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者按: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有些农户以种植春玉米为主。春玉米在苗期生长速度相对比较快,因而其抗逆能力也相对比较弱,需要人为的经营和管理。本文笔者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主要从春玉米苗期的害虫防治、除草剂的安全使用、玉米苗颜色异常的分析和控制等方面来讨论春玉米苗期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大多以种植春玉米为主。春玉米在苗期生长速度相对比较快,因而其抗逆能力也相对比较弱,需要人为的经营和管理。本文笔者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主要从春玉米苗期的害虫防治、除草剂的安全使用、玉米苗颜色异常的分析和控制等方面来讨论春玉米苗期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是否获得丰收、产量是否有突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而除选用优良品种外,苗期管理对其生长至关重要,管理不当易产生大小苗、弱苗、病残苗等情况,从而影响产量。基于此,分析夏玉米苗期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对种植夏玉米的农户有所帮助。玉米苗期指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夏玉米苗期20~25 d,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夏天是玉米种植的高峰期,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形成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查苗、补苗。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办法。移栽时  相似文献   

7.
苗期是玉米根系迅速生长的时期,一些与生长相关的指标得到相应的提升,干物质的积累增加迅速,养分需求较为平稳。为促使幼苗根系生长健壮,为高产打下基础,需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本文从查苗补苗、间苗定苗、蹲苗、中耕除草、施肥、浇水排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玉米苗期管理技术,以期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武安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称为苗期,这个阶段玉米的根系生长迅速,而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由于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如果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因此,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  相似文献   

9.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都安县国家基准气候站提供的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等气象资料,及春玉米全生育期观测资料,分析了春玉米生长发育期播种期、苗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成熟期气象条件对春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春玉米全生育期内积温(≥0℃)为3617.0℃,接近常年;降雨量为1010.6毫米,接近常年;日照时数371.0h,比常年同期偏少140.2h。春玉米生长生育期内,大部时段光热适宜、墒情良好。幼苗期平均气温13.7℃对“蹲苗”有利,出苗至拔节期间降雨量偏多,土壤墒情较好,春玉米长势良好。拔节至抽雄期,降雨量明显偏少,对春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不利。成熟期降雨日数和雨量偏多,日照偏少,不利于春玉米成熟收获。总体来看,2019年都安瑶族自治县春玉米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利多于弊,气候年景为平年。  相似文献   

11.
夏天是玉米种植的高峰期,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形成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应采取以下5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北方地区玉米栽培播种时期可分为春玉米与夏玉米两种。春玉米一般是4-5月份播种,9月份收获,一年一熟栽培,或两年三熟栽培,夏玉米在麦收之后进行复种。为了确保增产增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播种之后,春玉米约10-18天出苗,夏玉米6-7天。从出苗到拔节期间称为苗期。苗期以营养生长为主,进行根、茎、叶的分化与生长,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状,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应做好  相似文献   

13.
田育丰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055-1057
以春玉米品种金穗2号为材料,研究限量灌溉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灌水量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苗期的叶面积和冠层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严重缺水会抑制其生长发育。灌水量适中(1012 m3/ha),春玉米苗期平均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氮水平达75 kg/ha可以满足春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而大量施氮会造成烧苗,说明高氮和充分供水不一定利于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春玉米,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需要根据其生长特征和发育规律来进行,像是定苗、除草、施肥、追肥、病虫害防治等等工作都是要以其生长特征和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来开展的。这是促进玉米生长,保证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苗期管理,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个时期主要是生长出根、茎、叶,相对于地下部分,地上的部分生长要缓慢一些,所以生长都是围绕根性的生长为主,在管理措施上也要针对根系的管理。让玉米苗生长的壮实、根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当前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低温年份加强春玉米田间管理是保证春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阐述春玉米穗期与花粒期的管理措施,分析玉米田施加氮肥对玉米籽粒成长的影响,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展开研究,从而确保春玉米种植可以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幼苗根系发育,提高氮素的吸收能力,从而提高氮素积累量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素范围内施氮量的增加玉米苗期生物重增加,而高量施氮(N180)导致根冠比下降;优化施氮(N150)处理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以及钾含量;由扫描图片可得不同施氮处理玉米根系形态差异不大,优化施氮处理具有很好的根系形态;减量施氮(N120)和优化施氮处理能够增加苗期玉米根系长度、体积、平均直径以及表面积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苗期春玉米植株氮素吸收效率呈下降趋势,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减量施氮处理玉米氮吸收效率较高,优化施氮处理具有较高的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主要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形成小苗、弱苗、病残苗。所以,玉米的苗期管理十分重要:一、查苗、补苗查田、补种、移栽在适宜条件下,通常播种后经15天左右即可出苗。正常幼苗的构造包括完整的初生根系、中胚轴、芽鞘、初生叶。今年春季黑龙江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导致  相似文献   

18.
玉米从苗期经过不断的成长最终得到玉米果实的过程是非常繁杂的,但是玉米茎、叶健康生长的前提就是在玉米苗期能够得到合理的栽培和管理。玉米种植员想要玉米得到好的生长,得到好的收成,就必须在玉米苗期的管理上面加强提升,通过田间管理将玉米苗期的生长过程顺应到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下,争取苗期之后玉米的生长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随着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对玉米苗期田间的管理措施也在不断地趋向于现代化,对于玉米苗期田间管理促使的研究也是现代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播种到拔节为苗期,玉米苗期是长根、增叶和茎节分化阶段,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是保证全苗做到苗齐,苗壮,适当控制地上部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系的健康发展,使植株长相达到根多,苗壮、茎扁,叶色由出苗后的浅绿色转为深绿,整株幼苗壮实。因此,从生长器官的属性来说,苗期是营养生长阶段;由器官建成的主次关系分析,这阶段是以根系生长为主。一、查苗补苗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  相似文献   

20.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d,春玉米为40-45d。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