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施用不同种类氮肥对陕西关中地区塿土碳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闭培养法探究了不同类型氮肥对土壤碳释放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机理,为土壤碳氮调节提供参考。分别在未干烧及干烧条件下,测定加入三种氮肥[NH_4NO_3、KNO_3、(NH_4)_2SO_4]之后土壤碳释放量、释放比例、土壤pH值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干烧条件下加入不同氮肥均增加了塿土CO_2的释放,比对照平均增加36.6%;加入(NH_4)_2SO_4的土壤CO_2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施氮促进有机质矿化以及硝化作用降低pH值促进碳酸盐分解有关;干烧后土壤硝化作用及pH值降低幅度低于未干烧土壤,但加入氮肥仍促进了土壤CO_2的释放,且比对照平均增加24.5%;整个培养过程估算出CO_2源于无机碳的释放比例平均为27.2%。这表明无机碳也是西北石灰性土壤碳释放的来源,对于大量施用氮肥引起的无机碳释放应当在今后的碳氮研究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黔北山地烤烟土壤条件下适宜的有机无机复混肥配方,通过塑料网框框栽试验,同时设不施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自制有机无机复混肥在黔北山地烤烟土壤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碱解氮的释放迁移。结果表明:在烤烟整个生育期内,不施肥处理土壤的0~20 cm、20~40 cm和40~60 cm深度垂直方向和7㎝处、14㎝水平方向碱解氮均呈线性下降趋势。在同一取样时期,2∶1有机无机复混肥、1∶1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在7㎝处和14㎝处的3个深度土壤碱解氮差异不明显;烤烟栽后50 d,3种肥料距离施肥点越近土壤碱解氮均越高,和不施肥处理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比当地生产常规肥差异大。栽后0~125 d,3种肥料施肥区外土壤的碱解氮在0~25 d上升,25 d下降,施肥区外氮素释放强度为2∶1肥料≈1∶1肥料>当地常规生产肥,H1、H2比CK土壤碱解氮分别增高10.9%和10.7%。因此,不施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土壤碱解氮呈线性下降,2∶1有机无机复混肥、1∶1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当地生产常规肥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碱解氮差异不明显,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碱解氮在水平方向上扩散迁移速度比当地生产常规肥慢,养分释放较适合烤烟生长所需。  相似文献   

3.
缓释尿素中氨态氮挥发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尿素+缓释剂Q,尿素+缓释剂K,尿素+缓解剂S的氨态氮挥发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0.1%-0.5%的缓释剂Q,0.3%-1%的缓释剂K,1%-2%的缓释剂S对尿素中氮的释放具有显著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室内好气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细度、不同用量鸡羽毛在不同土壤上的无机氮释放规律及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好气培养2~3周内,羽毛无机氮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均较高,羽毛中有15%~70%的氮以无机氮的形式释入出来。2~3周以后,羽毛无机氮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则显著下降。羽毛的细度、用量及土壤类型对羽毛无机氮的释放有显著的影响。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羽毛和施用化肥对盆栽油菜可以起到相同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5种不同工艺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工艺制成的肥料为供试材料,利用静水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其氮、磷、钾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在静水、土壤介质中的氮、磷、钾初次养分释放率和累积养分释放率均低于无机肥,缓释肥对养分的缓释作用优于有机无机复合肥,3种有机无机复合肥之间养分释放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盆栽菠菜生长和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菠菜产量、品质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菠菜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处理4(5%(占施氮量百分比)尿素与95%有机肥配施)、处理5(10%尿素与90%有机肥配施)、处理3(有机肥)、处理2(无机肥)、处理1(不施肥);植株氮累积量以处理5最多,其他处理趋势与生物量相同。收获时,植株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处理4、处理3、处理5、处理2、处理1,并且所有处理菠菜可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均达到直接食用标准(小于432 mg.kg-1);无机肥处理比有机肥处理矿质态氮释放速度快,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更好地调节土壤氮素的释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有机肥处理能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且增加幅度大于单施无机肥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种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比较了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和普通无机化肥复合肥养分释放的不同,模拟了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20周内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氮的淋洗总量占加入量的37.92%,磷淋洗量占加入量的19.14%,钾基本上全部淋洗出来,养分释放平稳持久。不同肥料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促进花椰菜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烤烟生长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氮配比对烤烟新品种NC297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4处理(25%有机氮和75%无机氮)的养分释放速度符合烟株生长发育需肥规律,有利于烟株的生长发育;对提高烟叶的产值、上中等烟的比例有较明显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使烟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9.
