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在浙西红黄壤地区特定的光温条件下,采用马铃薯、春玉米、棉花三熟制,春夏茬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效潜力,棉花产量1350~1500kg·hm-2与对照(麦-棉两熟)能持平。该熟制1997~1998年两年在全市龙游、江山等县(市)示范种植600hm2。1998年龙游县杨家村连片种植10hm2,经省市有关专家考查验收结果表明:皮棉产量达到1503kg·hm-2,鲜玉米产量达到14360kg·hm-2,春马铃薯产量达到1.35万kg·hm-2,年产值达到5.25万元·hm-2,比对照麦棉两熟制年产值1.95万…  相似文献   

2.
张家港市南丰镇镇级丰产方从1994年起进行移栽地膜棉试种以来,累计种植234.33hm2。据调查统计,1994~1998年5年平均成铃127.79万个·hm-2,平均产皮棉2067kg·hm-2,连续5年创1875kg·hm-2的好成绩。1996、1...  相似文献   

3.
棉花高产规范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产在1650kg·hm-2以上的高产棉花研究结果,单位面积结铃数是制约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单株结铃数对单位面积结铃数的影响最大。实现单产1650kg·hm-2以上目标的规范技术是:密度458~525万株·hm-2,施有机肥30~375t·hm-2,纯氮150~225kg·hm-2、P2O5120~147kg·hm-2、K2O114~150kg·hm-2,应用生长促进剂化促4~5次、应用缩节胺30~45g·hm-2化控2~3次。  相似文献   

4.
1997年山东省棉花收获面积39.3万公顷,总产35.4万吨,单产皮棉近900kg·hm-2。全省棉花生产在面积比上年减少8.7万公顷的情况下取得了总产和上年大体持平,单产创近十年来最高水平的好成绩。1997年我省棉花生产能够在大灾之年夺得丰收,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疆渭干河流域棉花均衡增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张巨松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830052渭干河流域包括新疆库车、沙雅、新和三县,属绿洲平原灌溉农区。1994年棉花种植面积达5.5万hm2,平均单产1275k8.hm(-2)。单产为750kg·hm(-2)的中低产...  相似文献   

6.
1技术特点1.1经济效益高。草莓一般产量7500kg·hm-2,产值3万元·hm-2。棉花产皮棉1275kg·hm-2,产值16575元·hm-2。草莓棉花套作比麦、棉两熟产值增加23000元·hm-2。1.2一膜两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在草莓垄沟...  相似文献   

7.
豫北地区棉花最高产量和最佳产量的施钾量分别为153kg·hm - 2和134kg·hm - 2。不同施钾水平时棉花的经济效益不同,当施钾量为135kg·hm - 2时,产值和利润均为最大,分别为240 万元·hm - 2和225 万元·hm - 2。  相似文献   

8.
1997年南京农业大学与灌云县棉办,联合承担国家科委与省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中,创棉花“2250kg”高产4个6.67hm2以上示范方和攻关试验区,皮棉产量均突破2250kg·hm-2,苏棉12号实收皮棉达2464.5kg·hm-2,攻关试验区苏棉8号达...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为45万株·hm-2、施氮3375~4875kg·hm-2,为江苏里下河棉区麦套移栽地膜棉花的适宜密肥组合,在使棉花群体质量得到优化的同时,能有效地获得优质与稳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10.
棉花蕾期喷施烯效唑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蕾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结果表明:初蕾期喷施15~75mg·kg-1烯效唑,能降低棉株高度、主茎节间长度,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提高棉花产量。其中以喷施60mg·kg-1烯效唑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较喷施清水增产皮棉161.5kg·hm-2,提高12.6%;较喷施200mg·kg-1缩节安增产皮棉40kg·hm-2,提高2.8%。  相似文献   

