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聚天冬氨酸(PASP)是天冬氨酸(ASP)的聚合物,分子量由一千至数十万,因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作用,在农业上应用广泛,但其应用效果与分子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分子量PASP的结构特性及其对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明确不同分子量PASP的应用特点与作用机制,为PASP在新型增效肥料研制和农业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济麦22)为供试作物,霍格兰营养液为基础培养液进行水培试验,将天冬氨酸(ASP)和低分子量(<1 kDa,PAL)、中分子量(3—5 kDa,PAM)、高分子量(>10 kDa,PAH)PASP分别设置10 mg·L-1、25 mg·L-1和50 mg·L-13个添加量加入培养液中,以仅用营养液为对照(CK),试验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4次。培养20 d后收获,测定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的干重与氮、磷、钾含量以及根系的形态、吸收面积和活力。【结果】(1)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结构不同,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聚天冬氨酸肽键含量逐渐增加,羧基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PAH肽键含量最高,PAM羧基含量最高。(2)应用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均可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PAM>PAH>PAL≈ASP;其中根系干重较CK增加11.90%—19.06%,PAM在10 mg·L-1、25 mg·L-1和50 mg·L-1添加量下,小麦总干重分别较CK显著增加9.13%、23.36%和20.54%。(3)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均可优化小麦根系形态,增加根系的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活力,以PAM效果最好。(4)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均促进了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以PAM效果最好,PAH次之;在50 mg·L-1添加量下,小麦对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最高,其中PAM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88%、25.97%、21.61%,PAH较CK分别显著增加16.28%、23.36%、18.16%。(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肽键、羧基含量与小麦干物质重、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以及根长和根系总吸收面积均极显著正相关;而小麦干物质重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与根系表面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PASP)均能促进小麦生长,优化根系形态,提高根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不同分子量PASP结构不同,随着分子量的增加,PASP肽键含量增加,羧基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肽键和羧基含量与小麦生长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中分子量PASP(3—5 kDa)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的促进作用最好,高分子量PASP(>10 kDa)次之;在用量上,不同分子量PASP以高用量(50 mg·L-1)对小麦整株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促进效果最好,但以中等用量(25 mg·L-1)对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肥料增效剂聚天门冬氨酸对玉米生长的最适宜添加量.[方法]以玉米先科1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添加到液体肥料后对玉米生长、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液体肥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聚天门冬氨酸对玉米株高、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积累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结论]在液体肥料中添加1%的聚天门冬氨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了聚天冬氨酸增效复合肥和不同施用量普通复合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聚天冬氨酸增效复合肥和普通复合肥都能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聚天冬氨酸增效复合肥增产增效作用更加明显。提高普通复合肥用量虽使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所增加,但产投比与低施肥量持平,肥料利用效率甚至更低。适当降低施肥量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流失。聚天冬氨酸增效复合肥具有投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在小麦生产上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干旱胁迫是制约药用植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关键限制因子之一,而环境友好型高分子聚合物聚天冬氨酸在农业上作为肥料增效剂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聚天冬氨酸对药用植物阶段性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为聚天冬氨酸在中药材规模化人工种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M.)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模拟盆栽试验,以60%最大田间持水量(WHC)为对照(60%WHC,CK),研究聚天冬氨酸对不同干旱程度(轻度干旱:45%WHC,L和重度干旱:30%WHC,H)条件下蒲公英生长、干物质积累、生理特征以及活性功效成分浓度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均显著抑制蒲公英的生长,降低其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而聚天冬氨酸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生长抑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聚天冬氨酸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叶片光合色素浓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特别是叶绿素a在轻度干旱处理显著增加13.99%,进而增加蒲公英地上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浓度。聚天冬氨酸还显著提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蒲公英地上部P元素17.10%~20.04%,K元素23.76%~32.65%。...  相似文献   

5.
