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规律 把握市场 积极发展乌盟的小杂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乌盟种植小杂粮的优势 1.1 自然气候优势 乌盟地处内蒙古中部,辖11旗(县、市),土地面积5.66万km2,其中耕地84.67万hm2,农业人口221.24万人。乌盟气候冷凉,年均气温0~7℃;无霜期短,历年在100~135d;降水少、且变率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00mm左右,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2.
<正>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为3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全旗共辖5镇、2苏木、1个乡,总人口2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属国家贫困旗县之一。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为34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无霜期112天,年平均气温3.8℃,≥10℃的有效积温1900~2100℃,年平均日照时数3082小时,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多呈沙性,土壤疏松,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该旗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40万亩左右,成为农牧民增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县8个乡镇,115个村,727村民小组,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常年播种面积3.4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万公顷左右,山滩旱地1.07万公顷,耕作区海拔在1550~2900米之间,无霜期110~155天,平均气温4.2~7.1℃,年日照3200小时,年均降雨量150毫米左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生产马  相似文献   

4.
提子系列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同地处山西最北部,黄土高原东北边缘,辖七县两区,总人口30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万人。全市国土总面积140.98万hm2,其中:耕地35.33万hm2,园地0.58万hm2,草地36.67万hm2,林地22.46万hm2。大同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群山环绕,交通便利,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大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7℃,日照时数2800h,无霜期125d左右,年降雨量360~450mm,雨量年际变化极大,干旱是本市气候主要特征。大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小气候多样化,具备提子系列高档葡萄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条件,是专家认定的葡萄最适生态区域之一。现将大同市提子系列高档…  相似文献   

5.
<正>察右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北部,全旗总土地面积为3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万亩。全旗共辖5镇、2苏木、1个乡,总人口2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5万人,属国家贫困旗县之一。气候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为34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无霜期112天,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6.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中西部,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2955~3255小时。年平均气温6.7℃,≥10℃有效积温2500~3200℃,无霜期130天左右。年降雨量300~350毫米左右,且雨量集中在7~8月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具有得天独厚的繁制种条件。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杂交玉米制种在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和土右旗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且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全县8个乡镇,115个村,727村民小组,总人口2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2万人,常年播种面积3.4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万hm2左右,山滩旱地1.07万hm2,耕作区海拔在1 550~2 900m之间,无霜期110~155天,平均气温4.2~7.10℃,年日照3 200小时,年均降雨量150mm左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生产马铃薯的理想产区。近年来随着山丹县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化。马  相似文献   

8.
1特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张家口市的特色小杂粮张家口市特色小杂粮品种主要有阳原、尉县的鹦哥绿豆、红小豆、黍子;蔚县的荞麦、贡米;崇礼、张北的小蚕豆;坝上四县的豌豆、莜麦等。这些产品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一些产品早已打入国际市场。这为张家口市小杂粮生产和加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张家口市地处北京西北,为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带,山峦、丘陵起伏,气候冷凉,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400~5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多为阵雨;阴天少,光照充足。生产的小杂粮营养丰富,外观漂亮、色泽鲜艳,千粒重高,商品性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军川农场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两江之间,年大于10度活动积温2478.7℃,无霜期平均135d,农作物生长期日照为1400h左右.年降水量504.4mm,降雨量多集中在6~8月,对玉米生长发育较为有利.玉米是军川农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07年玉米播种面积2.2万hm2左右,占全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8.6%左右.  相似文献   

10.
深松耕法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和实行科学种田的基础上出现的新生事物。 我省气候严寒,主要产粮区松嫩平原和合江平原的土壤大部分是黑土,一部分是白浆土、风砂土和盐碱土,年降雨量500—700毫米,其中60—70%集中在6、7、8三个月份,春季多旱,夏季多涝。冰冻期长达180—200天,无霜期只有100—140天。年平均气温为-2—3℃,活动积温1,900—2,700℃。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7月份温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1.概况商都县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资源丰富,热量不足,干燥少雨,风大风多等特点。全县平均气温3.1℃,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18.9℃。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351毫米。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马铃薯种植区无霜期110天左右。土壤属栗钙土类。水地占25.5万亩。从2007~2009年三年平均粮食播  相似文献   

12.
我省马铃薯85%左右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仅400毫米左右,而且多集中在7~8月份。每年春季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构成了十年九旱的生态环境条件,干旱缺水的不利因素,严重地阻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全县辖34个乡(镇),235个自然村,总人口33万人,常年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农业人口达30.9万人,是农业大县。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平均气温12.5℃,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降雨量800mm左右,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5%。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左旗(以下简称为阿左旗)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区,年≥10℃有效积温3392℃,无霜期140~150d,日照时间3300h,年降雨量80~220mm,年蒸发量3000mm左右.现有耕地2万hm2,大部分集中在八大农业灌区.这里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大,自然隔离条件好,是理想的种子繁制基地.  相似文献   

15.
邢孝礼 《现代农业》2014,(10):31-32
<正>凌源地区处于北纬40℃35′50″~41℃26′06″,年平均气温8.1℃,最冷月是一月,平均气温-10.78℃,极端最低气温是-31.1℃,平均降水量512.1毫米左右,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绝对无霜期130~140天。凌源地区冬春季晴天多、降雨少、空气干燥、温度低,极易造成果树冻害,严重影响果树产量。为此,特以桃、苹果、梨为例,结合凌源地区当地气候条件、管理  相似文献   

16.
赵越 《新农业》2013,(1):33-34
义县位于辽西,无霜期150天左右,4~9月份降雨量450毫米,蒸发量1375毫米左右,5~9月份日照时数1246.5小时,常年≥10℃活动积温3300℃左右,属于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旱作农业区。1.水资源短缺干旱近年来,大环境的沙漠化、季节性干旱是地区气候的特征之一,靠天吃饭仍是现实,成为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世界上65%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10个国家,而占世界人口40%  相似文献   

17.
闽侯县青口是福州郊县的乡镇,常年年平均气温19.9℃,年降雨量1400 mm,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4.59×105 J/cm2,无霜期320天左右,具有南亚热带部分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兵团第4师62团属于大陆性北温带气候,光照充足、夏季炎热、降水量少,全年无霜期120~140天,年日照时数2 700~2 900小时,10℃以上年有效积温3 500℃左右,良好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使之成为制种业重点发展的基地之一。近年,62团大力推广制种玉米缩行增株栽培技术,通过缩小玉米制种行距,即从以前平均行距0.6米缩小到0.5米,增加制种玉米  相似文献   

19.
商洛地区位于秦岭东段南麓,是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8℃~14℃,绝对最高气温4O.8℃,绝对最低气温零下21.6℃,无霜期173~225天,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地势走向为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从柞水牛背梁到商州牧户关,海拔高度为2000米左右,区内商南、山阳、镇安属凉亚热带气候,而东南部商南梳洗楼丹江河谷海  相似文献   

20.
枇杷是蔷薇科常绿果树,果实柔软多汁,甜酸适中,营养好,能止咳化痰、养肺。成熟早,正直水果淡季,倍受消费者喜爱。荣县位于四川南部,幅员面积1609km2,其中耕地面积6.33万hm2(国土二调面积)。气候温和,年均温17.8℃;降雨量1000mm左右;无霜期长达340d以上;最冷月是每年的1、2月,均温为6~7℃,低温极致为-3℃左右。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枇杷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