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下经济模式及综合效益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前濮阳市林地面积已突破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随着林地郁闭度逐年增大,林业与农业争地、林下土地资源闲置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广大林农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城县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其中有近24万亩林地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针对这一现状,大城县提出了以发展林下经济为支撑点、促进林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林业建设内涵,为广大林农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发展林下经济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东省林业现状,对林下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前景进行了分析,意在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潜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最终使林下经济得到健康、稳步、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临沧市紧紧围绕建设"林业资源大市、林业产业强市、林业景观美市"的目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为重点的林下经济,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林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临沧97.5%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59.31%,林地资源丰富,且林下土地  相似文献   

5.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的最佳途径,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市林下种植、养殖和森林景脱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地处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相似文献   

6.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在当前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旗帜下,林下经济实现了两者有机结合和重要突破。文章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发展以生态和民生为主题的现代林业的深刻意义。结合安徽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就是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路径、经验和趋势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几组重要关系,就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建设,做大做强林下经济提出了战略性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省委书记张庆黎关于林下经济批示精神,近期,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王海洋赴邯郸、沧州、衡水等7市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全省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各类模式综合效益。他指出,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开展林、农、牧复合经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地资源向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综合利用转变,不仅大幅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还有效避免了林地种植“独木支撑”问题,让林农实现“不离乡、能就业,不砍树、能致富”,是“绿”“利”双赢的绿色发展模式。是切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8.
孟辉  陈丽 《中国林业》2014,(23):50-51
会泽山区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林下闲置的土地和空间的不断增大,资源浪费的现状日益突显。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的综合效益,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是林业产业中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利用林下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使林地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为明显.介绍了河津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模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视野下的林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种植与养殖,体现林业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逐渐成为支撑林区经济的重要产业.目前,对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该文针对目前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在深入解读林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论述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生态学理论.依据生态学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理论,指出林下经济的发展需因地制宜,选取科学合理的模式,保护地上原有动植物、地下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平衡,确保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发展种植养殖产业,为农牧民开辟增收渠道,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巴彦淖尔市退耕还林面积325.7万亩,工程涉及全市7个旗县(区)66189户,经过15年的建设,全市森林资源显著增长,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进入巩固成果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四川省安县立体林业发展现状,分析安县发展立体林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安县发展立体林业的对策和建议。(1)建议国家在政策、财政、信贷和税收优惠方面对林下种养应加大扶持力度;(2)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租赁;(3)建议政府加强对因缺技术的林农提供无偿培训,培育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4)建议林农业注重林下养殖、种植技术,保护植被和环境。  相似文献   

13.
闵曙东 《绿色科技》2014,(2):133-134
分析列举了金湖县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措施,指出其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实现空间循环再造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  相似文献   

14.
林地资源是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强化对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既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林业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笔者就江西省峡江县林地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5.
所谓林下经济,其含义是指合理的利用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来进行林下养殖种植、采集以及森林景观等形式经营活动。本文阐述了林下经济发概念及其特点,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并对现阶段我县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做好林下经济发展工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全国林业发展情况,以贵州省为例,运用综合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地资源利用和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的林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林地利用率还有待提高;主要林地管护主体——基层林业机构对林地管护的力度较弱;农民受教育水平、林地质量、森林经营规模、林业收入比重、有无适合造林的无林地和政府补贴对农户的营林意愿影响显著,尤其是林地质量对农户的经营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市县乡级政府对林业发展重视不够,多种林地的利用不尽合理。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发展以生态和民生为主题的现代林业的深刻意义,并结合安徽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证研究和分析,深刻阐述了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路径、经验和趋势的有机统一,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几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促进林业进人良性循环,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及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入实施,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林业转型发展、林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性产业。近年来作为农林产业结合发展的新模式,在促进和增加职工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培育保护林木资源、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合理、有序的开发和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下经济和林下资源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2010,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论发展林下经济(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业产业》2010,(12):14-14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就是发展林下经济。是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业。辽宁、四川、重庆的林下养鸡、鸭、鹅、蜜蜂、林蛙、羊,种植人参、中药材、香菇、木耳、榨菜等,这些都是绿色产品,深受欢迎,农民收入达到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只要把林地承包给农民,把发展资金提供给农民,农民就会在林地上写出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