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套袋果从摘袋到采收是一段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管理上要做好以下两点。1)促进果实着色。果实着色的关键是光照,因此,这一时期的管理要从改善光照条件入手,做好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①摘叶。摘叶分3次进行:第1次结合摘外袋,摘除果梗周围直接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第2次摘除果实周围的叶片;第3次摘除果实附近及影响内膛果受光的外围叶片。第3次摘叶应在采前15d(天)进行,3次摘叶量约占全树叶片总量的30%左右。②转果。在摘叶的同时进行转果,使果实全面受光,防止出现“阴阳面”。③铺反光膜。采果前20d(天)左右即摘除内袋1周后,整平树盘,铺银色反光膜,…  相似文献   

2.
苹果园地铺银色反光膜.主要是为了促进果实着色,提高其含糖量,增加果实的单果重量:有利来年花芽分化,也可以使成品果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现就苹果园地铺反光膜方法介绍如下:1铺膜时期从苹果摘袋后果实开始着色至采收。2铺膜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4.
1 改善光照条件 增加光照 ,诱导花青素的形成。进行合理修剪 ,使枝叶覆盖率不超过 78 5 % ,树冠透光率达 30 %。适时摘心、拉枝 ,疏除直立旺枝、密生过量枝、锯口处的萌生枝 ;适时适量摘叶 ,在采果前 6周摘除果实周围 5~ 15cm内的遮光叶及贴果叶 ,但不能一次摘叶过多、过早 ,可分期进行 ,否则会引起日灼和绛色 ;摘叶时保留叶柄 ,总的摘叶量应控制在30 %以内 ;及时转果 ,当果实着色后 ,将果实阴面顺一个方向转向阳面 ,使整个果实全面着色。同时 ,果实着色期在树下铺设反光膜 ,可促进内膛果和果实萼洼部着色。2 加强土、肥、水管理 ,改…  相似文献   

5.
报刊摘引     
铺设银色反光膜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四季修剪,保持树冠透光率在30%以上。2疏除或拉起近地面的辅养枝、下垂枝、裙枝,这样既有利于操作,又可保证光线能反射上去。3搞好摘叶、转果工作。4铺反光膜在果实着色前进行,套袋果可在除袋后铺设。铺前要平整土地,拣净地上...  相似文献   

6.
1 疏梢摘叶 6-9月份,随时疏除冠内和外围的徒长梢、竞争枝及影响果实着色的挡光枝,确保果实全红. 摘除果实周围遮光的叶片、基部小叶,提高果实的受光面积,改善果实光照,防止叶片紧贴果面产生局部绿斑、果面裂纹.尤其是果实梗洼处的叶片要及时摘除,以利着色、防止叶磨、避免害虫借助这部分叶片危害果实.单层纸袋撕破后通风,双层纸袋摘除外袋时将接触果实的叶片摘除,将薄叶、黄叶、下部老叶和小叶全部摘除(掐断叶柄);全去袋后,再逐步将遮盖果实的叶片、叶柄,树冠上部、外围果实周围5 cm内,树冠内膛、下部果实周围10~12cm范围内的叶片全部摘除.  相似文献   

7.
<正>1)秋季修剪。目的是增加光照,提高树冠透光率,促进果实着色,主要是疏除徒长枝、竞争枝、直立枝,保证枝枝见光。2)摘除叶片。以摘除果实基部叶片为主,也可适当摘除果实附近新梢基部到中部的叶片,促进果实着色,同时防止叶面紧贴果面形成花斑,还可避免一些害虫借助贴果叶片掩护危害果实。摘叶一般分两次进行:第1次结合摘除果实内袋进行,以摘除果实周围的小叶为主,第2次在第1次摘叶1周后进行,可摘  相似文献   

8.
铺膜和摘叶对长富2苹果果实着色程度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着色期间,在树冠下铺设银色反光膜,摘掉果实上的遮光叶片(遮盖梗洼处叶和紧贴果实的叶子),可改善光照条件,使果面充分着色,提高果品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9.
1 合理疏枝 ,改善光照 科学合理地搞好秋季修剪 ,可达到树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着色效果。重点是疏除过密、挡果的直立枝、交叉枝、重叠枝等 ,疏理层间距 ,打开光路 ,保证果实有充足的光照。2 摘叶转果 ,达到全红 为了促进果实全面着色 ,从1 0月初开始分批摘除果实周围 5~ 1 0 cm处遮挡阳光的叶片 ,摘叶时保留叶柄 ,总摘叶量应控制在 30 %以内。采收前 2 0 d(天 )左右 ,当阳面已充分着色后 ,用于轻轻将果实转动 1 80°,即把阴面转为阳面 ,使果实各部分充分着色。这样可以防止果实出现阴阳面及叶片遮挡形成绿斑。有条件果园可在树冠下铺…  相似文献   