研究升温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品种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农田土壤养分管理与作物施肥提供科学参考。在田间开放条件下模拟升温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设置对照(CT)、大气CO_2浓度升高(C+T)、升温(CT+)以及两者同时升高(C+T+)4个处理。每个处理种植扬麦16、苏麦188、鑫农518和镇麦9号4个品种。收获时测定小麦籽粒和秸秆中N、P、K、Ca和Mg的浓度,并计算各养分在籽粒和秸秆间的分配比例。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增加了N、K、Ca和Mg在小麦地上部分的总吸收量,其中N、K和Mg的总吸收量受到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小麦品种的共同影响,但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没有改变养分在小麦籽粒和秸秆间的分配。升温显著降低了各养分在地上部分的总吸收量,此外升温还提高了K、降低了Ca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升温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下,小麦养分吸收总量变化一方面与生物量有关,另一方面与各养分含量(浓度)相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和秸秆中P的含量,但是对籽粒N、Mg和秸秆N、P、K含量的影响都与品种有关。升温降低了小麦秸秆K和籽粒P、K、Ca、Mg的含量,其中只有P的吸收对升温的响应受品种的影响。升温和大气CO_2浓度升高改变了小麦养分吸收过程,而且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小麦养分吸收过程的改变与养分类型和作物品种密切相关。因此,未来气候变化下有必要根据小麦品种选择合理的培肥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盐(PASP)对稻田氮素流失及水稻养分利用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普通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和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锌盐为供试材料,在干旱棚条件下,通过水稻桶栽试验研究了PASP对水稻田面水氮浓度变化和水稻生长、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尿素对照处理相比,各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肥后第3 d和第5 d,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显著降低了16.8%~44.7%和20.4%~42.8%。聚天门冬氨酸/盐的施用有利于水稻生长及产量提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以及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均表现出增加趋势,其中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株高(12.0%)、有效穗数(13.8%)、秸秆产量(9.26%)及籽粒氮含量(8.32%),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8.4%,但差异不显著。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土壤氮含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NH4+-N含量显著增加,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受影响不大。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利用以及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改性聚天门冬氨酸/盐处理效果优于普通聚天门冬氨酸/盐,且改性聚天门冬氨酸钙盐处理最好。田间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武安泉  杨同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83-14084
[目的]研究硅在生理条件下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添加霍格雷氏培养液组为对照组,以分别添加由霍格雷氏所配制的硅处理液为试验组,使硅最终浓度为60、120、180 mg/L,在水培条件下研究硅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120-180 mg/L硅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生物量;浓度60-180 mg/L硅对小麦幼苗茎根比有降低作用;浓度60-180 mg/L硅可以降低小麦幼苗叶片组织叶绿素含量和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添加浓度60-180 mg/L硅能够提高小麦幼苗生物量和叶片组织可溶性糖含量,但显著地降低小麦叶片组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茎根比。[结论]试验条件下施加硅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诸城市1981~2008年间的5种不同土壤类型(粗骨土、棕壤土、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养分变化及与冬小麦产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自然气候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养分聚类明显。对小麦趋势产量与土壤养分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养分因子对趋势产量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土壤速效磷含量与趋势产量关系显著,其次为速效氮;速效磷与其它养分因子的互作影响是趋势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磷肥的施用以及磷肥与其它养分的配比管理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聚天冬氨酸和多肽肥料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天冬氨酸(PASP)是一种多肽,作为肥料增效剂添加到肥料中可制成多肽肥料。介绍了PASP提高肥料利用率、修复土壤污染和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的作用;简述了目前PASP使用技术及多肽肥料的生产和农业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聚天冬氨酸因含有肽键和羧基等活性基团的结构特点,具有极强的螫合、分散、吸附等作用,广泛应用于肥料增效、工业水处理、金属切削液、日用化学品等领域。聚天冬氨酸可作为肥料增效剂,制成聚天冬氨峻尿素、聚天冬氨酸复合肥及控释肥,能促进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同时与农药并崩可挝高药效。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效果显示.聚天冬氨酸作为植物营养吸收促进剂效果显著,适用于多种植物和土壤;与化肥配合使用可减少化肥流失,活化养分之元素,提高化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聚天冬氨酸锰(Ⅱ)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在模拟正常、干旱环境条件下,用一定浓度范围的聚天冬氨酸锰(Ⅱ)对小叶苦苣(lobular endive)进行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叶面喷施7d,采样测量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重复喷施及采样测量3个周期。结果表明:小叶苦苣发芽率与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无关;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条件下三种酶活性与未浸种、喷施聚天冬氨酸锰(Ⅱ)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试验条件下用最适浓度(27.0 mg/L)聚天冬氨酸锰(Ⅱ)浸种和叶面喷施能提高小叶苦苣抵抗干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苹果酸-天冬氨酸代谢在水稻镉吸收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根系添加和叶面喷施两种手段,在镉胁迫环境中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对水稻各器官镉分布特征以及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1.5 mmol·L-1的苹果酸能显著抑制镉在水稻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积累,与不添加苹果酸处理相比,根系和地上部细胞液组分中的镉含量分别下降23.8%~39.6%和29.5%~39.7%。同时,水稻根系及地上部谷胱甘肽、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植物螯合肽(PC2、PC3和PC4)的含量显著下降。水稻开花期叶面喷施5.0 mmol·L-1的苹果酸3次后,灌浆期间发育籽粒中苹果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分别提高63.0%~96.8%和14.6%~22.6%,营养器官和稻米中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镉从茎基部向顶部营养器官以及稻米转运的效率大幅度下降,致使稻米镉含量下降37.5%~55.4%。研究表明,促进细胞内苹果酸向天冬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转化能...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不同肥料增效剂的增效作用,采用水培种植小麦的方式将肥料增效剂加入水培溶液中,试验共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又分为不同浓度进行相关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增效剂在小麦根系生长发育方面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添加肥料增效剂减小了小麦根长,氨基酸类肥料增效剂较其他肥料增效剂在小麦株高、鲜重和干物质量等农艺性状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促进效果。复聚肽类增效剂较空白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株高,增加了9.14%,复聚肽类增效剂、动物水解蛋白类增效剂和非蛋白氨基酸类增效剂处理较空白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鲜重和干物质量,小麦鲜重分别增加了15.30%、11.44%和9.96%,小麦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28.17%、15.49%、11.27%;在对不同氨基酸肥料增效剂的对比中发现,复聚肽类增效剂3 000倍浓度可作为肥料增效剂的最优推荐。  相似文献   

14.
