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城镇作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它不仅联结着经济,更联结着文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小城镇园林景观建设的目标。在景观建设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粗浅地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小城镇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据此,本文结合佳木斯市桦川县长安新城景观设计,分析探讨人性化景观设计在住宅小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园林景观文化发展和延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常态化主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园林景观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拓展。现代园林景观的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园林景观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特点,还要注重发挥园林景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文化发展和延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灌木是指具有美丽芳香的花朵、色彩丰富的叶片、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野生或人工繁育的灌木类木本植物,它们在园林景观营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城市绿化和小城镇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结合兴隆林业局生产实际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和小城镇的发展,小区绿化,园林景观建设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园林中的绿色植物不但改善了环境,更增加了人民的舒适度,而五颜六色的园林花卉更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本文就一两年生花卉的栽培进行论述,望对园林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有关专家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说,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中应该正确认识小城镇的作用,同时要警惕小城镇建设中的10大陷阱。 第一要防止小城镇万能论。中国人民大学郑也夫教授认为,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应该采取大、中、小城市并举的方针,小城镇固然有资金投入少、建设周期短的优点,但也有生产要素聚集相对不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对于居住区的各方面要求不断的提高。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相关的设计人员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艺术性、自然美、生态性的要求,同时也要全面地提高园林景区的视觉效果和功能性,这无疑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相关的设计人员要对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和建设要求进行详细的了解,要考虑实际的地质环境和区域特色的情况之下,利用巧妙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的天然性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璐 《农业与技术》2023,(22):100-102
园林景观在当前乡村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只有将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乡村建设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美好乡村建设为主要载体,尽可能保留乡村的原有风貌,推动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的有效应用。本文通过对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应用原则进行了解,针对当前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大兴区的园林景观建设为落脚点,结合自身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乡村建设中园林应用质量提升建议,更好地为我国的新乡村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小城镇建设必须筹谋在前,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根基。小城镇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早思考、早谋划、早动作,这是建设好小城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更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新农村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给农村绿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千阳县新农村绿化建设的调研,分析其园林景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园林景观设计应按照自然法则、生态学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不断地引入、吸收、学习和扩展,这样才能建成独特的乡村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园林的生产功能在于减少绿地建设投资,保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园林建设发展;在创造乡土景观方面,园林的生产功能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反规划”在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银玲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69-70,73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生硬的圈地运动、生态环境有规划无坚持实施、统一建筑材料的应用和特色不分明等问题,提出应用"反规划"理念,注重新农村地域内农田、水体、树林、绿带等的有机联系,在恰当的地方、恰当的时候,结合自然山水环境,融合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建设特色新农村,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与之配套的园林环境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居住区的园林环境应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重视居住区园林设计的生态性、文化性;注重园林设计的因地制宜和人性化设计、以及创新精神,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充满自然生机和精神文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健康住区中。  相似文献   

15.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其景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由于长期受到地域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南北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制约而有所差异。笔者在实地踏查了南宁、桂平、贵港、桂林4个地区13个具代表性的寺庙园林的基础上,把以广西为重要分支的岭南寺庙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寺庙园林进行对比,从植物选择特点、植物配置方式和植物景观特色3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二者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肖雍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23-20625
解析了园林与文学的概念,从园林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关系出发,通过园林表现形式、园林景观的主要造景手法以及游人赏景角度分析了文学在园林中的应用。在表现形式方面解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有形"文学和"无形"文学;在造景手法方面突出了文学在借景、抑景、题景、点景中的应用;分析了游人赏景中的"观"、"品"、"悟"的文学,指出园林设计应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园林特色;强调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应突出不同的文学韵味;根据游客心理,体现园林景观的文学内涵。以期对今后的园林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阜阳师范学院园林新专业基地建设面临的土地、资金短缺,相应管理人员缺乏和专业指导教师缺乏等问题,提出与当地农户合作、生产与教学相结合、选派教师外出学习、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加强与学校绿化办合作以及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等对策,为园林专业基地建设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着建设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原则,针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区内无遮荫树、没有可形成独立景观的乔木、整体景观效果比较单调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即以加强彩化效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以色彩的对比和色块的碰撞来设计植物景观。彩化种植中增加鼠尾草、长春花及新几内亚凤仙等花期较长、耐旱、耐瘠薄的花卉,种植图案采用流畅的线条,以达到改善植物景观的的效果。同时植物景观设计时除了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色彩及高矮配置外,还应在选择植物种类时考虑栽植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建设中绿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应遵循生态、景观、节约相统一的建设原则以及采取的绿化栽植及养护管理措施,指出城市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景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兴起,地方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更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地方高校校园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生态城市整体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其他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皖西北高校校园景观为例,分析生态城市背景下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城市发展的角度,提出用多维的观点加强与地方城市的生态建设相衔接、发挥“生态核”景观的作用、创造和谐型与节约型的校园景观空间、紧扣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皖西北地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