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石崖茶种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崖茶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保护野生石崖茶资源,人们对石崖茶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总结出一套石崖茶种植管理技术,包括石崖茶园选择、种植、树型培育、施肥和主要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石崖茶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决石崖茶外形松散,香气欠愉悦的问题。【方法】将乌龙茶加工工艺引入石崖茶的加工制作中,对石崖茶鲜叶晒青、摇青、做青,并以传统的加工方法进行对照。【结果】得出的石崖茶产品外形紧结油润,香气愉悦持久,比现行的加工工艺得出的产品不论从外形还是内质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结论】以一芽二三叶石崖茶鲜叶为原料用乌龙茶工艺制石崖茶,其外形紧结、香气愉悦、滋味醇爽。研究得出的最佳的工艺参数是:下午16点以后晒青15-20min,以叶色失去光泽为宜;接着进行摇青,摇青强度为2-3q/min,摇青结束两小时杀青,后进行反复包揉成形,烘干。  相似文献   

3.
石崖茶又名亮叶杨桐,属茶科杨桐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叶片大而厚实、纤维粗,叶面呈灰绿或翠绿色。石崖茶主要分布在广西的大瑶山脉及其周边区域,在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海拔500~1000米的丹霞地貌、红色砂页岩地区亦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4.
亮叶杨桐(石崖茶)是一种天然野生珍贵名茶,近年来,对石崖茶的需求日趋增加,而野生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发展潜力大。从生物学特性、适生条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阐述了亮叶杨桐的研究概况,对亮叶杨桐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从事亮叶杨桐研究和生产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食品油茶的制作方法,研究了不同油茶茶叶原料配方对其品质的影响,得出易于普及推广的油茶配方为:绿豆40g、生花生20g、姜80g、蒜30g、香菜(茎+根)30g、葱(茎+根)30g、食盐40g、冰鲜乌龙茶40g+石崖茶7g/春绿茶20g+石崖茶7g。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广西石崖茶的分布情况、生物学特性、主要生化成分、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总结了其开发利用途径,以期为该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烟台市自2003年在茶树种植方面获得技术性突破实现南茶北引之后,茶树种植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当前烟台市茶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4万亩,茶树种植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随着烟台市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茶农对茶苗的需求量也不断上升,由于繁育技术尚不成熟,茶苗繁育常伴随根结线虫病发生,主要表现为茶根部长出肿瘤,根系畸变,茶苗死亡等。笔者经过多年茶园管理和茶苗繁育经验,总结出烟台地区茶苗根结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茶农茶园管理、茶苗繁育提出了合理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张家界是莓茶的发源地,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莓茶的收益高,每667平方米的收入为5000元以上。但是张家界莓茶种植规模不大,近年在"产业脱贫"的支持下,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当地种植依然以零散种植为主,尤其是莓茶的绿色生产方面,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达到规模的生产体系。因此,针对张家界莓茶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不足、推广度不够的现象,本文整理了有关莓茶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有机集成,供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茶园建设、茶苗种植、茶园管理三个方面出发,系统性总结了枞阳白茶种植中的茶园规划与开垦、茶苗选择与定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灾害防护等种植栽培与茶园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名茶与佛教     
古诗云 :“天下名山僧占多” ,“好茶出在名山中”。名茶与佛教因此相辅相成 ,声名与共。五代十国蜀人毛文锡的《茶谱》记及 :昔日有僧 ,久病不愈。一老翁告以蒙山顶上茶能祛宿疾 ,僧遂于山上筑室采茶。“获一两余 ,服未竟而疾瘥”。宋代陆容《赠天台山茶僧》诗云 :“江南风致说僧家 ,石山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晕满袈裟”。诗中勾划出泉淌石崖 ,茶隐竹影 ,名僧含笑点头 ,香烟茶香弥漫 ,恰是一幅极为生动逼真的山水画卷。天台山 ,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佛教中重要的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素称“佛天雨露 ,帝苑仙…  相似文献   

11.
以梧州六堡茶群体种为对象,筛选了有效积温、干燥度、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等气象数据,构建了六堡茶群体种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空间分析模型,绘制出六堡茶群体种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梧州市大部地区是六堡茶群体种种植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说明梧州市的气候非常适宜六堡茶群体种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梧州市茶产业的种植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22,(5):231-236
南京茶文化历史悠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风习在南京兴起,以茶代酒、以茶待客、以茶示俭、以茶示廉、以茶为祭、以茶为赐等礼仪不断出现,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渐趋重要。唐宋时期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繁荣时期,唐代中期,以栖霞山为中心,南京地区出现了早期的茶园、茶馆、山茶种植。明清时期,南京城市茶馆遍布大街小巷,茶叶种植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兴盛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坐落于新邵经济开发区,是一家以茶业科研、茶苗繁育、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主的民营茶叶企业,有清洁化茶叶加工厂、667公顷野生桂丁茶资源和133公顷桂丁茶种植基地。2018年,公司获得第三届"潇湘杯"湖南名优茶金奖;2019年,获得第十一届"茶祖神农杯"名优茶金奖。  相似文献   

14.
自然立地条件下云南省普洱茶种植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立地条件是影响普洱茶种植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普洱茶树为研究对象,考虑气象,地形等因子,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云南省普洱茶树的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普洱茶种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思茅(今普洱市)、西双版纳等地区。该研究可为保护普洱茶适宜的生境、人为科学地指导普洱茶种植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绿色野生甜茶、石崖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地处亚热带,是祖国最南的省份之一,素称"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省区.有名的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和大瑶山分布在区内,大山里的物种丰富,种类繁多,其中不少的植物品种随着人们的发现认识和科技的进步,有益的野生物种已被广泛开发利用,并且已经成为人们喜爱和青睐的无污染和有益健康的饮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些野生保健饮品俏销茶叶市场,丰富了饮品市场的内容,有的配以碎茶、中药,加工成保健袋泡茶,远销港澳和东南亚、日本等地区.一些茶叶市场均能看到包装精美的野生茶饮品销售,现将广西特有的并利用较广泛的甜茶、石崖茶等野生茶饮的调查情况作如下初步报告.以期在广阔的茶饮品市场上更好的开发利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茶最早叫荼、茗、葭萌等。位于淮河上游的信阳是茶的故乡,也是中国最北的产茶区。这里有着适合绿茶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自从2300年前开始种茶至今,信阳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在漫长的茶叶种植过程中,信阳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茶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柬埔寨茶胶省政府官员指出,日前,越南前江省火龙果种植商与柬埔寨茶胶省达成合作意向,将在柬埔寨投资建立新火龙果种植区。这位官员表示,目前柬埔寨与越南合作种植火龙果项目已确定选址在茶胶省。不过,他拒绝透露该项目的投资额、种植面积及其它更多的相关细节。他说,火龙果在柬埔寨深受民众青睐,目前火龙果的种植地主要集中于马德望省、磅湛省、  相似文献   

18.
介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与管理,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茶苗运输、茶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毕节市茶产业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针对毕节市高海拔山区茶叶种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毕节市高海拔山区茶叶快速成园涉及的种植品种选用、茶园土地开垦、茶苗定植、茶苗定型修剪、幼龄茶树施肥和除草、防冻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铁观音幼龄茶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铁观音成品茶在市场上俏销,价格上扬,发展铁观音密植速生茶园,见效快、效益高。南靖县各地纷纷掀起发展种植铁观音茶的热潮。根据我镇引进种植铁观音茶的实践,“铁观音茶好喝不好栽”,幼龄茶园的管理尤为重要。只有了解掌握铁观音的栽培特性,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措施,才能实现新植铁观音茶速生快长、高产优质,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