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2.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山东种植面积较大玉米品种郑单958、登海605、浚单20、先玉335、登海618、先玉688、迪卡517为试材,对其灌浆速率、脱水速率、籽粒含水量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具有不同的灌浆特性,产量较高的迪卡517、登海618、先玉688具有较高的灌浆速率;各品种灌浆期脱水速率亦不同,迪卡517脱水速率较高,收获时含水量较低,登海605脱水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及机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和郑单958这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灌浆速率、脱水速率及机收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授粉后15 d籽粒灌浆速率逐渐加快,授粉35 d达最大值后缓慢下降,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单峰变化特性,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6.70、6.86、7.06 mg/(粒·d),均高于对照郑单958;灌浆后期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脱水速率均高于对照,华美1号脱水速率最快,有利于降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各玉米品种落穗率为2.46%~6.01%,机收产量损失率为0.93%~1.79%,落籽率为0.17%~0.27%,其中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籽粒破碎率较高,分别为6.17%和5.24%,华美1号最低,为4.19%,籽粒杂质率以华美1号最低,为1.21%。  相似文献   

4.
选用先玉696、京农科728、嫩单19、鹏玉1号、天利186、天利778共计6个玉米品种在黑龙江肇东开展种植试验,比较各参试品种的抗病性、灌浆速率、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产量、质量等。结果表明,嫩单19号产量与灌浆速率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质量高,与其他参试品种相比总体优势较明显,是适于当地种植且机收籽粒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为黑龙江省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选用晚熟品种(‘先玉335’和‘鑫鑫2号’)、中晚熟品种(‘绥玉23’和‘吉单27’)作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地区(第一积温带)展开试验,对其籽粒灌浆速率、含水量、脱水速率、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不同,中晚熟品种‘绥玉23’和‘吉单27’灌浆启动快、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早于晚熟品种‘先玉335’和‘鑫鑫2号’。各品种的脱水特征亦有不同,相比‘先玉335’‘鑫鑫2号’2个品种,‘绥玉23’‘吉单27’前期脱水速率更大,脱水快,收获时含水量更低。中晚熟品种与晚熟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质差异显著,中晚熟品种籽粒体积质量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晚熟品种,品质相对更好。为保证玉米正常成熟,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哈尔滨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夏玉米生产区域,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于2018年、2019年以郑单958、先玉335等8个杂交种为材料,调查不同类群改良杂交品种生理成熟(乳线消失)后脱水速度、籽粒含水量的变化.综合2年籽粒含水量5次测定结果,8个供试品种2年平均籽粒含水量从9月21日的30.0%降至10月3日的22.1%,日脱水量为0.48%~0.80%,平均日脱水量为0.70%.结果表明:(1)河南省夏玉米区早熟脱水快品种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15 d后籽粒含水量可降至25%以下,适宜机收.(2)收获时2年平均籽粒含水量在25%以下的品种有6个,籽粒含水量为17.9% ~22.3%.含水量<25%且较郑单958增产的品种有6个,增产率为1.98%~10.98%,较先玉335增产的品种有5个,增产率为2.81%~8.94%.(3)经遗传改良,可选育出既早熟脱水快又高产的适宜机收籽粒类型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选用6个玉米品种,以郑单958为对照,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结构方面综合评价这几个品种在鲁西南地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登海605产量最高,生育期较长,乳线下降慢,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属晚熟品种,可适当延迟收获时间或作为青贮玉米收获;先玉688产量居第二,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与对照差别不大,可采用摘穗剥皮方式进行收获;迪卡517和登海618籽粒产量和郑单958产量无显著差异,收获时乳线下降比例比对照大,籽粒含水量比对照低,可作为籽粒直收品种种植;浚单20和先玉335产量比对照低,倒伏率、倒折率和空秆率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8.