以黄淮海平原潮土区的砂壤土和黏壤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干湿交替(干湿频率分别为0、2、6、12次)和外源氮(2种土壤中添加氮累计量均为220 mg N·100g~(-1)干土)下砂壤土和黏壤土的CO_2和N_2O释放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显著激发了砂壤土和黏壤土的CO_2和N_2O的释放速率:干燥期越长,外加N源对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干燥期越短,外加N源对土壤N_2O释放速率的激发效应越强。两种土壤的CO_2和N_2O的释放速率对干湿交替的响应模式一致,砂壤土的碳氮矿化速率对干湿交替响应更为强烈,砂壤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和无机氮(NO-3和NH+4)含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速率均高于黏壤土。在外加氮源的条件下,干湿交替显著提高了砂壤土和黏壤土中可溶性有机碳和无机氮的含量,增大了实际生产中农田土壤无机氮淋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密闭培养法研究了未灭菌及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对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四种石灰性土壤(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pH值、矿质态氮含量及CO2 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6 d的培养,未灭菌条件下施用硫酸铵后不同土壤CO2 释放量相比各不施氮土壤均有所提高,培养结束时塿土、黑垆土、黄绵土和风沙土分别比不施氮各土壤CO2释放量增加了26.9%、19.5%、68.8% 及 46.1%;采用哌嗪-1,4-二乙磺酸(PIPES)缓冲的HgCl2溶液灭菌后,培养期间土壤pH值降低幅度小于未灭菌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稳定,CO2 释放量明显降低,表明灭菌效果良好,有效抑制了土壤有机质矿化及铵态氮的硝化作用。灭菌条件下相比不施氮土壤,施氮后四种土壤CO2 累积释放量仍平均增加了25.5%。一方面与硫酸根的存在能导致土壤酸化促进碳酸盐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土壤溶液的分压作用导致CO2产生有关,表明石灰性土壤培养过程中释放的CO2不仅来自有机质,也可来自无机碳。我国西北无机碳储量巨大,应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重视生理酸性氮肥对土壤无机碳释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氨挥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河套灌区无机氮肥过量施用造成的环境问题,通过探究有机氮替代部分无机氮肥对田间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确定盐渍化农田适宜的有机无机氮肥配施用量。于2018年进行田间试验,选取轻度(0.45~0.68 dS·m~(-1))和中度(1.04~1.40 dS·m~(-1))盐渍化农田,以纯施氮量240 kg·hm~(-2)为相同施氮总量进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分别设置5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3/4氮由化肥提供+1/4氮由有机肥提供、1/2氮由化肥提供+1/2氮由有机肥提供、1/4氮由化肥提供+3/4氮由有机肥提供、单施有机肥,依次记为U_1、U_3O_1、U_1O_1、U_1O_3、O_1。另外设置空白对照处理(CK),探究不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量对盐渍化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速率、氨挥发损失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随着有机氮肥施用量增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各肥料配施处理追肥后氨高挥发期较施入基肥后明显延长,导致同一处理轻、中度盐渍化土壤追肥后氨挥发损失量较施入基肥后分别高出22.15%~64.03%和14.34~40.66%;同一处理在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的氨挥发总量较轻度盐渍化土壤高出8.35%~16.46%;土壤氨挥发损失量与有机肥施入比例、土壤盐分之间呈显著二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关系,分析回归方程各系数可知,适当增大有机肥施入比例可以降低土壤氨挥发,而增加土壤盐分则会使土壤氨挥发增大,增施有机肥和土壤盐分之间会产生共同降低氨挥发损失的效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提高玉米产量,轻、中度盐渍化土壤U_1O_1处理玉米产量分别较U_1处理高出12.63%和17.05%。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壤上,综合氨挥发损失量及玉米产量,处理U_1O_1既能保证高产,又能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故推荐该处理为当地适宜肥料配施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旱作玉米化肥减量的生产和环境效应,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M0N)、单施有机肥(MN0)以及有机无机配施(MN1、MN2、MN3、MN4)7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1)相较于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穗数、穗重和杆重有显著提升作用,MN1增加效果最显著,较M0N增加率分别达3.8%、13.7%和61.0%.(2)有机无机配施可显著提升夏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百粒重和成穗数.MN1的籽粒产量增加效果最显著,较MN0和M0N分别增加17.9%和14.9%,MN2对夏玉米生物产量增加最显著,增幅为62.8%.(3)有机无机配施较M0N可显著提高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降低0~3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MN3对硝态氮残留量降低幅度最显著,降幅达32.5%.综上,无机有机配施可以提高旱作夏玉米的产量,同时提高土壤保水性、降低氮素淋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3.
