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般情况下,莲藕的病虫害比其他蔬菜相对较少,但因轮作、引种、消毒、施肥、灭虫、排灌、清洁藕田等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会导致腐败病、褐斑病、叶枯病等病害大量发生,生产上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一、腐败病1.症状莲藕腐败病又称枯萎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其次为害叶片、叶柄和花蕾,病情严重时整株死亡。病害发生初期地下茎外部无明显症  相似文献   

2.
<正>秋季,温湿度适中,光照较好,给一些病菌的孳生繁殖及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常使某些花卉要到严重危害,必须及时防治。花腐病主要危害花、花蕾、果,也可危害叶片。叶片受害后出现赤褐色小病斑,以后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莲藕褐斑病有发生加重的趋势,对莲藕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莲藕褐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上较少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针头大小的圆形黄褐色斑点,在叶背尤为明显,以后扩大成0.5~2厘米大小的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褐色大斑或暗褐色枯死斑,叶背病斑颜色略浅于叶片正面,呈褪绿大黄斑。病斑稍凹陷,有时有明显的褐色同心轮纹,病健交界  相似文献   

4.
<正>莲藕褐斑病:是莲藕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病斑,使病叶局部干枯。防治方法:合理密植,确保藕田通风透光;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防止病害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及时。用25%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喷雾。莲藕黑斑病:又叫褐纹病,仅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田间病株残叶,并集中烧毁。发  相似文献   

5.
正梨木虱每年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梨木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主要危害叶片,亦可危害芽、花蕾、果实和嫩枝。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逐渐变黑,严重时导致落叶;若虫分泌的大量粘稠的物质(简称分泌物),几天内就可把若虫包埋起来,防治时药剂很难触及虫体,因此给防治造成很大困难。粘液还会造成叶片粘连,并诱发煤烟病,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光合作用;新梢受害后,生长萎缩,树  相似文献   

6.
<正>莲藕链格孢叶斑病,又称黑斑病、叶斑病、褐纹病,是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图1)。各地均有分布。病株率30%~60%,发病程度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重病田发病率可达80%以上,明显影响莲藕产量和质量。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黄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轮纹状病斑,直径一般0.6~1.5厘米,褪绿大黄斑或褐色枯死斑,背面较正面明显,病斑边  相似文献   

7.
棉田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多年来一直是棉田的主要害虫,从棉花出苗到棉花吐絮一直受到蚜虫的危害。棉蚜分布于棉叶背面、嫩头组织和花蕾上,以其刺吸口器插入吸食汁液,造成棉花叶片畸形卷缩,叶片失绿,破坏了棉花的正常代谢,严重的可使植株矮小,叶片变小,根系缩短,现蕾开花推迟,蕾铃数减少,导致棉花减产和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紫薇在栽培中受紫薇长斑蚜的危害最重,其排谢物还诱发煤污病,常造成紫薇叶色变淡、卷曲、残缺,重的焦枯脱落;枝条瘦弱,扭曲;花序小,花蕾稀;降低了观赏效果;危害严重的植株,甚至整株死亡。根据紫微长斑蚜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促进紫微健壮生长发育,保持最佳的观赏性。一、长斑蚜紫薇长斑蚜,又称紫薇棘斑蚜,是专一危害紫薇的蚜虫,没有发现在其它植物上侵害发生,在紫微上普遍发生,是危害紫薇叶片最严重的害虫,其分泌物还诱发紫薇煤污病。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进入6月中旬,是绿盲蝽象危害冬枣最严重的时期,轻者造成枣芽晚发,叶片穿孔卷曲,花蕾发育延迟;重者花蕾停止发育,幼果僵化脱落,严重降低了当年枣果的产量、品质,对来年树势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当前抓好绿盲蝽象的防治是冬枣树管理的重中之重。根据枣农多年积累的经验,到6月中旬二代绿盲蝽象进入危害盛期,此期稍有忽视,将对冬枣产量、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前几年一直单独采取喷  相似文献   

10.
<正>莲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低洼稻田被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生长于水生环境,生育期较长,抗逆性较弱。尤其是在连作的情况下,容易遭致多种真菌性病害的危害。现将常见的几种莲藕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腐败病。又称枯萎病、腐烂病,是种植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地下茎和根部,并造成地下部枯萎。莲藕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病茎、莲鞭  相似文献   

