每20 d抽样1次,调查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及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2种寄生蜂以不同比例混合释放60 d后,丽蚜小蜂在寄生蜂中的百分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同比例混合释放或单独释放,均能将粉虱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5 ES﹕5 EF混合释放后,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的百分率始终高于83%,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结论】在温室白粉虱作为重要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并不能竞争取代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没有干扰粉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温室白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害虫.浆角蚜小蜂是温室白粉虱的重要天敌,为了明确其对白粉虱的控制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证明浆角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具很好的防治效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一项有效的防虫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温室生产蔬菜、花卉,常发生温室白粉虱危害。由于长期用农药防治已形成抗药性,效果不理想。应用温室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来防治,效果极好。经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的黄瓜、蕃茄、花卉等作物,可终生不受危害。小蜂在温室内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7℃,相对湿度在30—80%的范围内对其成活率无影响,对光照要求不严。在大庆地区,在变温条件下,只要保持  相似文献   

8.
烟粉虱是设施蔬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因其发生特点,常规化学防治较困难,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还会造成"3R"问题。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不但对粉虱具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还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持续等优点。我们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包括丽蚜小蜂释放、悬挂黄板技术来进行设施蔬菜烟粉虱绿色防治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在衡水市饶阳县索庄棚室番茄上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白粉虱、烟粉虱)的同时,加放食蚜瘿蚊防治蚜虫(菜蚜、瓜蚜),并结合用欧洲雄蜂授粉开展技术示范。不仅有效控制了害虫,而且经济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丽蚜小蜂和球孢白僵菌在鲁中地区设施大棚中防治温室粉虱的效果,本研究进行了丽蚜小蜂和球孢白僵菌防治温室粉虱的试验。结果表明,丽蚜小蜂释放棚和球孢白僵菌喷施棚处理后50d的校正防效分别可达到98.14%和98.26%,证明释放丽蚜小蜂和喷施球孢白僵菌对温室粉虱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寄生蜂对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寄主的调控机制,重点描述了3种主要粉虱科寄主-蚜小蜂科寄生蜂系统:烟粉虱-丽蚜小蜂、温室粉虱-丽蚜小蜂和烟粉虱-蒙氏浆角蚜小蜂间复杂多样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控制技术对温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丽蚜小蜂应用技术中一些配套措施的作用,在越冬番茄温室内,进行了丽蚜小蜂及配套措施联合使用控制温室粉虱效果的试验。以传统农药防治为对照(CK),研究了3项措施联合使用技术(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装防虫网(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未清除底部老叶(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对温室粉虱成虫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联合使用的温室11月~翌年6月粉虱数量持续低于2头/株,未装防虫网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月下旬~6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90头/株增加至11.99头/株,未及时清除底部老叶的温室(释放丽蚜小蜂+温室安装防虫网)2月底~4月中旬粉虱数量从0.25头/株迅速增长至8.93头/株,农药防治的温室(CK)自3月以后粉虱数量持续在3~5头/株。3项措施联合使用对温室粉虱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和农药防治。释放丽蚜小蜂、安装防虫网和适时清除底部老叶3项措施联合控制技术,能够较好地防治越冬番茄温室粉虱,且控制效果可持续作物整个生长期。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在济南地区保护地丽蚜小蜂的应用方法及防治粉虱的效果,本研究在章丘市高官寨镇及济阳县崔寨镇的甜瓜、哈密瓜和番茄温室大棚内进行了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的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放蜂棚和化防棚因粉虱数量均较低而对其防效不进行研究,甜瓜、番茄放蜂棚较化防棚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6.05%和76.83%。说明,释放丽蚜小蜂对防治温室粉虱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棚甜瓜的种植过程中温室粉虱常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丽蚜小蜂是对温室粉虱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之一,为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对丽蚜小蜂释放量10 000、15 000、20 000头·667 m~(-2);3、4和5次放蜂频率进行两因素组合试验,计算寄生率、校正寄生率以及防治效果,筛选适宜的放蜂方案。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人工成本、防治成本、投入产出比和田间防效等相关因素,大棚甜瓜生产中释放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采用放蜂量15 000头·667 m~(-2),分4次释放,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山东省田间粉虱寄生蜂情况,于2012年对山东省6市9个地点作物上的粉虱寄生蜂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仅在青岛地区(Ch Y4)发现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被寄生蜂寄生的现象,通过分子鉴定该寄生蜂为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Gahan)。进一步研究证明本地区丽蚜小蜂可以寄生烟粉虱(寄生率约23.33%),丽蚜小蜂均被共生菌Wolbachia感染。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山东省粉虱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 ̄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赤峰市,随着保护地面积的增加,为白粉虱等蔬菜害虫提供了较好的越冬场所和寄主条件,发生逐年加重,成为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用化学农药难以防治;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是一种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分别释放150000头、225000头、300000头丽蚜小蜂,第三次放蜂后调查,对白粉虱成虫的防效分别为72.5%、84.2%、92.6%,寄生率分别为62.6%、75.0%、84.25%。  相似文献   

18.
丽蚜小蜂防治一品红白粉虱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虱是一品红生产中常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增加单位面积产值,进行释放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危害一品红试验,结果表明:每300 m2挂置1片黄色诱虫板检测白粉虱成虫数量,当检测诱虫板上粘附白粉虱成虫5头时,连续两次以150 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防治,能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与化学防治方法比能节约77.1%防治成本,而且防治方法简便、环保和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植物-温室白粉虱-丽蚜小蜂”三级营养结构中寄主植物如何影响丽蚜小蜂的寄生作用.[方法]分别在田间和人工气候箱内测定5种温室白粉虱主要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寄生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丽蚜小蜂寄生温室白粉虱的作用机理.[结果]在寄生蜂1∶10的放蜂量情况下,丽蚜小蜂在刀豆叶片上的寄生率最高,达85.7;.不同植物对丽蚜小蜂生殖和发育及个体大小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寄主植物叶片腺毛较少,叶面积较大,叶间距较小,更有利于丽蚜小蜂的寄生.  相似文献   

20.
丽蚜小蜂防治大棚西红柿白粉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霞  张民  李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40-141
温室中应用丽蚜小蜂生物防治白粉虱,不仅方便简便,易行,而且降低成本,减少蔬菜中农药残留,并且改善大棚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生物防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