无机包膜肥料的制备及电导法对其养分释放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酸铵镁盐对复混肥料进行了包膜处理,用聚酯类化合物再对包膜颗粒进行封面,制备了无机包膜肥料。用电导法测定了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研究了包膜及其材料对养分释放的控制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铵镁盐包膜可以延缓养分的释放;聚酯化合物封面比不封面的无机包膜肥料养分释放缓慢得多;应用电导法测定无机包膜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土壤无机氮残留与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土壤氮素有效性、氮肥减量施用等紧密关联,日益成为生态、环境、土壤和植物营养等学科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氮肥(化肥和有机肥)是耕作土壤无机氮残留的主要来源,并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施肥等,可以调控土壤中残留无机氮含量.今后,可在最佳经济施氮量的确定和植物性硝化抑制剂等方面作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严君  韩晓增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10):1929-1938
【目的】大豆结瘤固氮和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不同,实际上是由于大豆共生固氮系统及其根系系统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感知不同造成的。通过对不同土壤无机氮浓度下大豆结瘤、固氮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探索能提高大豆产量、结瘤和固氮的土壤无机氮浓度,即掌握土壤无机氮浓度与大豆共生固氮和产量的数量关系,为调控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预测氮肥对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和产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土培试验方法,分别在第一片复叶充分生长(V2期)、始花期(R1期)、始荚期(R3期)和始粒粒(R5期)一次性施用不同量的氮肥,从而形成不同无机氮浓度的土壤。利用获得的不同无机氮浓度土壤为供试土壤,对各生育时期根瘤数量、干重和固氮酶活性及成熟期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调查,明确大豆根瘤固氮和产量对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响应,掌握土壤无机氮浓度与氮肥及与大豆固氮和产量的数量关系。【结果】不同时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处理下的根瘤干重、数量和固氮酶活性均随着大豆生育时期的推进在R4期时达到最大值。R6期时大豆平均根瘤干重、数量和固氮酶活性均表现为:V2期>R5期>R3期>R1期,较CK处理根瘤平均干重分别下降15%、18%、17%和32%;根瘤数量下降13%、18%、19%和20%;固氮酶活性下降19%、22%、23%和32%。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无机氮浓度与R6期大豆根瘤干重、数量和固氮酶活性间均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土壤无机氮浓度越大对根瘤干重、数量和固氮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大。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R1期>R3期>V2期>R5期。除R5期不同土壤无机氮浓度处理与CK处理间的生物量和产量差异不显著外,V2、R1和R3期不同土壤无机氮浓度处理,均显著地促进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处理均以N3和N4处理的生物量、株高、株荚数、株荚重、株粒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V2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对大豆固氮能力和产量的影响最大,而R1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不抑制大豆固氮同时还提高大豆产量的土壤无机氮浓度不同:V2期土壤无机氮浓度达到135.8 mg•kg -1;R1期土壤无机氮浓度为58-91 mg•kg-1;R3期土壤无机氮浓度为29.4-62.8 mg•kg -1;在R5期土壤无机氮浓度达到102.3 mg•kg -1。【结论】大豆对氮肥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无机氮浓度的大小,而土壤无机氮浓度大小的调节,除了与氮肥施用量有关外还与大豆的生育时期有关系,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和科学试验的需要进行调节。