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3~4年生的欧洲三倍体山杨的根条进行无性繁育技术研究,通过对根条的选取、剪切、播种管理等环节的研究与分析,建立起了欧洲三倍体山杨无性快速繁殖体系,为生产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生产育苗的实践经验,从种子采集,整地、坐床,播种,苗期管理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欧洲山杨(PopulustremulaL.)在新疆主要集中分布在阿勒泰、塔城、天山东部北坡是西部伊犁山区。新疆百万亩山林再造工程中,欧洲山杨是最主要阔叶树种。天山西部林业局把欧洲山杨作为营造针阔混交林的首选阔叶树种。欧洲山杨播种盲苗技术和技术规程标准,已经由天西林业局设计院制定完成,在各山区苗圃开展育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具体播种育苗工作中,各单位在技术上依旧很模糊,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我们根据巩留林场在该项工作中获得的成功经验,本着“服务生产、指导生产”的方针,把播种育苗的几个关键过程,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4.
欧洲山杨为新型彩叶树种,开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文章详细介绍了其播种扦插育苗技术,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山杨采种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杨采种、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当年采种母树的最佳期为放叶前的5月1日~5月5日。山杨蒴果成熟的标志是果皮变成米黄色,种子浅棕色,10℃以上积温为353.3~368℃,物候项特征是紫丁香将要开花。山杨适宜的播种地是排水良好、前茬是针叶树的土壤。出苗后的管理重点是防暴雨、冰雹和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山杨是天山林区主要的阔叶树种,它在苗期及成年期受灰斑病(Corzneum Populinum)为害极其严重,尤其苗期,有些年份几乎是毁灭性的。1964—65年、1973年在奇台、阜康、巩留等林场调查播种的山杨苗,生长期间曾因灰斑病的为害,使苗木地上部凋萎枯死。残留无几,对育苗生产影响很大,1965年在阜康林场天池苗圃对二年生及当年播种山杨的发病情况作了一些初步观察及大面积防治,现将观察及防治结果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7.
针对辽东地区山杨苗木繁育问题,研究了不同作床方式、播种量和覆盖技术措施对出苗率和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辽东山区山杨育苗最好采用高床育苗,1年生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27.5 cm和0.53 cm;播种量以每667 m2播种0.5 kg为宜;不同土壤质地的不同覆盖措施,其出苗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尤以树叶覆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杨优树,研究了山杨四倍体植株诱导、杂交以及三倍体检测技术,对山杨及其杂种的三倍体诱导及检测提供较为简洁易操作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我省森林资源危困问题,尽快在山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吉林市林科所以大叶山杨与德国交换了三倍体山杨,经引种试验和对三倍体山杨进行改良技术研究,培育出了大叶山杨与三倍体山杨改良苗,所培育的改良苗保持原树种特性,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杨资源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括了中国山杨自然分布及资源情况,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山杨在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介绍了山杨在工厂化育苗技术方面的突破与成就,分析了制约山杨研究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山杨今后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佛山方竹母竹分株单株蔸苗、1年生营养袋实生苗、1年生实生裸根苗造林,对造林后竹苗的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笋)数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苗木对苗木地径生长、苗高生长、新发苗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对苗木地径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苗高生长的影响为:母竹分株苗造林>裸根苗造林>营养袋苗造林;对新发苗(笋)数量的影响为: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母竹分株苗造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杉木不同优良品种苗期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对不同种源的6个杉木优良品种进行了苗期对比试验。通过对苗高、地径、高径比及苗木质量分级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杉木优良品种播种品质优良,苗木生长良好,质量高;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各品种苗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广西融水杉木种源种子是苗期表现最为优良的杉木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从良种材料选择和用种量确定以及苗圃地选择、圃地准备、菌根菌接种、播种、大田切根、营养土配制、芽苗培育和切根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大田切根育苗和芽苗切根育苗以及直播容器育苗和芽苗切根移植容器育苗等4种马尾松良种富根壮苗培育技术.同时,提出了壮苗指标,分析了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teractions between scarification treatments and seedling types of Norway spruce were examined at two different locations in southern Sweden. The scarification treatments were not scarified control, mounding and soil inversion and the seedling types were a 10 week-old containerized seedling (mini seedling), a 2 year-old containerized seedling and a 2 year-old hybrid seedling, grown as a containerized seedling the first year and as a bare-root seedling the second year. Site preparation intensity had a greater effect on the mini seedling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ini seedlings established faster in the soil inversion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larger seedling types. At the same seedling age, the mini seedlings had faster or similar growth rate as the containerized and the hybrid seedlings regardless of scarification treatment. Although mini seedlings grew as well as or even better than larger seedlings if they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y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ir planting environment and proper handling was critical. Problems with frost heaving and competing vegetation have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si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seedling type.  相似文献   

16.
对5个杉木优良品种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杉木优良品种苗木生长良好,苗木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在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沙县官庄杉木第2.5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苗木1年生时生长表现最优,其苗木高,地径粗,苗木健壮;邵武卫闽杉木第2.5代、第2代苗木和沙县官庄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一般;三明市郊杉木第2代苗木生长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7.
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变异及苗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银杏家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苗期选择提供依据,对40个银杏半同胞家系的种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半同胞家系种苗性状遗传力较高,不同家系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异,家系内变异较小,种苗性状作为苗期选择的指标是可行的。随苗龄的增长,家系间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和分化有加大的趋势,银杏分枝类型的数量比例也会发生变化,由幼龄时长枝占优势会逐渐转变为成龄短枝占优势。银杏家系种子大小能反映该家系在苗期的生长表现,种子愈大,苗期生长量愈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57,自引:5,他引:52  
分别从裸根苗培育技术,容器苗培育技术,无性繁殖苗培育技术,生物制剂在育苗中的应用,稀土在育苗中的应用,苗木质量评价技术,苗木活力保护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苗木培育理论和生产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3种覆盖条件(切碎稻草、新鲜苔藓和地膜)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苗木的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生长及地径生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覆盖条件对种子出苗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和地径的影响从优到劣的顺序均为苔藓覆盖>地膜覆盖>稻草覆盖.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苗高生长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大,达到26.1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苗高生长最小,为18.4 cm.不同圃地覆盖物对苗木的地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新鲜苔藓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大,达0.55 cm;而切碎稻草覆盖下地径生长最小,仅达0.43 cm.综合分析可知,新鲜苔藓是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的首选覆盖物.  相似文献   

20.
金凤栋 《甘肃林业科技》2011,36(2):28-30,56
通过对灰楸播种、扦插、嫁接育苗技术及生长性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出苗率为21.82%,扦插成活率42.3%,嫁接成活率74.0%;并分析了苗木的各项生长质量指标,不同长度插穗扦插苗质量评价值为:12 cm插穗(21.6)>8 cm插穗(20.6)>16 cm插穗(19.8);直播苗和嫁接苗苗期生长和形态特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