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大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并对大蒜种质资源进行初步鉴定及综合评价,以期全面了解大蒜种质资源特性,对今后开展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株高、假茎直径、叶长、叶宽和单头鳞茎重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其变异系数,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84份大蒜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14.072%~67.993%,其中,假茎直径、叶长、叶片数和鳞茎盘厚的变异系数均大于4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不同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鳞茎高、鳞茎横茎、鳞茎盘直径、鳞芽背宽和鳞芽高是影响蒜头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蒜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包含在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6.226%,主要因子为鳞茎横径、株高、单头鳞茎重、鳞芽高、鳞茎高、鳞茎盘厚和叶片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20.00处可聚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Ⅳ和Ⅴ类群种质的综合表现较好,且大部分为贵州本地资源。通过计算184份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综合得分,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1份种质,其中有20份种质来自贵州。【结论】184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较大,其中贵州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表现优异,是筛选优良大蒜种质资源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蒜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供试材料为 88份采自全国 16个省、市、自治区的大蒜品种和品系 ,采用茎尖、花端组织培养、微型鳞茎诱导、包衣、酶联免疫吸附 (ELISA)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等技术和方法 ,研究了影响大蒜种质资源离体培养、长期保存的因素 ,试管苗和包衣微型鳞茎的保存技术及效果 ,保存材料的健康状况和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 ,大蒜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光照及温度均影响大蒜种质资源的离体培养和保存周期。明确了大蒜无病种质资源离体保存 1年以上的最佳条件 ,使大蒜品种离体培养试管苗保存期达 2 5个月 ,成活率为 10 0 % ,微型鳞茎保存周期 2 0个月 ,成活率 89.1% ,保存种质带毒率降为 0 .12 %~ 0 .2 0 % ,遗传性稳定。已离体保存了 88份大蒜无病毒种质资源 ,大蒜离体保存基因库正在建立中  相似文献   

