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安徽省管店林培育的梓树幼苗,5个月生长期高度4.7市尺,直径2.5公分。8月间进行根外追肥小面积试验。选择较湿润的砂壤土,测定其中氮、磷、钾的含量,配制饼肥、草皮、拉圾等混合肥料,视土壤需要而施配,即土壤需要的肥料,配制比例要多一些。每亩  相似文献   

2.
韩文 《湖南林业》2006,(9):19-19
叶面施肥又称根外施肥一采取根外施肥,把握好肥料种类、浓度、时期、次数、部位等环节,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而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的含硼化肥能以100%以上的增长率促进树根生长。该肥料增强了树根与菌根之间的共生关系,有助于树木从土壤中吸收水和营养成分。施用硼肥后,小树苗根部的繁根繁殖提高了90%,由于促使树苗顶生长增加100%,根生长激增200%。  相似文献   

4.
PAAMPS高吸水树脂保肥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AMPS)高吸水树脂。在结构确定基础上,采用甲醛法、喹钼柠酮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对PAAMPS树脂的保肥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加入PAAMPS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且起到了肥料缓释作用,使土壤中的肥料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肥也叫根外追肥,与其它追肥一样,主要是辅助树木营养的不足。它又与一般追肥不同,营养物质不是通过根部,而是直接施于叶面后被吸收的。它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因而在近代林业中,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要使叶面喷肥发挥出最佳的效果,必须严格掌握以下几方面技术: 一、选择好喷肥时的天气。叶面喷肥要求在无风晴天进行,并预计喷后3—5天内后仍是晴天,至少无雨天。这样一方面保证喷的肥料能有较长时间停留在叶面;另一方面叶片光合作用旺盛,有利于提高喷肥效果。二、掌握好喷肥时间。在一天中,以傍晚喷肥效果最好,其次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子对树木细根生物量、生产与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C平衡和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大量研究所证实,树木有赖于细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而细根对环境胁迫比较敏感,因此细根动态可指示环境变化,还可反映树木的健康状态,影响树木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因子很多,本文在收集大量研究文献基础上,讨论了文献基础上,讨论了土壤养分,水分、pH值,温度等环境因子以及大气CO2增长对树木细根分布,生物量,生产和周转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开展细根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外追肥是果树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 ,根外追肥通常叫叶面喷肥又叫叶面追肥。它的优点是 :针对性强 ,用肥量小 ,吸收速度快 ,发挥作用快 ,不受土壤环境因素的影响 ,养分利用率高 ,增产效果显著 ,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和作物缺素急需营养 ,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时 ,采用叶面喷肥可弥补根系吸肥的不足 ,及时满足果树急需。现将根外追肥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1 肥料品种要适宜用作根外追肥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磷钾复合肥、氮磷钾复合肥、微肥、稀土微肥以及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料。生产上常用的叶面肥料有尿素、磷…  相似文献   

8.
根据雷竹林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能,选用碱性的肥料原料,研究配制了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料。土壤酸化的雷竹林施用该肥料后,自然出笋林和覆盖出笋林的土壤pH值分别平均增加0.53和0.18;有机质分别提高9.76%和7.69%;土壤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专用配方肥的施肥量较常规肥料减少42%以上,但产笋量平均增加10%以上,笋品质明显提升。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可以起到一肥多效的效果,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雷竹林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竹施用硅肥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在有效硅含量水平较低的流纹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上,中、低产毛竹林施用硅肥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产毛竹林中施用硅肥是没有增产效果的;土壤中有效硅的含量管较低,但足够毛竹生长对硅素的需要。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对硅素营养的诊断结果提示,即使在具有较高竹材产量的竹林中,无论施用N、P、K三要素肥料与否,硅的营养况仍然是接近适宜水平的。鉴于中因大多数竹林的实际情况,认为目前生产上尚无施用硅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沙棘根际土壤有机质特征及转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沙棘根际和非根际的有机质特征和转化酶活性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根际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可浸提腐殖酸及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胡敏酸E4/E6比值都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转化酶活性是非根际土壤的1.73倍。说明根际是树木和土壤相互作用最直接的区域,根际效应是树木改良土壤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1.
据《安徽农林科学实验》报道,在无林地带育苗或在生荒秃岭造林,对苗木进行菌根土接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高生长的有效措施。菌根就是土壤中植物幼根上的白色丝状覆盖物,它是真菌与树木的须根形成的共生体。菌根的菌丝可以侵入树木根的细胞间隙,而留在根外的菌丝体则互相交织,把根包住,形成菌套。菌根的菌丝体可以伸展到离根很远的地方,形成稠密网状的‘辅助根’,这就扩大了树木根的吸收面,增强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相似文献   

