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蜜酒精发酵液蔗田施用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增糖、消除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环境的污染及发展蔗糖业循环经济提供参考,并为在试验地蔗区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把糖蜜酒精发酵液作为液肥与常规施肥作比较试验,糖蜜酒精发酵液施用量为120 t/ha,锤度为7.0~7.5.试验期间调查不同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施肥(CK)相比,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提高了甘蔗出苗率、分蘖率、叶绿素和田间锤度,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也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30.2%.[结论]喷施糖蜜酒精发酵液对甘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2.
甘蔗施用糖蜜酒精废液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福荣  韩筱渝 《广西农学报》2009,24(4):27-30,68
为开发蔗田施用糖蜜酒精废液技术提供参考,进行了甘蔗定量施用糖蜜酒精废液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右江河谷气候及耕作条件下,每667m2施用7t酒精废液增产增糖增收效果最佳。酒精废液作基肥施用,每667m2施用5~7t酒精废液加50~100kg钙镁磷肥,配套地膜复盖、保水剂等保水措施是甘蔗施用酒精废液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利用甘蔗尾叶复合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生产腐植酸工艺.[方法]以甘蔗尾叶和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为原料,通过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生产腐植酸,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了此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试验得出3种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最适培养时间6d,最佳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锤度为18°Bx、初始pH为6.0,温度31℃,最优液料比为3∶1 ml/g,白腐真菌、巨大芽孢杆菌、绿色木酶3种菌最佳比例1∶1∶2,总接种量12%.其中发酵时间对腐植酸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在最优条件下的腐植酸含量为15.61%,较优化前提高了45.48%.[结论]研究充分利用了甘蔗尾叶及甘蔗糖蜜酒精发酵液中的营养物质,获得了生物活性高的生化腐植酸产品,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品质和产量及蕉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广西蕉园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常规滴灌施肥(对照)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糖蜜酒精发酵液(120 t/ha,锤度7.8)的对比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不同代龄香蕉产量、品质性状、叶片营养元素及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的香蕉株高、茎围、青叶数、单果重、果指长度、抽蕾率和单株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滴灌施肥,香蕉果皮厚度增加2.4%~5.2%,香蕉收获时间提前3~5 d,组培一代、宿根一代、宿根二代香蕉产量分别为49312.5、53437.5和52875.0 kg/ha,分别比常规滴灌施肥增加5.62%、8.78%和6.82%,纯收益增加5100.0、8137.5和6750.0元/ha。此外,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蕉园土壤具有较好的肥效,土壤全K、速效K、全N、有机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培一代香蕉园的土壤全K含量比常规滴灌施肥高0.27%(绝对值),速效K含量是常规滴灌施肥的2.72倍。【结论】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用120 t/ha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提高蕉园土壤肥力,即糖蜜酒精发酵液可作为香蕉水肥一体化的一种补充性肥源。  相似文献   

5.
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直接浇灌甘蔗,并与清水处理(对照)和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的甘蔗,蔗糖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宿根蔗的两种酶活性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分含量、蔗汁还原糖和重力纯度在工艺成熟前期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但到工艺成熟后期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宿根蔗的上述各项品质指标在整个工艺成熟期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能显著提高甘蔗蔗糖产量,如生长期足够长,还能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同的酶活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蔗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从土壤生态学角度评价蔗田土壤质量,为蔗区大规模利用糖蜜酒精发酵液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糖蜜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提高了土壤中全碳、全氮、全钾和全磷等矿质元素的含量,肥效与化肥处理一致,可作为化肥的替代肥源;糖蜜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对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和酶活性等土壤生物学特性均没有造成不良影响,表明其对蔗田土壤生态环境没有造成显著的污染或破坏,而且对蔗田土壤质量的影响效果优于化肥。  相似文献   

