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73年来开展本研究工作。~(60)Co-γ-射线辐射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蛹,剂量为5,000~6,000伦,不育效果达98~100%。剂量率在34.6~320伦/分钟的范围内均有效。以蝇蛹期经过的66~77%的期间对辐射较为敏感。辐射后对不育蝇的习性无不良影响。不育雄蝇的支配竞争能力达到理论值。不育雌蝇均不产卵。 不育蝇以350~400微居礼/毫升的~(131)I-KI-蜜糖液饲喂24小时后释放,在野外用γ-线检测仪检出标记不育蝇的放射性强度为16~20伦/小时。初步估计不育蝇飞迁的距离为1,000~2,000米直径。 释放不育蝇能使蚕室中蚕儿的寄生率及蝇卵孵化率有所降低。使野外诱蝇的寄生率及蝇卵孵化率有明显的减少,持续期约7天。 对辐射不育蝇的习性及野外寄主作了一些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啤酒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试验以不同体积比浓度的(0,40%,60%,80%)漓泉啤酒培养基饲养果蝇,测定了果蝇的寿命、繁殖力和体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的啤酒,均显著缩短雌蝇的平均寿命(P<0.01)和最长寿命(P<0.01),但延长雄蝇的平均寿命((P<0.05))和最长平均寿命(P<0.01);繁殖力方面,各剂量组均增加来果蝇子代的数量(p<0.01),添加啤酒对子代成蝇体重的影响无明显变化,说明漓泉啤酒可以促进子代数量增加,并对果蝇的寿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黑腹果蝇研究枸杞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枸杞原液100 mL分别稀释1倍、3倍、5倍,制备基础培养基和试验用培养基。收集8 h内羽化未交配的黑腹果蝇,用乙醚麻醉后按雌雄随机进行分组,每个浓度选择雌果蝇和雄果蝇各20只,分别装在2个培养基中,每管10只。即每个浓度4个试管,置于(20±1)℃恒温培养箱中,每3 d更换1次培养基,分别进行果蝇寿命、性活力、飞翔能力的测定,探究枸杞的抗衰老作用。结果:3倍剂量组枸杞显著提高了果蝇的平均寿命(雄果蝇增加25.1%,雌果蝇增加27.5%,P0.01)和最高寿命(雄果蝇增加27.3%,雌果蝇增加31.7%,P0.01);果蝇的性活力显著提高13.5%(P0.01)。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枸杞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果蝇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时段果蝇的活动规律,为果蝇成虫诱杀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果蝇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处理,在现场研究果蝇在晴天、阴天、雨天及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活动规律。在供试的6种成熟水果中,香蕉、蓝莓对果蝇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其他4种水果(P<0.01),绿如蓝牌果蝇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香蕉(P<0.01)。在晴天,果蝇的活动更为频繁(P<0.05),晴天诱捕到的雄果蝇数量明显高于阴天和雨天(P<0.01)。诱捕到的果蝇种类主要是黑腹果蝇、斑翅果蝇、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等。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果蝇的活动明显不同,8:00~10:00和16:00~18:00是其活动的两个高峰期。天气条件对果蝇活动有很大影响,一天内果蝇活动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是8:00~10:00和16:00~18:00,利用绿如蓝牌引诱剂可对果蝇成虫进行有效诱杀。  相似文献   

5.
多化性蚕蛆蝇是以幼虫寄生于蚕体,吸取蚕体脂肪及血液为生的双翅目昆虫。蚕儿每年由于蚕蛆蝇的寄生为害,使蚕茧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我们应用射线辐射蚕蛆蝇后期蛹导致蚕蛆蝇不育试验成功后,在生产中试释放不育蝇,亦收到防治效果。但释放蚕蛆汀、蝇需要人工培育大量不育蝇,才能在生产上起到防治作用。因此,研  相似文献   

6.
<正> 1973年以来,我们在应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研究中,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期间内,用280伦/分钟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翁花沙半岛,释放了不育的蚕蛆蝇,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对野外蚕蛆蝇种群的影响,以期达到不用或少用药剂的目的。同时,总结以蚕养蝇繁殖不育蝇的经验,为提供大量不育蝇作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 前报报道了应用~(60)钴—γ—线辐照蚕蛆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的后期蛹导致不育,连续释放不育的蚕蛆蝇,可以降低野外的蝇口密度和蝇卵孵化率,在不施用农药的情况下,能使蚕茧的蛆孔茧的损失控制在1%以下。可以作为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连续释放不育蝇,对野外蝇口密度的消长及防治效果的影响。 一、连续释放不育蝇对蚕儿寄生率的影响:从1981~1982年调查结果得知,一年内蚕蛆蝇对家蚕寄生率的消长规律是:5月前的寄生率(包括蝇卵及蝇蛆寄生率)是极低  相似文献   

8.
蚕蛆蝇是我国主要蚕业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蝇害损失有所增加。1973年在华南农学院赵善欢教授的指导下,应用辐射不育技术引致蚕蛆蝇不育,释放不育蝇,降低田间蝇口密度,以期达到防治的效果。经过三年的田间试验,初步验证辐射不  相似文献   

9.
1973年以来开展辐射不育技术防治蚕蛆蝇之研究,对辐射适期、剂量及剂量率等条件进行了筛选,认为在蝇蛹历期66—77%的时间内,用280伦/分钟的剂量率,辐射总剂量达到5500—6000伦,可以达到90%以上的不育效果。1978年以来在顺德县勒流公社稔海大队东安生产队的翁花沙(半岛)进行释放不育蝇,以调查减少蝇害的效果及  相似文献   