12.
生物固氮肥     
生物固氮肥是一种用泥土吸附固氮菌发酵液制成的固态微生物肥料,同传统合成肥相比,有如下优点: 1.肥效多元性。每克生物固氮肥中含有效固氮菌3亿个,这些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氮元素固定在土壤中,分解土壤中无效的磷、钾元素并能产生作物所需的其它微量元素,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氮、磷、钾及其它微量元素,具有多元功能。 2.增产效果显著。在减少50%尿素和化学农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蛋肥──无公害封闭式肥料常用的施肥方法,会造成一半以上肥料流失或挥发。而且长期使用化肥亦破坏了土壤结构,给土壤、水源、河流、环境等带来了严重污染。同时,林果等多年生作物,根系盘结于地表,也给施肥带来了困难。我局从70年代开始进行大颗粒长效包膜肥料的施...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肥又积根外施肥,是在值物生长过程中,将植物需要的肥料配成一定比例的水溶液直接喷酒于叶面、幼果、嫩梢的施肥方法。据试验,如在七八月间向植物叶面喷洒尿素,8小时后就可吸收所喷的肥,3天后,叶面变绿,8天后叶面含氮量增加0.464%。柑桔、柰李、板粟等果树,在花期喷肥,可提高坐果率,在生长期喷肥,可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果实膨大。叶面喷见宜在多云无风的天气进行。喷肥时要避开烈日和高温天气;一般在上午8-11时,下午3-6时进行,以无露水的早晨和傍晚喷肥最宜。如在中午喷肥,不但肥滚落发快,而且容易烧伤叶片和果实…  相似文献   

15.
花卉肥害的防治林云甲要使花卉叶茂花繁,香浓果大,就应该在不同阶段及时适当地施以不同的肥料。盆花长得好,全靠肥料施得巧。不能及时供肥,或不适时,或超量施追,或施追劣质肥、生肥,就会招致“肥害”。肥害是不容忽视的。一邻居家对8盆花追了一次肥,中午追施,到...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施P肥和接种外生菌根菌对蓝桉生长、生物量和养分积累的影响。在云南楚雄的试验表明:接种外生菌根菌只能在幼林期促进树木生长,3a后这种促进作用不显著。施P肥能在幼林期促进蓝桉树高和胸径的生长,但4.5a后这种促进作用也变得不显著。由于施P肥提高了蓝桉的保存率,所以也显著地提高了蓝桉林的生物量。低P处理时,树木保存率低,较大的生长空间促进了树木的后期生长,可能会导致施P肥对后期单株蓝桉树高和胸径生长作用不显著。施P肥还增加了树木N、P和K的养分积累量,提高了上述养分的利用效率。施P肥同时还明显增加了林下植被和林下凋落物P的积累量,但不能明显增加N和K的养分积累量。树木叶片和土壤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施P肥对蓝桉幼林作用明显。试验表现出接种外生菌根菌只能在低P情况下促进树木生长,不能在高P情况下促进树木生长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农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化学农业时代,提供足够的化学肥料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保证.也是使农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使用单一肥料已远不能满足现今农业的发展,而且易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氮、磷、钾比例失调,有时甚至造成农业减产。若切实有效地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必须科学施肥,而科学施肥向化肥工业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发展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复肥。多元素复肥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大力发展,不仅有农业上的因素而且有工业技术经济上的原因。一方面肥料的农业效果试验已经充分证实,多元素复…  相似文献   

18.
膨润土吸水保肥能力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试验测定施入不同比例的膨润土及膨润土与肥料混施后,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分别测试不同百分比浓度的膨润土、生壤土、沙土吸附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来判定膨润土吸水、保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桑树根外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树采取根外施肥,吸收快,肥效高。但施用不当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造成药害肥害,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1)选择好肥料种类及浓度。桑树生长前期,桑园缺肥或天气干旱时,可施用氮肥、喷施宝、蚕桑高、植物动力2003等叶面肥料;生长后期或肥足、多阴雨时,...  相似文献   

20.
沙质土蓄水保肥栽培措施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掺壤土、施秸秆、根下铺塑料膜、置塑料袋和聚水抗旱栽植等措施,营造了毛白杨节水灌溉栽培试验林。造林后连续5a的试验结果表明:掺壤土和施秸秆使土壤蓄水性和保肥性明显提高;在根下铺塑料膜可截留下渗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使土壤剖面局部水分、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聚水抗旱栽培调节了地表水聚集动态,增加了根系周围土层水分的入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各项措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蓄水性能;使降水利用率和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