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李靖 《种业导刊》2011,(4):18-18,20
1猝倒病 1.1症状 幼苗出土前即可受害,造成种子、胚芽或子叶腐烂。受害幼苗出土后,近地面幼茎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色病斑,绕茎扩展,似水烫状,而后病茎缢缩成线状,幼苗即倒地。空气潮湿时,病苗或土壤表面可出现白色絮状霉层。  相似文献   

2.
1 发病症状1.1 真菌性立枯病芽腐在秧苗出苗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苗的幼芽或幼根变褐色,病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芽基或根部生有霉层,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基腐又叫针腐,多发生在幼苗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苗,叶片不展开,茎基部变褐色,有时叶鞘上可见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种子与幼苗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软弱,易折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黄枯多发生于幼苗三叶期前后,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比健苗矮小,心叶卷曲,病苗叶尖不吐水.  相似文献   

3.
<正>西瓜菌核病在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植瓜上均可发生,以大棚内发生较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西瓜的茎蔓、叶片和果实。一、发病症状幼苗染病:子叶发病,初呈水渍状,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枯死,幼苗猝倒,并以此病株向四周扩展,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茎部染病:多在茎基部、瓜蔓分枝处或叶柄基部开始,最初病斑呈水渍  相似文献   

4.
正蔬菜秧苗的猝倒病又名绵腐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影响蔬菜正常生产,并延误农时,在蔬菜育苗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一、症状蔬菜种子如果受到猝倒病的病菌侵染则在播种后不能萌发。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之前如果感染猝倒病,会引起子叶、幼根及胚轴病部呈水浸状褐变,病部扩展后组织腐烂,导致烂种、烂芽。幼苗出土后如果感染猝倒病,一般会在幼茎基部或中部出现水渍状软化,之后变成黄褐色病斑,继而病斑绕茎扩展,使病部变为褐色并缢缩。幼苗一旦感染猝倒病,会迅速扩展,子叶凋萎之前病苗便折倒贴附在地面,刚折倒的幼苗  相似文献   

5.
正苦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等,为典型的土传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苦瓜根和根颈部,引起茎叶枯萎,最后导致植株枯死(图1)。发病症状幼苗期发病:幼苗受害早时不能出土,即在土中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现失水萎蔫状,叶色变黄、叶脉黄化,子叶萎蔫下垂,根茎基部变褐缢缩,病苗枯死,剖开可见维管束变黄。胚茎基部呈褐色水渍状软腐,潮湿时长出白色菌丝。成株期发病:植株藤蔓生长缓慢、衰弱或矮化,通常从基位叶发展,叶片  相似文献   

6.
<正>1.菜用大豆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茎、豆荚及籽粒。幼苗受害,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深褐色凹陷斑,适温多雨时,病害扩展迅速,造成病苗枯死。叶片染病,初现褪绿小圆斑,后逐渐形成中央灰色至灰褐色、四周红褐色的蛙眼斑,直径为2~5毫米;湿度大时,叶片背面病斑中央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发病重时,病斑布满整张叶片,致使病叶干枯。茎部染病,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密布微小黑点。豆荚染病,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籽粒染病,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病斑  相似文献   

7.
杨宏峰 《种子世界》2010,(12):29-29
<正>1症状与为害大豆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以侵染茎、荚和种子。带病种子产生的细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深褐色,稍下陷的病斑,气候干旱时,病斑停止发展;低温多雨时,病斑继续蔓延至生长点,使幼苗枯死,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西瓜苗的猝倒病与立枯病(以下简称两病)症状非常相似,瓜农往往误诊而选错药剂防治,不但提高成本,而且易延误防治。因此,在西瓜育苗期一定要重视对这两病的防治。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种植试验,现将这两病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症状识别1.猝倒病。苗期感染此病后,露出土表的茎基部或胚轴中部初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病苗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在地,一拔即断,病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或缩为线状,湿度大或气温高时,病部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2.立枯病。主要为害地下根部或幼苗茎基部,初在病部现不规则形或近椭圆形暗褐色斑,病斑稍凹陷,病部扩展绕茎1周后致茎部萎蔫干枯,造成瓜苗死亡,但不折倒。根部感染此  相似文献   

9.
<正>豌豆立枯病又称豌豆基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发生在苗期。种子发病,造成烂种。子叶染病,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继续扩展到整个幼茎基部时,幼茎逐渐萎缩、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导致幼苗生长缓慢,最后枯死,有时折倒。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先拔除病苗,带出田外深埋,然后喷铜氨合剂(硫酸铜0.5千克加5升氨水混匀),防止蔓延。或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相似文献   