单粒播种玉米品种收获期和后期脱水速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研究了5个单粒播种夏玉米品种的收获期和后期籽粒脱水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当籽粒黑色层形成、果穗苞叶彻底松散时,可作为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的标准。5个品种的平均日增产量为98.58~244.49 kg/hm2。在参试的5个品种中,以先玉335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最低,为19.85%;以登海662的后期籽粒平均脱水速率最大,达0.738%/d。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成熟时含水量及产量的影响,建立高产、适宜机收、合理密植的种植模式,选用8个黄淮海地区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生理成熟时不同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量、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之间品种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量差异极显著,其中郑单958在2个密度下籽粒含水量均最高,豫单9953均最低。通过生育期调查结合生理成熟时的籽粒含水量,对8个玉米品种进行分类,得出早熟玉米品种包括豫单9953、创玉107、云台玉39、先玉335,中晚熟玉米品种包括北青340、金诚12、航星118、郑单958。早熟玉米品种在2个密度条件下产量均≥9 989.5 kg/hm~2,这4个玉米品种稳定性较好,可作为机收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在籽粒灌浆和籽粒脱水特性,以早熟品种(正德302)、中早熟品种(吉单27)、中熟品种(先玉335)和中晚熟品种(京科96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结果表明,在花后40 d时,籽粒重量表现为京科968>先玉335>吉单27>正德302,正德302在花后15 d时,出现高峰,吉单27在花后20 d左右时,出现高峰,先玉335和京科968在花后25 d时,出现高峰。籽粒脱水速率表现为京科968>吉单27>先玉335>正德302,各品种产量表现为京科968>先玉335>吉单27>正德302,品种间差异均显著,因此,产量和生育期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形成,以期为黄淮海夏玉米机械化收获籽粒和高产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桥玉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每公顷种植密度52 500株(D1)、67 500株(D2)和82 500株(D3) 3个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处理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的鲜重、体积和干重变化,并分析各阶段的灌浆速率和产量高低。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现"慢-快-慢"的增加趋势,随密度增加3个品种的百粒籽粒鲜重、体积和干重均呈下降趋势,3个品种比较以先玉335各密度下灌浆特性较优。灌浆1个月左右,郑单958和桥玉8号的灌浆速率较高,之后先玉335灌浆速率较高。3个品种最终产量以先玉335较高;不同密度比较,3个品种均为中低密度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鲁西地区适宜机收玉米品种特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当前鲁西地区广种玉米种登海605、伟科702、隆平206、农华101、聊玉23为试材,对其灌浆速率、脱水速率、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产量及适合机作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灌浆特性,产量较高的登海605、伟科702、聊玉23均具有较高的灌浆速率,但其变化趋势不同;各品种灌浆期脱水速率亦不同,农华101、聊玉23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较低;机收时,农华101虽耗时较少,但籽粒损失率较高,登海605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更好地选择光合性能好、物质生产能力强的玉米品种,对东北地区常见8个玉米品种的光合指标和产量进行研究,为生产中选择高光效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年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在拔节期和吐丝期测定吉单27、穗禾369、先玉335、迪卡516、利民33、农华101、郑单958、京科968玉米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在成熟期分析玉米品种的光合效率及产量变化。[结果]在8个品种中,除京科968、迪卡516、利民33的平均光合速率在8.04~14.87μmol/(m2·s)外,其他玉米品种的平均光合速率在16.96~23.53μmol/(m2·s);郑单958、利民33、迪卡516、先玉335的籽粒产量较高,大于8 372 kg/hm2,其余品种的产量在7 111~7 973 kg/hm2。[结论]郑单958、先玉335、利民33、迪卡516适宜在东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中晚熟区春玉米宜粒收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6年在山西忻州开展适宜粒收春玉米品种筛选试验,以先玉335为对照,对12个品种的抗倒性、灌浆、脱水特性及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产量、机收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旨在筛选出山西中晚熟区种植的适宜粒收的春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和育301、先玉1622的倒伏倒折率分别为2.4%,2.5%,灌浆速率均高于对照;生理成熟期(授粉后65d),和育301籽粒含水率为19.3%,先玉1622籽粒含水率(28.5%)高于对照,但其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高,在生理成熟后10 d籽粒含水率为24.48%,二者均达到适宜籽粒机收的水平;和育301、先玉1622的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1%,6.2%,且在大田机收条件下,其籽粒破碎率分别为4.3%,4.9%,籽粒含杂率分别为1.0%,0.6%,总损失率分别为2.2%,1.9%,符合《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 21961—2008)》中规定的要求。和育301、先玉1622这2个品种倒伏倒折率低、籽粒灌浆快、生理成熟后脱水快、破损率和杂质率低、产量高,为山西中晚熟玉米区适宜粒收的品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不同熟期的6个玉米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籽粒脱水速率、含水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6个玉米杂交种的籽粒脱水速率在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早熟品种的脱水速率快于中熟品种,中熟品种的脱水速率快于中晚熟品种;亲本之间的脱水速率也存在差异,与配成的杂交种脱水速率表现出相同趋势;杂交种生理成熟后的脱水速率与父本的相关性大于母本;杂交种收获时含水量高低与父本的相关性大于母本;迪卡517、华美1号是两个比较好的快速脱水杂交种,同时亲本DK516m、DK517f、华美1M、华美1F是脱水比较快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不同生物学性状对豫东地区夏玉米籽粒直接机收质量的影响,选择商丘地区8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机收试验,研究玉米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茎粗、产量构成因素对玉米籽粒直接机收形成的产量损失率、杂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和茎粗是显著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收的主要因素;在8个供试品种中桥玉8号的含水量、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均最低,推广面积最广的郑单958的含水量、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都处于中间水平。