7.
2006年,对广西扶绥县原施常规化肥10年(1996~2005年)的甘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75t/ha+钙镁磷肥0.75t/ha,研究其对土壤、甘蔗及地表水域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始土壤相比较,两种施肥方式都能显著提高甘蔗地土壤氮、磷、钾养分和pH,而显著降低有机质含量.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混施酒精发酵液与钙镁磷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总N、总K、有效N和有效K含量以及蔗渣和蔗汁K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总晗量和pH、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塘水N、P养分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定值.因此,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甘蔗产量和产糖量,且未对蔗地地表水域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用ROC16、ROC22两个甘蔗品种,分别施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苗期分3次取样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45和75 t/hm2浓度糖蜜酒精废液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多酚氧化酶活性,75和105 t/hm2处理则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45 t/hm2处理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苗期后期(5月22日)的过氧化物酶活性;3种浓度酒精废液都极显著提高了ROC16新植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45和75 t/hm2处理极显著提高了ROC22宿根蔗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处理105 t/hm2极显著提高了甘蔗的分蘖率。定量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常规施肥处理的效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糖蜜酒精废液在甘蔗生产中的利用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国内还只是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糖蜜酒精废液后,土壤的pH和土壤容重都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有效镁的含量随糖蜜酒精废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显示糖蜜酒精废液可以作为液体肥料施用.蔗地施用酒精废液,可以减少酒精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0.
灌施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蔗糖蜜酒精废液为液肥定量灌施甘蔗地,调查甘蔗苗期的农艺性状并测定甘蔗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甘蔗定植期蔗芽尚未萌动时直接灌施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苗期生长和分蘖有促进作用;植株个体的净光合速率比常规施肥好;其基础荧光(Fo)、光化学效率(Fv/Fm)与常规施肥的相比基本一致,表明直接灌施糖蜜酒精废液促进了甘蔗苗期生长,改善了某些光合性状,未对蔗苗造成胁迫。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对土壤物理学肥力特性的影响,2005~2007、2006~2007年分别在广西扶绥县昌平甘蔗试验基地两个点连续进行清水105.0 t/ha(CK)、习惯施肥+清水105.0 t/ha(CF)和酒精发酵液75.0 t/ha+清水30.0 t/h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蔗地连续2~3年施用酒精发酵液,蔗地耕层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粘粒含量下降,蔗地土壤物理肥力特性得到改善,蔗地土壤未见板结。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蔗地施用酒精发酵液对土壤物理学肥力特性的影响,2005~2007、2006~2007年分别在广西扶绥县昌平甘蔗试验基地两个点连续进行清水105.0 t/ha(CK)、习惯施肥+清水105.0 t/ha(CF)和酒精发酵液75.0 t/ha+清水30.0 t/h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蔗地连续2~3年施用酒精发酵液,蔗地耕层土壤容重下降,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粘粒含量下降,蔗地土壤物理肥力特性得到改善,蔗地土壤未见板结。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工程菌利用甘蔗糖蜜发酵产L-乳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HBUT-L来源于HBUT-D,因此具有快速利用蔗糖的特性。对HBUT-L利用蔗糖及甘蔗糖蜜发酵产L-乳酸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96 h的发酵过程中,可将100 g/L的蔗糖转化生成60.0 g/L乳酸,转化率达到74.0%,杂酸产量少,具有工业化开发潜力。在玉米浆培养基中可以直接添加未经处理的甘蔗糖蜜,发酵周期持续224 h,发酵液所得乳酸产量为87.0 g/L,发酵液残糖为28.6 g/L,但乳酸产率极低,仅为0.389 g/(L·h),后续将对甘蔗糖蜜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乳酸发酵速度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出适合提取甘蔗糖蜜发酵液中维生素B12的方法,解决糖蜜发酵液中菌体难破碎的问题.[方法]针对谢氏丙酸杆菌和维生素B12的特性,分别采用煮沸法、微波加热法及Na2HPO4加压法对谢氏丙酸杆菌菌体进行破碎,比较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对菌体维生素B12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使用煮沸法、微波加热法、Na2HPO4加压法破碎细胞提取维生素B12的最佳工艺条件:煮沸法为100℃处理30 min,微波加热法为140 W处理6 min,Na2HPO4加压法为Na2HPO4提取剂添加量25 mL/g、121℃处理10 min,对应的甘蔗糖蜜发酵液中维生素B12提取率分别为92.25%、95.67%和89.36%.[结论]煮沸法是提取菌体内维生素B12时细胞破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糖蜜酒精废水是以甘蔗制糖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产生的废水。文章进行了糖蜜酒精废水不同施用量对新植甘蔗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处理分别为:105T清水ha-1(对照),(本地常规施肥+105T清水)ha-1,(45T Vinasse+60T清水)ha-1,(75T Vinasse+30T清水)ha-1,105T Vinasseha-1。将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定期采样后分析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速效P、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糖蜜酒精废水是以甘蔗制糖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产生的废水.文章进行了糖蜜酒精废水不同施用量对新植甘蔗地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处理分别为:105T清水ha-1(对照),(本地常规施肥+105T清水)ha-1,(45T Vinasse+60T清水)ha-1,(75T Vinasse+30T清水)ha1,105T Vinasse ha-1.将处理后的土壤进行定期采样后分析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速效P、速效K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甘蔗酒精废液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天明  李杨瑞  莫艳兰  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27-5929,6015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酒精废液处理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在农田上施用的新成果,为甘蔗酒精废液在农田上施用的基础研究和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2%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其添加量分别为CK无添加,500mg·kg-1 C,10mL·kg-1 FJLB,50g·kg-1 M和10mL·kg-1 FJLB+50g·kg-1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无添加能够成功地调制甘蔗梢青贮,添加绿汁发酵液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最高,乳酸含量较高,pH值最低,氨态氮较低,能够获得更优的甘蔗梢青贮料。  相似文献   

19.
董江清  林晓珊  林旭广  周天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001-15002,15006
[目的]说明利用甘蔗块作为酵母固定化材料进行固定化酵母发酵相对于游离酵母发酵来说具有优越性,同时探究利用甘蔗汁和废糖蜜作为发酵培养基分别进行发酵时的发酵效果。[方法]共设计12个发酵组,研究发酵培养基和是否进行固定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以甘蔗汁为发酵培养基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中乙醇平均体积分数比游离酵母发酵高0.7%,以废糖蜜为发酵培养基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中乙醇平均体积分数比游离酵母发酵高0.76%。甘蔗汁培养基与废糖蜜培养基对总体发酵效果的影响非常接近。[结论]综合考虑甘蔗汁与废糖蜜的成本,废糖蜜是工业发酵生产乙醇用培养基的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一根甘蔗,能做什么?以前,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榨糖。现在,在广西,关于甘蔗产业综合价利用价值的相关探索则给出了更加丰富的答案,即一根甘蔗全身都是宝:榨糖后,蔗渣用来生产纸浆、纸、微粒板、糠醛、木糖、木糖醇、阿拉伯糖、纤维素;废糖蜜用来生产酒精,酒精废液生产沼气,或作为液肥灌溉蔗田;滤泥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再用于甘蔗生产……近日,记者在广西南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