10.
提高设施桃果实品质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施桃选留中、长果枝及长果枝中上部位结果;花后20-37d(天)喷15%多效唑200倍液,控制新梢旺长,可促进果实发育,增大果个,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套袋和采前10d(天)左右摘除果实周围5cm内的叶片可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光洁度,对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行间铺反光膜显著提高株、行间光照强度,可增大果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着色指数。  相似文献   

11.
近采收期铺设反光膜,是促进树冠内膛果实着色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仅限地面平铺,增光强度和范围均有局限性。为增加反射光强度及范围,更有效地促进果实着色,我们改进了反光膜的铺设方法,经试验证明效果明显。1试材与方法试验于1998年在沂源县燕崖乡西郑村进行...  相似文献   

12.
秋季红富士苹果保叶与摘叶是生产中的一对矛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02—2004年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成龄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人工摘叶试验,处理分为:①全部摘除莲座状枝叶片;②全部摘除果台上短副梢叶片和托叶;③摘除果台中长副梢上1/2叶片和全部托叶;④摘除果台中长副梢上2/3叶片和全部托叶;⑤不摘叶,对照。摘叶方法是剪掉叶片,保留叶柄。摘叶时间在果实开始着色后7天。  相似文献   

13.
1)摘叶时间、方法和范围。中熟品种在果实成熟前10~15天,晚熟品种在成熟前20~30天(套袋果在除袋后3~5天进行)。首先摘除紧贴在果面上的贴果叶及距果实6cm以内的遮光叶,时隔6~7天进行第2次摘叶,此次摘除7~20cm范围内中长枝上遮挡光线的叶片。采前摘叶应在不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和果实全面着色的情况下宜轻莫重勿早。2)摘叶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果实摘叶增色最好分2次进行,不能为图省事一次到位。操作忌在强光暴晒的中午进行。为防止果实日灼,应选阴天或无雨的晴天下午3:00以后进行,并注意保留好叶柄。3)把握适宜的摘叶量。摘叶量应根据当地…  相似文献   

14.
摘叶、铺反光膜对'南果梨'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南果梨‘着色,作者于2005年做了摘叶与铺反光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摘叶处理的红果率达72%,比对照提高42%;铺反光膜处理的红果率42%,不如摘叶处理;摘叶 铺反光膜处理的红果率76%,与摘叶处理的相近.大面积摘叶试验,总糖含量提高1.15%,花青素含量提高99.1%,每公斤果实净增收2.97元.生产上可采用摘叶处理,时间在采收前10d进行.  相似文献   

15.
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铺设反光膜是苹果套袋的配套技术 ,既可以调节果园小气候 ,又可以促进果实的着色增糖 ,在果树生产中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1 反光膜的选择 果园应用的反光膜宜选用反光性能好 ,防潮、防氧化、抗拉力强的复合性塑料镀铝薄膜 ,一般可选用由双向拉伸聚丙烯、聚酯铝箔、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薄膜。这类薄膜的反光率一般可达6 0 %~ 70 % ,使用效果比较好。在价格上反光膜比一般普通农用地膜高 3~ 4倍 ,但可连续使用 4年左右。2 铺设方法2 1 铺设时间 在果实成熟前 ,沿果园行间铺反光膜。套袋果园一般在摘除果袋 3~ 5天后进行 ,没有…  相似文献   

16.
以6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铺设反光膜、摘叶以及铺膜结合摘叶处理(以常规管理植株为对照)对"红地球"葡萄结果部位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葡萄果穗及果粒性状、产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总酸、总酚、单宁、总花色素含量)以及感官评价的影响,为渭北地区"红地球"葡萄优质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铺膜和摘叶处理均可提高葡萄结果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铺膜处理比对照提高17.68%,摘叶处理比对照提高31.11%,而铺膜+摘叶处理比对照提高58.08%,铺膜+摘叶处理相对于铺膜或摘叶处理表现出了显著的叠加效应。铺膜和摘叶以及铺膜+摘叶处理可显著增大果粒的横纵径及单果质量、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果形指数未发生显著变化。摘叶处理可显著提高果皮中总酚、单宁及花色素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3.22%、41.94%和33.03%;而铺膜处理及铺膜+摘叶处理对总酚及花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铺膜、摘叶及铺膜+摘叶处理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的感官评价得分。  相似文献   

17.
苹果园适期铺设银色反光膜,既可改善树冠下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着色,增加全红果数量,提高含糖量,提高内在品质,大幅度提高商品果率,又利于来年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在成年瓯柑园,研究了于果实采前6周左右进行树下两边或全园地面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进风味,化渣性更好,品质明显改善.反光膜顺行铺在树下两边提高果实品质的效果与地面全覆盖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以6年生‘美早’‘先锋’甜樱桃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透湿性反光膜,测定树冠中下部反射光光强、光质,果实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青苷含量,研究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设施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透湿性反光膜覆盖显著改善了甜樱桃树冠中下部光照环境,离地90 cm和130 cm处,13:00反射光光强分别为对照的5.0倍和3.1倍;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处理果实花青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亮度、色度值更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值和单果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就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而言,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