11.
修剪对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修剪青蒿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后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试验采取盆栽,3次重复,以6个不同来源地的青蒿为材料,在修剪和未修剪2种栽培模式下,研究修剪青蒿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后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活性含量以及青蒿植株花蕾鲜重的变化。青蒿花蕾青蒿素含量、叶片总黄酮含量、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含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含量以及青蒿花蕾鲜重均增加。经过方差分析,6个青蒿材料各项指标在修剪和未修剪2种栽培模式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斜纹夜蛾又名莲花夜蛾、莲纹夜盗蛾、五花虫、花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食性很杂的暴食性害虫,可为害包括十字花科蔬菜、瓜类、茄果类、豆类、葱、韭菜、菠菜、莲藕、水芹菜,以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近100个科的300多种作物。斜纹夜蛾发育最快的温度为29~30℃,每年的7~10月为害最为严重,故被称为高温害虫。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孵幼虫群集;2龄幼虫逐渐  相似文献   

13.
<正>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螟,主要危害豆角,随春季豆角上棚后开始出现。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或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危害严重时虫蛀豆荚率达到70%,雨天造成豆荚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菜农收益。  相似文献   

14.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作物学报》2007,33(10):1654-1661
采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甘蓝型油菜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花药败育前期的基因差异表达谱。用224对引物对不育系、保持系及育性恢复F1等3个材料的cDNA进行AFLP分析。回收、克隆可能与花药育性有关的差异条带,筛除假阳性,获得41条阳性差异条带(TDFs);经测序、同源比对、功能预测,归并为35个非重复的TDFs。大多数TDFs在甘蓝型油菜中属首次报道。将已知功能的28个TDFs按其推测功能分为2大类10小类,82%的TDFs与细胞形态建成和降解、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能量代谢、信号传导有关;基本涵盖花药发育相关的关键代谢过程。对其中7个TDFs基因进行了RT-PCR分析。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基因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都在不育系花蕾中大量表达,果胶甲酯酶基因在不育系叶片、保持系的花蕾、叶片中都没有检测到;而氨基酸通透酶基因有微量表达。驱动蛋白和乙醛脱氢酶主要在保持系花蕾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叶片以及保持系叶片中都只有微量表达。玉米黄素环氧化酶(ZEP)和单脱氧抗坏血酸还原酶则在保持系花蕾、叶片和不育系叶片中大量表达,而在不育系花蕾中微量表达。花粉油体蛋白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蕾中都有表达,不过保持系花蕾中的表达量约2倍于不育系花蕾;但是在两者的叶片组织中都没有检测到。本试验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对于了解油菜花药育性形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以龙船花为材料,测定龙船花在花蕾发育的不同时期叶片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的含量,并分析它们随着花蕾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花蕾的发育,龙船花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大致呈增加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随着可溶性糖达到最大值后呈现下降趋势。通过研究其花蕾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揭示其衰老的内在规律,拟为龙船花的开花生理及花期调研究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莲藕病虫害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水生经济作物,随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其栽培面积有不断扩大之势。近几年来,莲藕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发展莲藕生产的一大障碍,现将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莲藕腐败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一般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影响结藕而减产。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叶片和叶面。病茎抽生的叶片,色泽淡绿,从叶缘开始发生褐色干枯,叶柄最后枯死。病菌多从伤口、吸收根或生长点侵入,病菌随流水灌溉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估算辣椒雄性不育杂种一代农艺性状与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含量间、花蕾和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及花蕾或叶片中生化物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性较强,游离脯氨酸和IAA含量与果实性状间相关密切。花蕾中可溶性糖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果实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强,IAA含量与植株形态性状间相关密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在花蕾和叶片中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IAA、ABA、ZRs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关性很小。  相似文献   

18.
<正>草莓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的重要病害,一般露地发生较少,保护地栽培发病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和嫩尖,叶柄、花蕾、果实、果柄等也可受害。整个生长季节可不断发生,危害极大,严重时可导致死苗,不及早防治会造成草莓减产损失,或秧苗质量降低,移栽后不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莲藕重茬面积的增加,腐败病的危害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该病发生的高峰期,应注意重点防治。发病症状腐败病是莲藕上发生比较普遍的一种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后植株维管束会变褐色腐烂,多年连作的田块因田间病菌积累多发病重。该病主要危害莲藕的地下茎和根部,地上部也  相似文献   

20.
<正>莲藕尾孢褐斑病又称斑纹病,为莲藕的一种主要病害,分布较广,发生较普遍,春、夏、秋季都可发病,一般病株30%~50%,轻度影响莲藕生产,严重时发病率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主要为害莲藕的叶片和叶柄。病菌4~5月份开始发生,6~8月份为多发期,尤其是在阴雨天、相对湿度大时较易发生。一般是深水田发病重,浅水田发病轻;连作和种植过密的藕田发病重,新藕田和种植密度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