其中V2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对大豆根瘤数量、干重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其它生育时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处理;而R1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对大豆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大于其它生育时期土壤无机氮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细菌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设置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玉米秸秆(NPKS)和化肥配施有机肥(NPKO)3种施肥方式,采用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并结合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探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小麦和玉米土壤细菌关键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KEGG的二级功能分类,NPKS处理下小麦土壤细菌排泄系统的相对丰度较NPK处理显著提高8.73%,而NPKO处理显著降低了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的相对丰度,降低幅度达到0.90%;NPKS、NPKO与NPK处理间玉米土壤细菌功能相对丰度差异均不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小麦土壤细菌中具有显著差异的三级功能分类数量明显多于玉米土壤细菌。与NPK处理相比,NPKS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土壤细菌的氨基酸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硫胺素代谢,脂多糖生物合成,核黄素代谢和长寿调节途径的相对丰度和玉米土壤细菌Glioma和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的相对丰度,但显著提高了玉米土壤细菌突触囊泡循环的相对丰度;NPKO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土壤细菌Cell cycle-Caulobacter、硫胺素代谢和核黄素代谢的相对丰度及玉米季甲烷代谢的相对丰度,但显著提高了小麦土壤细菌碱基切除修复的相对丰度。小麦和玉米土壤细菌均有23个功能基因参与氮循环的KO通路。小麦土壤细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SOM和TN显著正相关,与土壤NH+4-N显著负相关;玉米土壤细菌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TN和TP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小麦和玉米土壤细菌具有功能上的多样性,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小麦土壤细菌发挥的代谢作用更为强烈。小麦和玉米土壤细菌的氮异化还原和氮同化还原潜力最高,反硝化潜力和固氮潜力次之,硝化潜力最弱。土壤细菌氮循环功能基因受轮作体系影响,SOM和TN促进小麦土壤细菌氮循环过程,而NH4^+-N对氮循环过程产生负面影响;TN和TP在玉米土壤细菌氮循环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初步研究了土壤不同氮素用量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株烟施纯氮7g、油枯28g,烟叶产量适中、上等烟比例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用量粪肥增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在等氮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开展盆栽试验,通过系统分析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水稻收获后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以及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田面水无机氮素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对粪肥增施的最佳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92.8 kg·hm-2,以N计)的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相当于增施N 115.1kg·hm-2)的效果最佳,秸秆产量、籽粒产量、穗数、分蘖数、株高、秸秆吸氮量和籽粒吸氮量等指标均达到最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分别提高36.2%、46.4%、12.1%、16.1%、0.7%、48.5%和56.3%;氮素利用指标(氮素利用率、氮肥贡献率、氮肥农学效率和土壤氮素依存率)得到显著优化(P<0.05);追施穗肥后田面水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0.4%和10.3%,表明适量增施粪肥会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的流失风险。另外,增施粪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铵态氮含量随粪肥增施量的增加而提高。研究表明,在施用化肥基础上增施0.75倍粪肥,可最大程度实现水稻增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氮素流失风险。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生产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果实迅速膨大期不同施肥量对中华寿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寿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迅速膨大期不同施肥量对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追施氮磷钾(16:8:20)复合肥0.75、1.5ks/株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肥料用量,增产效果不明显。果实品质与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0~1.5ks/株)呈正相关,超过此范围会对果实品质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0—40cm土壤无机氮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硝态氮含量为40-83mg,/kg或铵态氮含量12~20mg/kg范围内能保证果园产量。适量追肥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叶绿索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