10.
<正>茄子根腐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主要侵染茄子根部和茎基部。连年重茬种植,会出现茄子定植后大面积根腐死秧现象,发病率可达40%以上,甚至绝产绝收。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连作地、低洼地、土壤黏重,发病重。一般在茄子定植后开始发病。1.发病症状病菌初期侵染茄子主根或茎基部,水渍状斑,然后病斑转为褐色,后又变为黑褐色。这时地面上植株还正常,随着茎或根部病斑不断扩大,当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时,病部的组织溃烂露出木  相似文献   

11.
<正>合欢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通常栽植于庭院中,也可作行道树栽植,适生栽植的地域广泛。近些年来,其枯萎病的发生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合欢植株的观赏价值。危害症状种子带菌,发芽后感病会使芽变褐、腐烂;幼苗期发病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发黄,以后少数叶片开始枯萎,最后扩展至全株,此时根及茎基部已经软腐,植株枯死;成年大树被病  相似文献   

12.
豇豆根腐病俗称烂根、死藤、豇豆瘟,各地均有发生,为害较重。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病,主要侵害根和茎蔓。根部发病,呈典型根腐,主、侧根及茎基部变褐色腐烂,病部略凹陷,地上部叶片由基部向上逐渐萎黄,严重时全株枯死,有时根部及茎基部出现褐色纵向裂痕,剖视病部及附近的  相似文献   

13.
正南瓜疫病(Pumpkin Phytophthora rot)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图1)。发病症状幼苗发病:多始于嫩尖,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情发展较快,萎蔫枯死,但不倒伏。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图2),软腐,边缘不明显。也有从叶缘开始发病,向内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的大病斑,呈黄褐色湿腐状,空气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部分或大部分软腐、下垂,病部可见白霉。干  相似文献   

14.
<正>1.立枯病多为害根部,常在苗期发病,播种时可造成烂籽、芽枯,致缺苗断垄。幼苗期染病,多致幼苗立枯死亡。初期在根茎部一侧产生近椭圆形褐色坏死斑点,逐渐形成褐色大斑,绕茎一周致茎基全部呈黄褐色病变坏死并迅速向上发展。空气干燥时,病茎缢缩,幼株随病害发展萎蔫死亡;潮湿时病  相似文献   

15.
<正>白绢病是兰花世界性病害之一。该病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节,以及秋雨连绵时发生尤为严重,主要为害兰花的根部及茎基部分。初发病时,在兰叶基部接近土壤处出现水渍状黄色病斑,后迅速扩展至根部,随后叶片萎蔫、茎杆呈褐色腐烂,容易折断。严重时兰花假鳞茎也会被侵染,在病部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呈辐射状延伸,并在根际土表蔓延。  相似文献   

16.
正菜豆炭疽病,为菜豆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图1),主要危害叶、茎及豆荚,特别是潮湿多雨地区,为害严重,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均有发生,各生育期及采收贮运过程中均能发生,多在开花前后开始发生。发病症状幼苗被害。子叶、子茎、叶柄、茎上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的近圆形病斑,凹陷呈溃疡状,叶缘上的病斑呈半圆形,子茎病斑条状,锈色,严重时,幼茎折倒,造成幼苗枯死。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青花菜种植面积大,但大多露地种植,大棚栽培的不多,主要是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黑腐病易发生,发病田块轻者减产,严重时可能绝收。黑腐病在青花菜幼苗期至成株期均会发生。幼苗发病,子叶呈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发病,后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枯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干腐,以至全株萎蔫死亡。花球发病,从球面一点病斑逐渐扩散,严重时整个花球发黑腐烂。  相似文献   

18.
1南瓜疫病的症状 南瓜疫病在整个生育时期都可以发生,危害叶、茎及果实.幼苗期发病,茎基部出现水浸状软腐,多呈暗绿色圆形斑,近地面处缢缩或枯死,常造成幼苗倒伏.成株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叶片腐烂象开水烫过一样,并在病部可看到白霉.茎部各部位可发生褐色软腐状不规则斑,蔓延迅速,湿度大时,病部也产生白色霉层.果实被害,其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凹陷斑点.迅速扩散全果,致使果实腐烂,果实上常密生灰白色的霉状物即菌丝.  相似文献   

19.
正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高达40%~50%。带菌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熟的含稻草肥料,是每年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秧苗或成株叶片遭受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稻瘟病可危害叶、节、穗颈和谷粒。一、不同部位的发病症状1.苗瘟。一般在秧苗3叶期前发生,开始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点,后病斑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  相似文献   

20.
<正>棉苗疫病在我国各棉区都有发生。由于病菌要求高湿的生存环境,主要在南方棉区发生,个别年份危害严重。发病症状疫病在苗期主要危害子叶和幼嫩真叶,常在降雨时或雨后发病。子叶受害后,先在边缘出现暗绿色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与健康部分差别不大,尔后病斑变成青褐色。其症状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病斑刚出现不久,遇天气放晴,日光照射后病斑呈黄褐色,严重者形成枯斑,子叶或真叶脱落。另一种是在连续几天阴雨的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成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