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向日葵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施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效果不如人工除草 传统耕作,但由于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的保肥保墒作用,降低了用工成本,向日葵产量和产值比人工除草 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12.34%、39.54%.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以提高土地抗旱能力和增加粮食产量进行的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等多项保护性耕作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农机与农艺巧妙结合。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节水省肥;节省机械作业支出;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保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解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在生产和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情况,在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地区进行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完善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及指导。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地区,农户普遍接受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的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83%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主要通过技术推广部门的田间指导,占总数的74%,也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大部分农户认为秸秆过多、病虫害增加和产量不稳等是限制保护性耕作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政府扶持、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配套技术等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在互助地区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可以节省经费,增加产量,防止水土流失,但是药剂除草难度增大,漏播现象时有发生,免耕施肥播种机在油菜上的应用比小麦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秸秆残茬覆盖、秸秆残茬处理等环节详细论述了保护性耕作农田秸秆残茬管理技术,对我国当前保护性耕作实施地区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由梅河口市农机业机械管理局录制的《保护性耕作促丰收》暨"梅河口市推广实施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视频资料整理制作完成。该视频时长17分钟,画面着重介绍了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好处、玉米保护性耕作的4项核心关键技术环节以及梅河口市推广这项农业生产技术的目的、方式方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落实《2016年吉林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吉林省从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人员的能力水平,提升作业质量,2015年12月15日,省农机局在长春市举办了吉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详解保护性耕作各项关键技术环节,为做好2016年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耕、免耕以及地表覆盖秸秆等措施,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获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耕作模式。为减少土壤侵蚀、荒漠化以及盐碱化等导致的耕地退化,土壤管理方式需要由传统的耕作转向保护性耕作,以保护土壤环境、稳粮增收。介绍了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系统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重点与难点,并对保护性耕作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健全保护性耕作发展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呼吁人们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作用,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改善耕作法,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田间耕作环节,降低耕作成本,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现代耕作技术。其基本内容包括:①免耕播种施肥:保护性耕作的种子和肥料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有些还是免耕地,所以必须要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②秸秆残茬与表土处理:收获后秸秆和  相似文献   

11.
为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这一新的耕作技术,我们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建设、技术宣传,充分调动县乡村三级组织与农户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接受,机具数量和作业面积连年递增。本文结合多年来的项目实践就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需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建立保护性耕作长效机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保护性耕作的起源,警示人们对传统耕作方式的反思以及对保护性耕作的关注,概述保护性耕作国内外的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并通过分析保护性耕作带来意义,阐明保护性耕作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在人们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之后,通过实践,逐渐研究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旱地耕作方式。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逐渐修复农业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土壤恢复,增强地力水平,从而达到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简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历程及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时间效益,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各生产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周期长,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我们一直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技术应用非常重视,不断探索研究,尝试各种农业新技术.在整地环节尝试保护性耕作,玉米原垅卡种大豆就是保护性耕作方式的一种.我场在五分场二队进行了实验,下面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这种技术与传统整地方式相比较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47,自引:0,他引:147  
借鉴国外保护性耕作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保护性耕作划分为3种类型,并详细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是通过“少动土”、“少裸露”保持“适度湿润”和“适度粗糙”等土壤状态,达到保土、培肥、节水、增产、增效。系统地总结了国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历程,提出了未来国际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区域匹配差、规范性差、配套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出要正确认识保护性耕作,加强联合攻关等发展保护性耕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的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应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并从土壤耕作措施,覆盖耕作和种植保护性作物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加强保护性耕作改革的具体措施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采用传统的草原改耕地、过度放牧等耕作方式,致使黑龙江省西部农牧交错区的土壤大面积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实施保护性耕作是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手段。通过对传统耕作模式和保护性耕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农牧交互区中农业区和草原区适合采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为未来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模式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麦茬玉米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及操作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少耕栽培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栽培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是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措施。麦茬玉米免耕直播是在小麦机械收获后.不灭茬、不耕翻,直接播种玉米的栽培方式.它简化了农艺流程,解决了农忙时用工矛盾,减少机械能耗和费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能节约农时、提早播种。但是这种生产方式由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从而影响到玉米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内容、机具选择及农艺要求,并分析了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旨在为北方干旱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工程提供科学而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学习与引进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阐述了美国保护性耕作的起源,说明了传统耕作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并通过以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的论述,进一步说明了黑龙江省耕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通过美国先进耕作制度的论述,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