11.
1996~1998在黄梅县孔垅镇杨树林、邢圩、公口、严闸、周碾等10个村进行试验、示范调查,粮棉连作夏粮平均单产3189.75kg·hm-2,皮棉平均单产1642.5kg·hm-2,棉田增套豆每公顷平均分别收绿豆937.5kg,黄豆900kg,能增加...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衡水市棉花生产一波三折,棉花面积由1984年的17.4万hm2,下降到1995年的10.93万hm2,平均产量由1984年的825kg下降到1995年的483kg·hm-2。究其原因,除了国家政策的调整,自然灾害、病虫危害以外,栽培措施运...  相似文献   

13.
南阳植棉历史悠久 ,建国后 ,棉花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80年代以来 ,随着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两膜移栽、全程化调、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全面应用 ,棉田面积不断扩大 ,植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4.9万公顷发展到17.49万公顷 ,单产稳步提高 ,由1950年的82.5kg·hm -2 提高到1056kg·hm -2 ,总产由0.404万吨提高到18.46万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农民的植棉积极性高涨。棉花生产已成为振兴南阳经济和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 ,我区棉花生产出现了徘徊和下…  相似文献   

14.
高唐县棉花、绿豆间作栽培技术高洪家山东高唐县棉办252800我县直播春棉面积常年稳定在2.6万hm2以上,为了提高棉田种植效益,我们进行了棉花、绿豆间套模式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棉花间套绿豆皮棉产量1400kg·hm-2,能增收绿豆700kg·hm-2...  相似文献   

15.
尼日尔国土面积126.7km2,人口853万,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欠发达国家。全国85%的居民从事农业,农业产值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2.5%。自1982年以来,年均种植棉花约6000公顷,单产子棉853公斤;1997年尼日尔共播种棉花13002公顷,共收子棉7788吨,单产600公斤。尼日尔棉花单产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贫脊,物化投入低(化肥投入200kg·hm-2);耕层浅,管理粗放;害虫危害严重(主要是棉铃虫、卷叶虫)。植棉面积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轧花能力不足,全国只有一个2台型88片轧…  相似文献   

16.
我市属江苏省里下河水旱轮作地区,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有利于发展棉花生产,80年代中期以来,棉田面积一直稳定在1.4万公顷左右,皮棉单产在1200kg·hm-2左右。为提高棉花单产水平,我们始终重视新品种的引进试种与推广。90年代以来我市大面积生产上主...  相似文献   

17.
宁陵是豫东地区的主产棉县,进入90年代以来,棉铃虫严重发生,成了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障碍。自1994年起,从中棉所引进试验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30,共示范种植85hm2,当年平均单产8895kg·hm-2,高产地块单产1380kg·hm-2,减少防治药费60%~80%;1995年推广示范46667hm2,平均单产945kg·hm-2,减少防治药费60%,产量比常规棉略低;1996年试种23333hm2,平均单产9375kg,二代棉铃虫发生为害顶尖7%,但田间表现长势不整齐,比常…  相似文献   

18.
我市棉农有在棉田间套种的习惯,通过几年规范化种植,摸索出棉田套种菜苔、番茄、青菜的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显著。皮棉产量1360.5kg·hm-2,菜苔4360.5kg·hm-2,大麦2756.25,番茄44092.5kg·hm-2,青菜30375kg·h...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影响衡水地区棉花产量不利因素分析陈桂荣,刘敬权,任俊贤衡水地区棉花办公室1995年,我区棉花播种面积13.01万hm2,单产480kg·hm(-1),总产62176t,分别比上年增加4.6%和25.2%。在去年全区棉花生产遇到十分不利气候条...  相似文献   

20.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施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的关键,江淮丘陵棉区,当每公顷施用 N237.6kg, P2 O547.55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 1639.50kg·hm - 2;当每公顷施用 N231.90kg, P2 O529.56kg, K2 O218.41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等量氮肥,以基肥∶蕾肥∶花铃肥= 5∶2∶3 的施用方式最佳,单铃重、单株铃数、成铃率都有所增加,脱落减少,产量增加11.56% ,施肥效益提高 22.4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