本试验可为选种适宜籽粒直接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玉米籽粒含水量相关因素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收获时的高产量和优良品质是玉米品种选育一直追求的目标。黑龙江省地处北方玉米区,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低等自然条件因素对籽粒的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含量高低形成了无形的制约。籽粒灌浆和脱水过程的快慢将决定其收获时籽粒的最终含水量及单产产量。籽粒灌浆和脱水与植株的田间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将其与遗传育种结合,对选育灌浆速率高、脱水速率快的玉米自交系及其衍生的玉米新品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方法]本文以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为材料,对其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随授粉后天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探讨了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对机械收获的影响。[结果]夏播时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夏播玉米获得高产的收获适期,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以上,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以上;达到生理成熟时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分别为33.74%、28.86%、32.05%和35.24%;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在生理成熟含水量时采用机械收获,其籽粒损失率符合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损失率0.84%≤2%),籽粒破碎率未达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破碎率10.12%1%),说明郑单958和蠡玉16品种在生理成熟时不适合使用全喂入式联合收获籽粒机进行收获。[结论]为了给improving the maize harvest index under delayed harvesting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征集选取30个玉米新品种,在河南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条件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倒、适宜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没有完全符合机收籽粒审定标准的品种。但在参试品种中,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在经济产量上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3.6﹪、0.9﹪;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分别为27.1﹪、28.7﹪,均低于对照郑单958含水量(31.7﹪);籽粒破损率低;生育期比对照郑单958早熟5天;茎秆坚韧,无倒伏倒折,耐密植。在综合考虑经济产量、农艺性状、适应机械直接收获籽粒要求的基础上得出,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表现出接近或基本适合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要求,建议在没有培育出完全适合机收籽粒的品种前,可以将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作为机收籽粒品种在一定范围内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机收质量、籽粒脱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长江中游两熟制玉米机械化收获配套种植模式及农艺措施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门市)选用3个当地的主栽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迪卡653(DK653)和豫单9953(YD9953)],设春播和夏播2个播种季,于生理成熟期(T1)、生理成熟后7 d(T2)及生理成熟后14 d(T3)分期进行籽粒机械收获,比较分析春播与夏播玉米的产量、籽粒脱水动态、机收质量及其对延迟收获的响应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机收籽粒破碎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籽粒脱水与吐丝后活动积温(GDD≥10℃)的关系。【结果】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春播玉米较夏播玉米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3个品种的春播产量显著高于夏播产量(P<0.05,下同),平均提高64.6%。春播与夏播玉米的机收含杂率均低于3.00%,但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偏高,是影响机收质量的主要原因。春播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15.7%~35.5%)高于夏播玉米(14.6%~21.5%),且均随收获期延迟而明显下降。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随籽粒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升高趋势(R2=0.543,P=0.024),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籽粒含水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R2=0.509,P=0.118)。春播玉米的籽粒体积(0.27~0.36 cm3/粒)明显大于夏播玉米(0.19~0.32 cm3/粒),玉米籽粒体积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的负二次曲线关系(R2=0.452,P=0.009)。春播与夏播玉米的籽粒含水量与GDD≥10℃呈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不同播种季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对GDD≥10℃的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籽粒水分下降至相同水平时,春播玉米所需的GDD≥10℃均高于夏播玉米。【结论】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及收获期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导致其机收产量、机收质量及籽粒脱水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生育期更长,生物产量较高,机收籽粒破碎率较低,但二者的机收损失率相当。在长江中游延迟收获对夏播玉米机收质量影响不明显,但延迟7 d收获可有效降低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机收损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