3.
以62份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经数据一致性检验后剔除了11份无鳞茎数据的材料,对51份大蒜材料的13个农艺性状作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42%~52.39%,大蒜类型较丰富,亲缘关系较远,适合作为种质创新的亲本材料。相关性分析显示,13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彼此促进或抑制的内在关系,可作为大蒜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信息;主成分层次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7.5时可将51份大蒜分为4个类群,提取每个类群的典型特征和代表品种,得出类群Ⅰ有19份大蒜,类群Ⅱ有15份大蒜,均属低产类种质,其代表品种分别有S051、S026、S031、S041、S021和S036、S059、S022、S017、S038;类群Ⅲ有5份大蒜,属蒜苗生产类种质,典型品种有S035、S062、S039、S032、S045;类群Ⅳ有12份大蒜,属蒜头生产类种质,典型品种有S020、S025、S044、S004、S002。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利用233份大蒜的自然群体资料,主要使用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得到高质量的有效数据量为1 486.5896 Gb,平均每个样本6.3802 Gb,共获得高质量的SNPs位点2 036 116个,较均匀地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基于获得的SNP标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与系统进化树分析,PCA将大蒜群体划分为4大类,系统进化树将大蒜群体划分为8个亚群,将8个亚群用不同颜色在PCA图中呈现,两者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大蒜种质间亲缘关系主要受地理起源影响较大,另外也与各地大蒜种质资源交流频繁和气候环境等有一定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提供依据,为发掘优良种质、优良基因和大蒜性状分子改良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用RAPD技术鉴定大蒜种质遗传特性和蒜种纯度的研究结果。从 10 5个随机引物 (OperonNo 1~ 5 ,OPE1~ 2 0 ,OPF1~ 2 0 ,OPG1~ 2 0 ,OPH1~ 2 0 ,OPI1~ 2 0 )中筛选出 12个有鉴别作用的引物。用筛选出的引物与 80份来自澳大利亚、泰国和我国 17个省、市的大蒜种质进行RAPD测定。确立了大蒜PCR反应体系、条件和程序 ,制定了凝胶电泳操作规程。所得RAPD带谱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和特异性。大蒜种质的RAPD带谱差异与其农艺学性状差异吻合。根据RAPD带谱分析了大蒜种质的遗传特性和亲疏关系 ,研究区分了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大蒜种质 ,进行了蒜种纯度鉴定试验。试验证明 ,RAPD技术是鉴定大蒜种质遗传特性和蒜种纯度的有效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产量相关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难以采用常规方法创制新种质,新品种选育较为困难。因此,研究分析大蒜农艺性状的变异特征,探索决定大蒜产量形成的主要农艺性状,为合理评价与挖掘利用现有种质资源,以及优选大蒜高产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78份国内外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根据《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选取代表性植株,分别于大蒜抽薹期和鳞茎收获晾干后测试大蒜种质资源的16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大蒜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达11.1%-64.0%,其中以蒜薹相关性状变异系数较大,鳞茎重、鳞芽数次之,株形等相关性状较小。除鳞芽宽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鳞茎重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而除叶夹角及鳞芽数外,其他农艺性状与蒜薹重的简单相关系数亦达极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明确了影响大蒜鳞茎及蒜薹产量的主要性状包括株形因子、蒜薹因子和叶形鳞芽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鳞茎产量和蒜薹产量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回归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个模型均达极显著水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516和0.9449。通过通径分析,确定影响大蒜鳞茎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鳞茎横径(0.5353)、鳞芽长(0.1652)、鳞芽数(0.147)、假茎粗(0.1136)及叶片数(0.1036),而影响大蒜蒜薹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依次为蒜薹粗(0.8875)、株高(0.1585)和鳞芽数(-0.1382)。【结论】大蒜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大蒜农艺性状之间多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决定大蒜蒜薹和鳞茎产量形成的关键农艺性状显著不同,除蒜薹和鳞茎自身性状外,以较高株型大蒜的蒜薹产量较高,以较粗株型大蒜的鳞茎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成功进行了新的大蒜种质资源选育并连续5代.培育了4个优良的大蒜新品种,并正处在开发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蔬菜航天育种方面做出成绩,借助其他作物的航天育种经验。在全国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县的山东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学院、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专家合作,利用航天搭载技术,进行诱变选育大蒜新品种。从2006年开始。  相似文献   

8.
正新疆大蒜种质资源丰富、品质好,国际上被称为"高蒜氨酸大蒜"。但是,多年来,由于长期无性繁殖、无序引种、栽培技术参差不齐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新疆地产大蒜出现品种混杂、退化、品质下降、病害严重等诸多问题,优质种源濒临灭绝,保留本地优质高产的大蒜品种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2014年,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收集了新疆本地5个大蒜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吉木  相似文献   

9.
我国航天育种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成功进行了新的大蒜种质资源选育并连续5代,培育了4个优良的大蒜新品种,并正处在开发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在蔬菜航天育种方面做出成绩,借助其他作物的航天育种经验,在全国大蒜主产区的山东金乡县的山东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学院、国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的专家合作,利用航天搭载技术,进行诱变选育大蒜新品种。从2006年开始,在"实践8号"航天育种卫星上对金乡大蒜开始了航天搭载试验研究。供试材料是润丰种业利用金乡地方品种选育的大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几年在新疆北疆地区开展的大蒜种质资源引进、筛选与示范工作,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大蒜质量和产量,总结出适合北疆地区的大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从区域分布、品种与茬口、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与贮藏等方面做重点介绍,以期为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蒜为无性繁殖作物,其生物学特征在经历气候变迁、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发生了多方面变异,从而形成了众多地方品种。因此,研究大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蒜的科学分类及品种鉴定、保存、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采用SSR(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技术对55份大蒜种质的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扩增。用POPGENE version1.32软件计算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遗传相似系数(GS)、遗传距离(GD)、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等指标,并采用NTSYS pc 21-2软件进行种质间的UPGMA(非加权组平均法,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聚类分析和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组群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对引物共扩增出75条带,多态性条带为73条(多态性比率为97.33%),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出10.71个位点和10.43个多态性位点,说明SSR分子标记揭示的多态性强。55份大蒜种质的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0.1335和0.2278。大蒜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为一类的大蒜多来源于相同或相近区域。  相似文献   

