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屉优267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屉锦A与C267配组育成的旱作杂交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旱性强、米质优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屉优418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 )以优质不育系屉锦A ,与高秆、大穗、抗病具有特异亲和性的恢复系C418配组选育而成。该组合的育成 ,是继20世纪70年代末黎优57、秀优57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 ,以此为代表的杂交粳稻系列组合的选育成功 ,打破了北方稻区杂交粳稻育种的滞后局面 ,在生产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到目前为止 ,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种植8万hm2。一、特征特性1.综合性状屉优418在辽宁全生育期170天 ,比秀优57晚10天 ,属晚熟品种。株高115~120cm ,株型理想 ,顶三叶较长 ,宽厚挺直、内卷 ,主茎16片叶 ,穗长30cm ,成…  相似文献   

3.
明恢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良籼型恢复系,利用它与多个三系不育系配组育成的11个品种先后19次通过品种审定,其中5个当家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6多万hm2。分析了明恢2155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并就明恢2155及其杂交稻品种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9,(1):25-28
锦两优华占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两用核不育系锦4128S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中、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结实率高、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性,2017年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锦两优8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两用不育系锦4128S与自育恢复系R8配组育成的中熟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镉低积累、抗倒性强等特点,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强化恢复系是获得强优杂交稻新组合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育系相同而恢复系不同的情况下,所配组合杂种优势的强弱、综合性状的好坏、产量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受到恢复系的制约。我国在税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面,主要是采取测交筛选和杂交选育的方法,育成的恢复系中,以明恢63最为突出,用其配组育成的汕优63,近10余年来一直是我国舢型杂交稻的主栽组合,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杂交水稻组合。80年代以来,结合不育系的改良,以明恢63作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配组,先后育成协代63、献改优63、D优63、红优63、特优63、马协优63、丝…  相似文献   

7.
许子良 《玉米科学》2002,10(1):072-073
根据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采用地理远缘和亲缘关系较远的双亲 ,组配的杂交组合 ,容易产生优良的后代。锦单 8号就是根据这一原则创造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有 6大特点 :抗病、抗倒、抗虫、抗旱、耐涝、活秆成熟 ,而且丰产性好品质优。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锦单 8号 (原名锦试 8号 )是锦州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锦 719为母本 ,外引系丹 34 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优质玉米单交种。锦 719是由美国先锋种子公司CM190_0 0 2杂交种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属于Reid系统 ) ,丹 34 0是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 (属于旅大红骨系统 )。二…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对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0S的选育经过,总结了该品种的育性表现、开花习性、农艺性状等主要特征特性。利用盐220S与盐恢888配制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08,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9,(1):79-81
川谷优T16是铜仁科学院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谷A与自育的三系恢复系TR1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D-1S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CD—1S是利用W7415S作为不育基因源与广东晚籼品种特青杂交选育而成,于1999年6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GD—1S株型集散适中,育性转换特性稳定,高抗稻瘟病,开花习性和品质性状较好,容易繁殖制种。而且该不育系穗大粒多,较易组配出大稳重穗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利用该不育系育成了粤杂122、粤杂889和粤杂174等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其中粤杂122已于2001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高蛋白香稻不育系湘8A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8A是利用人工制保方法,将多个亲本的优良必 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育成的具有高蛋白、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香稻不育系。它的育成为今后选育出高蛋白杂交水稻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2月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组应用表现。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屉优4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屉优418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以理想株型和优势利用相结合,用屉锦A和粳型特异亲和恢复系C418配组选育而成并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粒优势明显、株型理想、高抗稻瘟病、米质优良、增产潜力大、生态适应性广。到目前为止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种植6.6万hm^2以上。同时指出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9,(1):88-90
锦两优851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12年用自育优质粳型两用核不育系锦201S作母本,自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R127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农艺性状优、抗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其米饭香软,冷不回生。  相似文献   

15.
D型杂交稻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型不育系及其杂交稻是继冈型不育系及其杂交稻之后,由税亚种内品种间核置换育成的又一个籼籼型不育系。D型不育系的育成投产再次证明: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质核型雄性不育系,是水稻三系育种中普遍可行的有效途径。 一、D型不育系的选育经过 1972年作者从( Dissi D52/37 ×矮脚南特)F7的一个早熟、大粒株系(909)中发现一个花药白色,肥大,花粉圆败,自交不结实的不育株。当年用其再生稻与意大利B等21个籼稻品种测交,1973年种植的测交后代中,除意大利B表现部份保持外,其余20个品种全表现恢复。用意大利B连续回交,1976年回交6代后,性状稳…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20,(1):68-70
锦优1319是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仲衍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锦1A与恢复系蓉恢319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高直链淀粉含量等特点,201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鲜早白玉米是辽宁省辽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一个适合鲜食的玉米新杂交种,不仅具有良好的商品外形、白色、有粘性,鲜食风味好,优质,而且具有高产、高抗和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已于1999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填补了辽宁省鲜食品种的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鲜早白玉米是由母本早舒512与父本C1953杂交组合而成。1.1 母本早舒512的选育早舒512原始材料为“舒洛夫”杂合体。从1976年开始选育,到1982年在第6次自交后代出现性状稳定的系,开始进行配合力测定,其中以551121111系配合力最高,到1986年定名为…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铜川市旱地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在旱作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育成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T型雄性不育系,发校育成了对旱作农业生态条件适应性强的T型恢复纱,双亲的产量水平达到或超过常规对照品种,部位要本属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和生产应用前景。(2)选育出了强优势冬小麦T型杂交种,其中T9306在1996年黄淮冬麦区旱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名列第一;(3)降低杂交种使用方法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达到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农艺性状演变情况,本研究对2002—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审定通过的109份大豆品种的骨干亲本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通过杂交育种、复交育种与系统育种进行大豆品种选育.选育机构主要来源于3个方向,分别是科研院所、企业公司以及两者合作育成(院企合作...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2月27日,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对水稻研究所所承担的"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等5个2011年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进行评审验收。"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及两系杂交稻组合选配"、"三系杂交稻亲本的分子遗传改良与强优组合的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繁源A强优势组合的配制与利用"、"水稻区试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在育种上的应用"等项目共育成3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育成2个优质水稻不育系,改良育成1个抗稻瘟病恢复系,配制了30多个品种参加省级各级区域试验,建立了水稻研究所水稻苗头品种所区域试验平台。"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