10.
茶尺蠖辐射不育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上讲,辐射不育属于生物防治范畴,是综合治理害虫的一项新措施。自1956年美国利用雄性辐射不育防治螺旋蝇获得成功之后,引起了国内外植保工作者对辐射不育的关注。在此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不断有人进行探索与研究,现已冲破了辐射不育只适于少发性(年发生1~2代)、单配性(只交配1次)、狭分布害虫的局限,成为多种害虫种群间自相残杀的手段。为了寻求茶尺蠖综合治理新技术,作者于1979年对  相似文献   

11.
<正>来自全球的14个不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致力于研究斑翅果蝇的生命周期和控制方法。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中国和匈牙利的研究人员着重研究通过天敌对斑翅果蝇进行有机防控。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对果蝇的生命周期有更多详细了解,目前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果蝇在低温下的发育情况。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已假定果蝇在10℃  相似文献   

12.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浸润性斑翅果蝇喜欢甜、软的水果,从而为果蝇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在过去4年里果蝇已遍及美国,对美国作物造成数亿美元的损失。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昆虫学研究人员指出,知道斑翅果蝇喜欢软甜水果,可以把注  相似文献   

13.
求偶行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的范例。在果蝇中,求偶行为由fruitless(fru)的基因所控制。果蝇的fru基因在雌雄中存在不同的剪接方式,雄的剪接方式是雄果蝇求偶行为和性别决定所必需的。本文就此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以野生型黑腹果蝇为对象,用含不同浓度EGCG(20、40、80μL/L)的培养基对果蝇进行生存试验。统计果蝇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和平均寿命,观察EGCG对雌、雄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GCG作用浓度的提高,能有效延长雌雄果蝇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以及平均寿命,当EGCG浓度为40μL/L时为延长雌果蝇寿命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7月 ,宁安市宁西乡几个农户饲养的近 10 0 0只小尾寒羊 ,有 182只发生以咳嗽和流浆液性、粘液性、脓性鼻汁及呼吸困难为特点的寄生虫病 ,其中死亡 7只。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死后剖检 ,在鼻腔和鼻窦内找到鼻蝇蚴虫而进行综合性诊断。治疗以驱虫为主 ,以河北远征兽药厂生产的阿力欣注射液为首选药物。用量按每千克体重 0 .0 2mL进行颈部肌肉注射。除严重的患羊死亡 7只外 ,其余羊只在用药后的第 2天表现鼻喷剧烈 ,骚动不安 ,第 3天症状全部消失 ,获痊愈。在成蝇飞翔季节 ,为防止成蝇在羊鼻孔产幼虫 ,可向羊鼻孔周围涂擦 3…  相似文献   

16.
在果蝇羽化至性成熟期间补饲不同剂量的蜂王浆,研究了蜂王浆对果蝇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蜂王浆可极显著提高雌果蝇的繁殖力,其F1代成蛹数最高可比对照组高158%;而王浆对雄果蝇的繁殖力影响不明显。试验还发现,王浆对果蝇繁殖力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雌性果蝇的性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为了探索白消安对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将20只6~7周龄性成熟雄ICR鼠随机分成4组,以注射50%DMSO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以每只40、45、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白消安。从注射当天开始分阶段共与母鼠合笼15次,记录了460只合笼母鼠的受孕率、窝产仔数,以及922只后代的性别,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不同剂量药物对小鼠生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注射白消安能够造成小鼠的短期不育,但这种不育是可以恢复的,且低剂量比高剂量注射恢复更快。白消安虽然会对小鼠的生殖能力造成影响,但不会影响其后代的性别比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苏丹红Ⅰ对果蝇的影响,试验以不同浓度苏丹红Ⅰ处理培养基饲养果蝇,测定了果蝇子代生殖力、生长发育周期及与寿命相关的3个指标。结果表明:苏丹红Ⅰ能诱发果蝇生殖细胞突变并导致不育,浓度越高对生殖力的影响越显著;而且生殖力一代比一代下降得更加明显,苏丹红Ⅰ浓度越高对后代延长卵期、幼虫期、生长发育周期的效应越显著,对后代降低寿命的效应越显著;而且这种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表现出对雌性的影响大于雄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茵陈(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对致炎因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诱导的果蝇肠道损伤的修复作用,将果蝇分别用正常培养基和添加10%茵陈的培养基喂养,利用SDS诱导果蝇肠道损伤后,分析果蝇生存率、肠道前体细胞形态和数量、肠道上皮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肠道上皮细胞死亡数量。结果表明:茵陈可以提高喂食致炎因子后果蝇的生存率,明显抑制SDS损伤后果蝇肠道前体细胞的过度增殖,降低肠道上皮细胞ROS水平和死亡细胞数量。说明茵陈对SDS诱导的果蝇肠道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EST库资源克隆家蚕腺苷酸转移酶基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相对保守的特点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以果蝇 (Drosophilamelanogaster)腺苷酸转移酶基因 (adeninenucleotidetranslocase,ant)cDNA序列作为模板 ,对家蚕 (Bombyxmori)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 ,克隆了家蚕腺苷酸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 (GenBank登录号为AY2 2 70 0 0 ) ,全长为 1936bp ,并经RT PCR克隆、序列分析验证 ,结果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该cDNA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 (ORF ,2 0 7~ 110 9bp) ,推测编码蛋白为 30 0个氨基酸 ,通过与烟草天蛾 (Manducasexta)、蜜蜂 (Apismellifera)、绿蝇 (Luciliacuprina)、果蝇、蚊子(Anophelesgambiae)等昆虫的腺苷酸转移酶蛋白序列比较 ,发现该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表明根据物种间同源基因序列 ,对跨物种间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检索筛选、拼接 ,是基因克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