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现有的土地监管体系以及安徽省土地监管现状,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土地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针对土地监管面临的新需求,从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重点区域和项目督查、拓宽信息渠道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现有的土地监管体系以及安徽省土地监管现状,着重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土地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针对土地监管面临的新需求,从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重点区域和项目督查、拓宽信息渠道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土地违法利益相关者行为倾向和矛盾冲突进行解析,探讨土地管理者监管成本、收益、损失和土地使用者收益、损失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求得监管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并针对土地管理者的监管频率和监管范围进一步分析,从而建立土地违法调控机制,以达成土地管理部门的利益均衡目标.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先导区实际出发,在农转征和土地使用合同的基础上,开展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研究,明确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内容体系,确定先导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部门与职责,探索批后监管的方式与方法及奖罚措施,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先导区实际出发,在农转征和土地使用合同的基础上,开展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研究,明确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内容体系,确定先导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的部门与职责,探索批后监管的方式与方法及奖罚措施,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6.
王维华  王颖  宫文妮  陈巧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726-10728,10800
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是中国特色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和我国扩大进口战略的逐步实施,土地密集型和资源性农产品的进口量将大幅攀升.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工作必将在解决快速通关与有效把关方面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我国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检疫实践,分析了进境检疫后续监管方面的现状,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进境动植物检疫后续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提高非现场监管质量之我见●黄刚强黄明江非现场监管作为建立健全金融业务监控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综合性强、周期短、监管面宽、覆盖率高、简便易行之特点,选择并运用此种监管方式,有助于解决监管力量和工作量的矛盾。但现行的非现场监管工作,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是"农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抽检合格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依法监管格局基本形成,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监管体系建设任务艰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通过对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监管措施,旨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公众安全健康。  相似文献   

9.
欧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欧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从监管机构、管理体系、处理办法和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美国、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土地利用和土地监管现状着手,分析了安徽省土地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当前土地利用形势和土地监管面临的要求,提出了土地监管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中国构建征地移民监测体系的背景,结合世界银行已有经验和中国征地制度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中国征地移民监测体系的设想,分析了征地移民监测体系的运作模式、监测内容、监测指标、面临的困难等关键环节,从总体上描述了中国征地移民监测体系的框架。  相似文献   

12.
刘吼海  胡增强  周晋皓  陈飞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339-17340,17361
针对当前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不足的状况,结合广东耕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构建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库和监测数据分析模型库。利用技术优势,基于3S技术研发具有针对性的广东特色耕地质量变化监测系统,实现耕地数据的动态管理与更新,使监测流程化、规范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并借助于专家系统进行快速分析与智能决策,达到"定位、定量、快速"监测耕地质量等级、数量、结构和布局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结合我国既有耕地质量监测成果,同时借鉴国内外监测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耕地质量监测指标的选取、监测周期以及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我国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了体现耕地生产力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的自然因素指标,以及影响耕地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指标,能够全面体现耕地的综合质量,为全国范围内耕地质量监测及制定质量提升对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谢戈力  郑巧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60-19563
结合国内外有关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理论,设置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监测指标,研究了监测样点的选取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利用WebGIS技术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耕地质量监测系统对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定位监测。  相似文献   

15.
郭力娜  马仁会  崔长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45-19547,19576
[目的]构建农用地质量监测体系框架,为建立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资料收集和理论分析法。[结果]农用地质量监测体系至少应该包含4个层面:①农用地质量监测网络体系——确定监测范围与监测对象;②农用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确定监测内容与项目;③监测指标信息采集体系——确定监测方法和技术;④数据处理与监测评价体系——对监测结果做出判定。[结论]研究适用于已全面完成农用地分等工作的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农用地(等级)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6.
刘守洪  于德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533-9535
从分析现有地价监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基于SuperMapIS.NET进行地价动态监测系统及其WEB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的原则、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设计、数据组织结构设计,利用建立的地价监测系统对徐州市2011年第3季度的地价进行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通过林地落界建立全国森林监测图系统,为国家提供落实到山头地块森林资源数据,使森林资源管理由管理"数据"变成管理"林地",实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数据更新、查询浏览、成果产出快速便捷。  相似文献   

18.
左家任  杨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26-226,228
随着网络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海河河道无线监控网络设计方法,并就无线监控在河道管理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以为无线网络监控技术在河道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秀金  王小骊  叶雪珠  胡桂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77-10477,10480
从食品安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作用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食品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则和方法,从监管体系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农业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大棚管理工作量,针对传统有线大棚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存储的局限性、移动测量的不变性以及有线通信方式难以扩展、升级等缺点,设计出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棚农业监测系统方案。通过对传感器节点的相关性能的测试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可靠地对目标监测区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进行远程采集和传输,大大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