以荞麦高温敏感品种川荞3号和抗逆品种川荞4号为材料,研究高温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对荞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能明显降低高温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及MDA含量,其中,荞麦敏感品种降低较多,适当浓度氨基酸对高温胁迫下荞麦敏感品种质膜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保护作用;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可显著提高荞麦叶片SOD及APX活性,其中,荞麦抗逆品种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叶片APX活性可恢复至对照水平;天冬氨酸处理效果好于谷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处理最适浓度为30μmol/L和20μmol/L。  相似文献   

15.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和筛选到1株γ-聚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γ-PGA)高产菌株C1.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Cl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水培试验表明:添加γ-PGA对全养分条件下玉米幼苗生物量增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显著提高了1/2和1/4养分条件下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γ-PGA在各种养分条件下都能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根系活力,但1/2和1/4养分条件下提高作用更显著.当γ-PCA浓度低于0.30 g·L-1时,生物量和SPAD值随γ-PGA浓度增加而增加;添加γ-PGA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始终高于对照且与γ-PGA添加量无关.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较低浓度的细菌源γ-PGA对低营养条件下玉米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对养分添加的初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寒草甸为对象,通过N、P、K及其不同养分组合的添加处理,研究养分添加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添加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中的优势种,除P、K单独添加外,其他养分及其组合添加使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显著减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变化不大;N、P及其不同养分组合添加极显著增加群落地上生物量;N、P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养分,人为输入土壤养分将在短期内影响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将不同浓度锌肥添加到液体肥料后对玉米生长以及玉米对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锌的液体肥料T1处理相比,施用添加2%~4%锌的液体肥料处理T2和T3的玉米茎粗分别增加了13.77%、11.93%,玉米的生物量分别比T1处理增加65.6%和78.4%。液体肥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对玉米茎粗、生物量以及氮、磷、钾、锌养分积累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玉米植株体内的锌含量,同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其中,在液体肥料中添加2%~4%的锌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郑麦094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2,4,6 g/L)海藻酸钠寡糖(AOS)灌根处理对小麦根际土壤特性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2 g/L AOS处理的根际脲酶、磷酸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68.1%、14.4%和16.9%;4 g/L和6 g/L处理的根际脲酶活性也显著增加。3个质量浓度AOS处理的小麦根际速效氮含量显著降低19.5%~27.5%,但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15.6%~40.9%,pH也显著提高。4 g/L和6 g/L AOS处理的小麦氮、磷、钾总累积量有不同程度增加。3个质量浓度AOS处理的小麦氮、磷利用效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3.5%~8.9%和6.8%~8.6%;2 g/L AOS处理的钾利用效率也显著提高3.2%。该结果说明AOS灌根处理可改善小麦根系微环境、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聚天冬氨酸对草莓生长期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用2种添加聚天冬氨酸的肥料,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结果]聚天冬氨酸液水溶肥溶液能够明显地提高草莓生长时期叶绿素含量,比空白组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2065%.[结论]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能增强光合作用,快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小麦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鹅血糖和血清总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日龄健康肉用雏鹅为材料,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设计,分6组分别饲喂玉米型、小麦型饲粮及添加不同浓度木聚糖酶的小麦饲粮,测定血液中血糖和血清总蛋白的含量。[结果]小麦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够提高肉鹅血糖和血清总蛋白水平,添加量为0.2%时效果最佳,高于玉米对照组水平;对血清蛋白浓度,0.2%添加组与小麦组和玉米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饲料中添加木聚糖可提高肉鹅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