12.
选用大蒜种质资源库中大蒜品种资源进行独头蒜品种与播期筛选。2016年筛选结果发现头蒜品种不适宜独头蒜生产,初步确定独头蒜生产最佳播期为3月2日左右;2017年进一步细化播期并筛选大蒜资源库中除头蒜品种以外的15份大蒜种质资源,说明薹瓣兼用型品种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用于独头蒜的生产,最适播期为3月2日;2018年验证了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于徐州地区独头蒜生产,通过加强肥水管理,2017年引进的苍山四六瓣产量最高,达252.77 kg/667m2。  相似文献   

13.
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富丽  王祝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79-5481
论述了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概况,介绍了我国主要的热带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鉴于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所处的阶段,提出了我国热带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数值分类学的原理,分别于大蒜生长期和收获后,对来源于我国各地的57份大蒜品种资源的15个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前4个主成分对总的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5.54%,其中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3.68%,主要生物学信息为蒜头产量构成因子。根据主成分分析,评选出性状优良品种资源9份,分别可作为蒜头和蒜薹品种改良的目标种质。欧式距离聚类图在D=26.00时把57个品种资源划分为4个类群加7个品种,揭示了不同地区品种资源的相对遗传距离和区域生态特点,根据不同类群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性状特点,结合主成分分析的因子特点,可为大蒜品种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蒜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大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进行耐盐性分析.在大蒜萌芽期用氯化钠(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处理7、14 d后的发芽率、芽长和根长,以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相对比值作为耐盐系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值法对大蒜萌发期耐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大蒜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材料间各指标具有一定差异.盐胁迫延长大蒜的发芽时间,盐浓度越高,种子萌发时间越久.综合来看,10个大蒜种质材料中,耐盐性强弱依次为金乡大蒜、邳州紫皮、邳州紫皮蒜、徐州白皮蒜、SDSH、川蒜、金乡紫皮、二水早、三月黄和苍山1.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了解中国大蒜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背景。【方法】利用AFLP、SSR和InDel这3种分子标记对国家无性繁殖蔬菜资源圃保存的212份大蒜资源进行检测,通过Mega软件进行最大相似性聚类分析,Structure 2.1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SSPS软件进行分子标记与大蒜辣素含量和21个数量性状进行一元线性模型检测,考察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3种分子标记在212份种质中扩增出50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492个。群体遗传结构与聚类分析均将所有资源划分为5个群体,划分的类别基本一致。然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划分的5个群体,群内遗传信息多样性指数较小。对212份种质的22个数量性状与分子标记的线型模型分析表明,包括大蒜辣素含量在内的多个数量性状受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较小。【结论】中国大蒜种质资源遗传背景丰富,群体遗传结构对数量性状的分布影响较小,适合进一步进行性状与分子标记之间关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腰果是我国的特色热带坚果树种,优异腰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新利用对于我国热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归纳了我国腰果种质资源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从腰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抗性、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主要的研究进展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腰果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库和主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的工作思路,对于完善我国腰果种质资源的品种分类和资源评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腰果是我国的特色热带坚果树种,优异腰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和创新利用对于我国热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归纳了我国腰果种质资源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从腰果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抗性、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主要的研究进展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腰果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库和主要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的工作思路,对于完善我国腰果种质资源的品种分类和资源评价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特点,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研究现状,以及目前我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引进国内大蒜种质资源21份,观察其在江苏泰州地区的种植表现,调查各生育期时间及不同生育期植株生长动态,分析不同资源的变异系数、农艺性状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蒜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要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较强,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蒜越冬前后植株各部分生长速率有一定差异。供试资源中,皖蒜、嘉祥、苍山红皮、苍山糙蒜可作为早熟、优质蒜品种在泰州地区推广种植;DY2综合表现较差,不适宜泰州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